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瑞雪 《母婴世界》2008,(12):10-10
"在家庭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孩子和妈妈、孩子和爸爸的关系。在一个家庭中保持这样的序位,孩子才能感受到安全感,感受到被重视。"在家庭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孩子和妈妈、孩子和爸爸的关系。在一个家庭中保持这样的序位,孩子才能感受到安全,感受到被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一些未成年人不堪重负,跳楼自杀或打架、致人死亡等轻生、暴力事件,令人心碎.如何使这种现象不再发生?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我,不禁陷入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再认识.下面就从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陈夫电 《考试周刊》2013,(66):36-37
语文课程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有其他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努力帮助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进而使得学生真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应当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实施自己的语文教学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家庭,在走向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如果离开了“家”和谐文化的植入,就很难生根。因此,“家”和谐文化不是单纯针对孩子的“小儿科”,而且是唤醒人们智慧心灵,提升民族素质,造就时代智慧人才的出发点和大学问。每一个人的家文化背景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一生的成长轨迹。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村,如果能把“家”文化作为植根文化融入到学习型组织建设之中,会大大激励社会成员在“享受学习快乐,享受工作快乐”中活出人生精彩。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构建和谐家庭抓起。而家庭教育是构建和谐家庭的核心。现代家庭中只有子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健康成长,家庭才能其乐融融,才能允满欢乐与温馨,才能有真正意义的和谐。不难想像,一个家庭如果子女身心不健康,即使一次离家出走,也会搞得鸡犬不宁,更不要说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给家庭带来的不幸有多大了。这样的家庭还会有什么和谐可言呢?  相似文献   

6.
从古代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原始统一关系,到近代人支配自然和自然的异化,再到20世纪后半叶,人类意识到自然并不是人类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奴隶.单从统治与被统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并不能合理、科学和准确地把握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其他生命的关系.通过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易经>、<道德经>中自然哲学思想的分析,以及美学中对美的理解,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辽宁精神存在着内在衔接的文化机理。从中华传统文化生成新时代辽宁精神的实践智慧,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需要全体辽宁人民共同参与的实践性的伟业,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根基,落实于辽宁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目标导向探索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说起动画片,许多人就会想到动画片中灵动的人物、会说话的动植物等美好事物。优秀的动画片给孩子成长带来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但低俗的动画片却为孩子的成长注入“负能量”。2013年10月12日中央电视台痛批当前一些粗俗、暴力过度的国产动画片,发出“不能让低俗的动画片绑架孩子”的倡议。笔者深表赞同,但要为孩子创设最优质的成长环境,为他们注人更多的正能量,仅靠倡议和呼吁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9.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结果,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全新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0.
“科学地激励学生,首先要把握好评价标准。传统评价的‘尺子’过于强调横向比较,分出你高我低,这当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们换一个思维角度,把‘尺子’竖起来看学生,则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福建晋江一中陈燎原校长的观点。在福建晋江一中,这把“竖起来的尺子”就是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这把“尺子”给了学生自信,给了学生成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和谐二字是当今社会的高频词,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等应运而生。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内涵丰富,充满智慧,折射哲理。古语云:五声  相似文献   

12.
教育应当追求什么?答案有两个:一个是“素质”,一个是“分数”。从理论上讲,这是一个并不艰难的选择。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非教育工作者,大家无不心知肚明,教育应当,也必须追求“素质”——通过教育,让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第三中学经历了114年的历史发展,横跨三个世纪。进入新的世纪后,如何让这所百年名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一直在思考并实践探索着。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传承南宁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三中)的文化传统并赋予它新的时代气质,特别是它的精神内核——三中人的真。三中人的爱,三中人的不甘人后、崇尚一流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序曲篇 没有哪个大人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大人们想方设法付出辛劳,为成就孩子动足脑筋。为了孩子,农村人甚至不辞辛苦,千方百计搬进城里……他们心中装着一个字——信,信自己,信孩子!可是,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暮色浓重的回家路上时,本以为可爱的孩子,往往已经脱离了大人们设想的轨道。请看一位班主任老师的教育散记——  相似文献   

15.
《广东教育》2010,(6):27-29
沙溪中学创建于1982年,位于中国休闲服装名镇——沙溪,占地面积110556平方米,师生2300多人。学校有27年办学历史,在创建特色学校的道路上经历了摸索、尝试、实践和选择等阶段,最终确立了以和谐校园为学校办学特色,并融人中国传统的鹤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法文化内容庞杂,但和谐理念贯穿始终,并形成其特有的"无讼"价值选择.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厘清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价值性,对当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进程中,有必要对当代诉讼制度进行价值反思,从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否定之否定"中,寻求可资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教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极富哲理,父母对孩子有言传身教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一名年轻的农村小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很多不足,甚至是缺点。下面是我根据这几年工作经验提出的一点浅见:一、中国农村教育最大的悲剧是对教育价值观的认识问题。中国农村家长普遍把读书受教育当成跳出"农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老子对此有着深刻的体悟。如关于万物的生成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诸多“和谐”问题,在“道法自然”思想里,这一精神蕴涵最为深刻。本文拟从《老子》——中国古代的经典文本出发,来初步探讨一下老子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的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科学研究,有助于消除广大教师对教师成长过程的神秘化和经验化的理解,也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有效的教师培养政策或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成绩斐然,但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应为学生、教师还是管理者?学校的物质文化如何与深层的核心价值文化有机结合?在升学的重压下,如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防止学校文化建设被实质性地边缘化?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如何体现学校符号文化的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