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力丹 《青年记者》2007,(13):27-27
山东《青年记者》是我国两家具有革命斗争历史传统的新闻学刊物(另一家是上海《新闻记者》)之一。在《青年记者》诞生65周年之际,祝愿这个刊物永远保持青年人的心态,为青年记者服务,走在时代的前列。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周报创刊伊始,围绕中共的政治纲领确立了宣传主题,宣传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国民革命摇旗呐喊,在思想文化斗争中冲锋陷阵,为促进青年进步献计出力,引导大批有志青年走向中共倡导的革命洪流中.  相似文献   

3.
思想文化界的人士常说,一个刊物的面目,往往是编辑者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我也觉得,《中国青年》成为青年爱不释手的刊物,有良好的风貌,确与邢方群同志的思想品格大有关系。1963年3月初出版的《中国青年》是《雷锋专辑》,这个专辑首刊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伟大号召,它向一声春雷震撼了祖国大地。  相似文献   

4.
赵金 《青年记者》2004,(1):15-16
问:从北京大学的“诗坛”走到中国青年报的编辑部,认识你的同学、朋友甚至读者公认你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你主持的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是目前受到普遍关注的知名版面,中青在线的“青年话题”论坛的点击率也很高。你觉得做到这些主要凭借的是你的才气吗? 答:我觉得,跟坚持相比,才气并不是一个主要因素。而坚持,主要是你得喜欢它对它有感情。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青年类刊物中,历史悠久的《中国青年》不能不算是龙头老大,在度过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最风风火火的岁月之后,这位老大哥却渐渐走起下坡路来,其发行量从巅峰时期的每期三百多万份一降再降,最近几年业界期发行一百多万的名单中再也见不着《中国青年》的身影。当然单是发行量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但其影响力号召力的下降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记得80年代的那段日子里,笔者正在读大学,常常踱进校图书馆阅览室,先找出最新一期《中国青年》翻阅,只感觉其文章  相似文献   

6.
曲志敏 《青年记者》2007,(13):20-21
我收藏了大量国内出版的报纸刊物。其中,对大众日报社编辑出版的《青年记者》,真可谓情有独钟,本人保存着从上个世纪40年代末至今比较完整的一套。在庆贺《青年记者》65华诞的日子里,睹物思人,又勾起对提携我成长的老大众报人的追思和怀念,好多故人、往事浮现脑际。这里,就说珍存的1947年2月的复刊号第1期、同年6月的第3期之来历吧!  相似文献   

7.
彭波  王林  彭明榜 《传媒》1999,(6):14-17
回首建国50年来中国期刊发展史,由党政领导机关及有关部门主办的机关刊,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机关刊在中国期刊界至高无上的地位,决定了机关刊在中国社会起着其他期刊难望项背的作用。 《中国青年》是中国所有机关刊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她地位崇高: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她历史悠久:到今年10月创刊76周年;她影响巨大: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曾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年》在中国新闻史上有着特殊地位,作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考察其读者定位以及一系列有效的编辑手段,对今天的出版工作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周奇 《出版史料》2006,(4):61-65,66-70
1981年10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党组交给我一项任务:主持创办《青年文摘》杂志。到1985年11月调离中国青年出版社,我主编《青年文摘》杂志整整四年。这四年,是我在“中青”三十年编辑生涯中最有意义的四年。“中青”决定创办《青年文摘》,还是1980年的事。那年夏天,时任副总编辑的阙道隆率组到天津调查研究,在青年座谈会上,青年们都希望青年出版社创办一种综合性文摘刊物,把报刊上的好文章集中起来介绍给他们,这样他们就可以花很少的钱、用很少的时间,阅读更多的好文章。调查组带着青年们的建议回到出版社。出版社党组听了调查组的汇报后,决定创…  相似文献   

12.
出于宣传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目标和为国民革命运动造势的需要,党、团中央于上海创办了机关刊物《向导》和《中国青年》.恽代英等青年“意见领袖”把办刊理念与落实党的宣传战略相统一,紧扣时代脉搏,并从传播内容和传播技巧等要素“把关”,靠动真情、讲真话、道真理形成刊物目标性和指向性突出的特色,通过宣传影响人们的思想,引领大批青年投身国民革命洪流中并扩大了党的声望.  相似文献   

13.
△1945年5月,盟国对日反击,东京成为一片火海谁先在中国的报纸上提出了“落日”的概念?△苏联对日宣战,中国的报人谁先预言日本将于四十八小时之内投降?冯英子先生情怀殷殷忆当年  相似文献   

14.
王东 《新闻与写作》2007,(10):10-12
人们不会忘记,1984年是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节那天,在游行的大学生队伍中,第一次出现了"小平您好"的标语。正是从这开始,这句饱含着中国人民对小平同志无限深情的心声,传遍了神州大地……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国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红色主流期刊,自1923年创刊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其百年办刊历程经“三停三复”。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是第二次复刊的产物。延安复刊后的《中国青年》把宣传抗日政策、动员青年投身抗日救亡作为当时的中心任务,在指导青年运动、鼓舞青年斗志、培养优秀青年干部、建立全国青年统一战线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坚持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始终围绕青年关切话题展开讨论,将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有机结合,真正“为革命的青年作革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吕芃 《青年记者》2007,(13):28-28
很惭愧,受教受益受惠于《青年记者》多年,直到编辑同志约稿才知道,这份充满了时代气息、新锐理念的纯业务刊物竟然诞生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为她洗礼的,是战士的鲜血,是抗日的烽火。仅凭这一点,她就永远值得我们尊敬。更何况,她现在还处于思想的前沿、理论的高端,始终保持着青年的朝气和锐气,新鲜,生动,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7.
方仁 《传媒观察》2006,(6):11-13
好的新闻就是一个故事,故事为什么会让人着迷?《故事会》的成功可以给我们答案。创刊于1963年的《故事会》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这本小册子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国际上它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书敏 《出版视野》2004,10(3):30-31
2003年,《中国石窟雕塑全集》(10卷)荣获国家图书奖(图书最高奖)提名奖和第二届全国艺术图书奖一等奖是来之不易的,这里面除了编著者外,我们特别不能忘记这套书的主编,我国著名美学家、美术理论家,96岁高龄的王朝闻老。  相似文献   

19.
《青年探索》1983年创刊,至今已走过28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其28年来的目录文本,发现了此类期刊发展的4大变迁规律,在此基础上寻找此类期刊可以继续发展并得以突破的4个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年》杂志于1923年10月在上海创刊,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该刊在中国革命和中国青年运动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中国青年》命运坎坷,它三度被迫停刊,又三度复刊。黄浦江畔《中国青年》呱呱坠地20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引导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