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1年,浙江省进行了"三位一体"招生模式改革试点,对于探索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传统做法、扩大高校和考生的双向自主选择权、激发大学教授参与治校的积极性和主导性、建立高校自主招生中的"自律"机制等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三位一体"招生模式在观念、制度和操作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高校、中学和社会的协同共治体系,完善以人为本的多元评价招考体系,深化改进招生改革中的考试形式和内容,探索减轻中学生学业负担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自2011年开始试点推行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将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和统一高考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成绩,以此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其最大意义在于有利于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招生模式,但也面临着若干需要改进的问题。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元评价,"三位一体"招考实践对于浙江省与上海市即将推行的国家高考综合改革试验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政策自2007年试点以来,试点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考核内容与形式不断完善.目前,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主要有“文化基础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校长推荐+综合素质评价”、免试入学等模式,各省、市、自治区也在不断探索分组联考、“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注册入学等模式.在高职教育岌岌可危、不少高职院校濒临倒闭的当下,自主招生改革是一条适合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新路,也是“挽狂澜于既倒”的最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自主招生、"三位一体"综合素质评价招生等高考制度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有望从"被动录取"转向"主动招生"的高校,亟需蓄势谋远,以学科建设为笼头,转化招生机构职能,组建一支以考试招生为志业的专业化队伍,并充分发挥自身在综合评价招生、学生发展规划指导、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本土化等方面的引导作用,立德树人,主动探索前行,将教育原理与我国高考实际相结合而不负使命。  相似文献   

5.
2011年,浙江省开始试点基于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的"三位一体"高校招生评价体系。四年来,浙江省实行"三位一体"招生评价改革的高校越来越多,经验也日趋丰富;但在公平、效率以及社会认同度方面,则还需进一步加强。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元评价,浙江省"三位一体"招考实践对于中国当前的高校招生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制度是地方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传统高考招生录取模式的重要补充.地方高校如何有效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制度,是实现招生录取评价多元化和综合化评价的关键.文章从地方高校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制度意义展开,分析了地方高校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面临的如高校压力、公平竞争、选拔制度、与中学衔接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完善地方高校“三位一体”招生制度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向多样化和高素质发展,使高校招生的职能从过去单纯的选拔人才发展到人才选拔、培养和选备上来。而现有的高校招生制度主体是统一考试、按分录取,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不相适应。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进行了自主招生试点、中学校长推荐、多校联考方式等多种模式的有益探索。笔者提出高校招生采取"开放两端、多次考试"模式,以多次考试,自主招生和注册入学等方式进行高校招生改革,逐步实现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指出,浙江高校招生有四种模式: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其中只有“三位一体”招生在改革试点方案与现行考高招生模式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新的试点方案要求“三位一体”招生继续深化完善综合评价、择优选拔的方法与机制,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对学科性向和专业潜质的测试。测试时间安排在统一高考前,也可以安排在统一高考后。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探索自主招生制度改革12年以来,一直纠结于考试,被"唯分数论"绑架,自主招生"联考"成为考试的主流模式,自主招生因考试而不断被诟病,最终迎来一系列的限考令。就高校深化自主招生改革,建议从五个方面着力:其一,认真总结经验,尝试迈出新的步伐;其二,以人为本,摆脱"唯分数论"惯性的牵绊;其三,瞄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目标,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四,放宽视野,尝试学习借鉴世界著名高校的经验;其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我们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形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校探索自主招生制度改革12年来,被冠以"小高考"、提前"掐尖"的工具等名义。2015年的高校自主招生新政发生重大变化,其定位于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即重在选"特";取消高考前测试,基本切断高校提前"掐尖"的路径;高校积极探索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最终达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的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国外高校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招生经验,总结了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探索和试验,提出了推进我国高校开展招生录取综合评价制度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对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维护高校招生公平公正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专升本考试招生制度主要有统一招生、自主招生、单独招生和免试入学四种模式,但招生形式禁锢于传统的考试选才,对文化素质的恪守弱化了对职业技能的测量,综合素质评价定格为“一元区分”,招生自主权的下放未耦合招生自主权的分解。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专升本考试招生制度,应该根据多元群体入学需求,探索“因材施考”;学科素质和职业技能并测,提升测试成绩的信效度;主客观评价标准相结合,推进多元主体综合评价的开展;放权和接权各司其位,构建分享型招生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统一高考弊端而实施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在"应然"的状态下,高校自主招生选拔能较好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然而,教育领域是具有典型社会学意义的焦点场域,充满着资本的占有、转换与竞争,以及权力的博弈。从整个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竞争的广阔领域来审视,在"实然"状态下,高校自主招生受到我国特有历史文化、政治以及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各种问题冲突的产生,其中"公平"与"效率"、"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两组矛盾冲突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对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回顾.结合新一轮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出要坚持"三个有助于"的指导思想,大力转变思想观念,充分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进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实验,继续扩大自主招生的深度和范围,注重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实行自主招生.  相似文献   

15.
"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明确要求。本文对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如何进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改革进行了多方面思考,提出了现阶段在高校招生中进行综合评价的内容与评价办法,并提出如何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本科统一招生以及高职招生中推进"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主招生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开展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逐步增加,而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教学设计的集中体现。因此,应从依托职教集团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合作和订单培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产学及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开展第三方评价等几个方面探讨构建自主招生模式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推行应立足国情,遵循科学性、公平性、适应性、渐进性、创新性、系统性原则。以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自主招生模式,实现高校与学生双向互动选择为目标。为此,需合理协调政府、高校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保障高校自主招生的健康运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高校自主招生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拓宽自主招生试点范围,扩大自主招生规模;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健全多元化评价体系;强化管理监督机制,保证教育公平;继续推进相关配套性改革等。  相似文献   

18.
阳宗 《甘肃教育》2014,(2):14-15
正自主招生是我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2003年,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制度一经出台,即被赋予了"打破一考定终身"弊端的重任。"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是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开始的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解决了"唯高考分数是取"的评价单一性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在分析试点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2011年后教育部提出加强高校招生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多渠道探索并完善考核内容与形式,规范程序,合理控制规模,严格管理,推动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自主选拔录取15年的探索,为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日臻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向综合评价转型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但目前这种转型存在评价内容较为单一,"唯智考核"亟待转变;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分数至上"亟待破除;评价主体较为单一,"高校单评"亟待破解等困难.为更有效推动转型,作为招考主体的招生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考核内容扩展化,加强对考生非认知因素的考查;评价标准合理化,科学制定综合评价指标;评价主体多元化,完善"三位一体"招生录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