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仕铮 《师道》2014,(7):109-110
中国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曾经引以为荣的文明礼仪,传承下来的又有多少?且不说欧美.就说我们周边的国家,比如韩国、新加坡,甚至如台湾、香港这些地区,其民众素质之高。有时真令我们汗颜。要想提高国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关键还在于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要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讲卫生习惯、注重安全习惯等。以下我从几方面来谈谈学校和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德育教育理论认为:就道德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来看,学校德育将不再单纯是从外部施加给人的说教和约束,而是以人为本,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要,把学生作为成长着的思想道德主体来培养,以主体德性的发展和德性主体的建构为根本目的。学校德育理应重视"规范教育",把合理规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类道德文明与群体自律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李焕 《成才之路》2014,(16):64-64
环保教育与良好行为习惯是紧密联系的。为了让幼儿能够自觉保护环境,就需对幼儿日常行为加以引导,使之逐步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一、榜样示范潜移默化,以自身行为影响幼儿教师是幼儿的榜样。教师要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丰富的环保知识,才能影响并带动幼儿开展各种环保活动。所以,教师不仅要了解国内外环保动态,关心周围的环保状况;还要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环保知识,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美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4.
礼仪是为了维系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而约定俗成的最基本行为规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和社会进步的反映。一个健康有序、文明进步的社会,不仅是一个“赏罚分明”的法治社会.还应是一个有“礼”、循“仪”的礼治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礼仪教育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我们在加强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抓住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5.
中专阶段是学生从少年向青年,从幼稚向成熟逐渐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他们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特殊转折时期,在心理学上通常称为半幼稚成熟的过渡时期,人们称他们为准成人。这个时期的学生特点表现为:聪明天真,思想活跃,但阅历浅,辨别能力差;自我民主意识浓,但集体法制观念差;好胜心、功利思想强,但心理素质及理想、信念意识差。结果便导致了他们政治上的批判性,往往一概而论,以偏代  相似文献   

6.
密云是北京市远郊区县,寄宿制学校较多,一些孩子存在洗澡不勤、换衣不勤等不良个人卫生习惯;及时预习、自觉阅读、按时复习等良好学习习惯也需要进一步培养。长期以来,我县结合区域实际,坚持以养成教育为德育工作重点,深化"三种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和"四项意识"(劳动意识、节约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培养,重点以“三个习惯”培养为抓手,强化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7.
8.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中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他们的行为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因此,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机。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相似文献   

10.
<正>习惯培养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就人的学习来说,不仅是智力活动,而且还和非智力因素有关,诸如求知欲、学习意志和学习习惯等。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责任,作为一名班主任更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在班级管理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习惯。一、理论指导———明确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要搞好这项工作 ,就必须紧紧围绕“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这个中心课题 ,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就需要加强班级管理工作 ,使养成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相关教育的全过程。首先 ,应确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进行养成教育的制度和方案 ,使这项工作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之路。为此 ,应根据各科课堂教学的特点 ,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 ,制订课题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研究”实施方案 ,确立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实施细则、实施…  相似文献   

12.
有一句话说得好:“好习惯,好人生”。好的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用不完它的利息。一个人养成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一种正确有效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让你的生活有条不紊;一种健康的运动习惯。可以让你拥有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所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下面我从两方面浅谈行为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董丽芳 《云南教育》2002,(28):13-13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读书活动中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印度有一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科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学习状态的主动或被动,与其自身习惯的优良与否密切相关。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保证,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障碍。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中外教育家在这一点上也都持共同观点。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赫尔也…  相似文献   

14.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奠基工程.少年儿童的行为规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他们的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从提高民族素质和道德水准的高度来认识,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十分重要.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已经开始实施多年了.在执行过程中,我们认为学生之所以未能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因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合拍,社会上的大气候与学校里的小气候形成反差,造成教育效果不大.例如,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一切向钱看”成为部分人行为准则,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受到冲击,社会上不健康的文化,导致学生的道德品质受到腐蚀,纯洁的心灵受到污染.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重智轻德;有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埋头干个人事业,教育子女的责任“全托”给老师;有的过于溺爱,什么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早已置之脑后;有的自身道德品质低下,学生自然也“近墨者黑”.在学校中还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总是把学生看成可以被任意雕塑的对象.为此我校便注意针对现在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状况,结合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个人行为规范的综合表现,根据学校本身的功能,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中作了一些尝试.我们的做法如下:一、活动制度化,内  相似文献   

15.
行为习惯是人们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一经养成就具有稳定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一般来说,人的很多习惯是在学生时期形成的,这一时期,学生很多坏的习惯还未形成,作为班主任,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受益终身呢?我认为,应注意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共产主义道德行为的概念、观点,并且使学生能够以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不仅如此,还要看看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否能自然而然地符合共产主义道德的准则,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也不管在什么场合。品德修养达到这种境界,要求当然是比较高的;但是,要培养红色的接班人、坚强的革命后代,不能不持有这样的标准。要培养学生品德达到这样的标准,要求学校和教  相似文献   

17.
马柏萍 《考试周刊》2010,(54):246-247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作为施教主体的教师的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做到:身教胜于言教,传递给学生榜样的力量;结合实践,教给学生明辨是非的标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主人翁的意识;恰当地给学生施加压力,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民主环境,培养学生轻松自主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强未成年人想道德建设,我们必须从小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校在近年来,从实际出发,以"行规评比"和"习惯之星"的评选为抓手,积极探索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工作,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学总的角度看,人的成长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学校的道德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起到了方向性的作用。而传统的德育工作重理论轻实践,重认知轻体验,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延缓了他们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良好习惯是学生科学、规范并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因此,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们必须特别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行为规律是自然规律,行为管理技术将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特点。“地球上一切生物中,只有人能够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