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黎 《成才之路》2013,(11):75-75
新课标下的数学不仅注意到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更注意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注重课堂生活化,知识生活化,运用也生活化,也就是注重生活与课堂的融合,所以数学课堂要有生活的气息,蕴涵着新的要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找一找"数学无处不在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数学的生活化,学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师的教学中应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去"想",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一年级学《统计》时,  相似文献   

2.
潘智 《生活教育》2014,(1):67-68
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重要还是数学化重要,一直是课改以来的争论焦点之一,还有的研究学者提出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观点。不论哪一种理论,笔者认为都要从课堂、学生的角度加以认识:数学味与生活味都是课堂中需要添加的味道,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的规划与设计及适当的操作,在"生活味"与"数学味"之间架起一台适宜的天平,让教师、学生和课堂都达到一种平衡,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断地推行,高效课堂的模式日益更新。数学课堂渐渐成了学生的舞台,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以活动为中心等理念深入教师的心。可是反思、审视我们的课堂,一味地夸大生活和活动的作用,反而会让数学课堂的"数学味"缺失。我们不能让"生活味"取代了数学味,也不要让"活动味"掩盖了"数学味"。如何让数学课堂返璞归真,还原数学味呢?一、提升教师的数学素养特级教师蔡宏圣提出:一个没有数学知识储备的教师,上出的数学课肯定没有数学味。在课堂上,教师无疑是主导者,在建构课堂时以本身的数学知识为基础。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理性的学科,若教师没有把握数学的本质和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课堂教学时过度夸大"生活味"和"活动味",数学课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寻找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技能.  相似文献   

5.
数学情境"生活味"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一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却弄巧成拙,过多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在数学课中失去了其数学的本质,丢失了"数学味",使"生活味"主宰了整个数学课堂。以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先讲述了教师应如何调制数学教学情境的"生活味"以及如何保留数学教学情境的"数学味",最后有效地融合"数学味"与"生活味",创设出高效的教学情境,使数学课堂"韵味"十足。  相似文献   

6.
朱怡虹 《生活教育》2014,(13):61-62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体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本文从挖掘生活素材,设计数学提问;理解生活情境,凸显数学思考;链接生活经验,发展数学素养三个方面探讨了有效结合"数学味"元素,寻找适合的"生活味"元素。  相似文献   

7.
马海斌 《甘肃教育》2014,(20):31-31
正"学困生"每个年级每个班都会有,不仅时刻困扰着教师的教学,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对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呢?一、改进教法,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学困生"思维能力差,因此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  相似文献   

8.
数学活动经验作为"四基之一",充分表明了新课标对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视。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去操作,去体验,去感受,从而使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与获得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9.
许春 《教育文汇》2011,(7):16-17
我校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听15节任何年级任何学科的课。对此规定,起初一些教师颇有微词,但通过几年的实施,他们逐渐认可了这种做法。他们从多学科的听课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渐渐喜欢上了这种听课方式。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有效教学成为教师教学所关注的核心。达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与创新,需要教师以新课改中科学有效的策略作为创新教学的根本,以此实现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要有“数学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味"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数学课上的"数学味"哪儿去了?1.课堂要有"思考味"。  相似文献   

12.
"数学味"的课堂实质就是要体现数学的学科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本质.教师要实现"数学味"的课堂,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研究教材和课标,寻找"数学味"的配方;关注思维和过程,感悟"数学味"的魅力;渗透思想和方法,领悟"数学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句话明确阐明了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味",同时又说明数学教学的本质应该回归到"数学味",并重视数学的应用与发展.如何把"数学味"与"生活味"融为一体,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鲜活的"生活味",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思  相似文献   

14.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学情差异经常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困扰。如何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本文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为例,谈一谈如何在参差不齐的学情之间进行差异化的分层设计,从课前预设、课中理学、课末思辨三个环节去落实差异化教学。  相似文献   

15.
最近,学校进行了数学课堂教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一位教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课堂上教师出示了这样的一道题:阳光小学四年级学生要去春游,有11个班,平均每班有45人,由班主任带队去,乘坐48座的公共汽车,最少要几辆车? 学生列式为:(45×11+11)÷48=10(辆)……26(人). 在交流答案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最少需要11辆车,但其中的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认为最少10辆车就可以了."其余的学生纷纷表示不同意他的说法.那个学生继续说道:"我们可以让瘦点的同学,3个人挤挤坐2个座位,因为我们上次乘车去春游时就是这样挤着坐的,这样10辆车足够了."听了这个学生的解释后,老师高兴地说:"说得有道理!"并带头鼓起掌来……  相似文献   

16.
郭玉红 《辅导员》2014,(2):52-52
记得有媒体报道:中国四年级的孩子到美国后,美国的教师经过对孩子的测试后对家长说:您的孩子数学成绩已经达到了六年级的水平,所以就不用学习数学了。结果就让孩子变着花样玩,而且经常去图书馆学习查询资料。后来布置的作业题目竟然是《中国的文化历史》、《二战中淮应该承担责任》、《对于二战之我的看法》等。  相似文献   

17.
林川 《四川教育》2004,(6):29-29
一次,听一位教师上“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笔算除法”一课。教师创设了春天里三、四年级学生去植树的情境。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并列出算式“52÷2”。该怎么计算呢?教师话音刚落,几个快嘴的学生就在下面喊起来:我会算。甚至还有学生已急  相似文献   

18.
四年级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通过对四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分析,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实践,认为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把朗读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朗读目的性要明确,要体现层次性;朗读要把握文章基调,要体现学生个性;朗读要有教师"导"的痕迹,要体现学生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是开启学生空间、数量观念,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窗口。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学情,研究透彻教材中所蕴藏的能力训练元素,着力训练开发学生的数学能力。1从具体到抽象,训练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学一年级"认识物体"时,笔者按照让学生先实物再立体图形的顺序开展教学。第一步,让学生四人组成一组,要求他们按积木的形状分类。学生很自然地把桌上的积木分成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四类。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  相似文献   

20.
要想拥有高品质的学科生活,教师首先要对学科的价值本身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需要有意识地用学科的方式去观察、追问和反思生活世界中纷繁复杂的现象。教师学科生活方式的优化,关键在于对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深度理解,能用学科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刻的学科理解,能让我们的教学既有学科味道又有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