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我看过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写的一本书《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其中有一篇叫《唱出自己的风格来》,请你谈谈新闻报道怎样写出自己的风格? 答:我也看过这本书,从唱出风格到写出风格,隔行不隔理,有同感。做一个新闻记者,手中的这支笔,要有自己的特色。一个报社有几十、几百名记者,如果每个人都善做一样“风味名菜”,版面上就会是丰盛的“宴会”。所以说,当记者要培养自己的风格。问:怎样培养自己的写作风格呢? 答:我看有这样三点:  相似文献   

2.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3.
今天要说的这个题目,是以改进我们今年报纸宣传,加强记者队伍建设为背景,是从这里想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说是引发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记者应当要有自己的拿手戏。从现实情况看,我们的记者有条件、有必要、也有能力唱出自己的拿手戏。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报纸宣传水平、加强记者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记者的“拿手戏”? 拿手戏是个日常用语,实际是个形象说法。就是指记者在这个职业上所表现的风格、个性。是一个记者在采写的某一方面所具有的独到的、娴熟的、高于别人的某个方面的优势,或者某种技巧手段。记者是这样,从事其他行业领域的人也都有不同的“拿手戏”。  相似文献   

4.
新闻作品同文学作品一样,也可形成一定的风格。大凡成熟的记者的新闻作品都有自己的风格。如斯诺的明丽畅达、法拉奇的尖锐泼辣。新闻作品的风格是记者在占有大量的客观材料基础上,进行加工,体现其思想水平和倾向性,反映人物个性特征、语言习惯的东西。新闻作品的风格同文学作品的风格一样,是一个综合性的美学范畴,是记者采写过程中诸方面因素有机结合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美的风貌。有些人认为,风格只属于文学创作范畴,作为“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不存在风格一说。新闻是“易碎品”,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写成怎样就怎样。这其中…  相似文献   

5.
如果一个报社的记者有短期行为,报纸要再上一个台阶,则非常困难。目前,县市报记者存在的短期行为,则又是影响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的重大因素。何以见得?一是“营养缺乏”多县市报从业人员大多为“半路出家”,文化程度较低,业务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足,可以说是先天“营养”不足。再加上小报人员大多集编、采、组、校于一身,整天忙于出报,  相似文献   

6.
说真话最难     
梁衡  康笑宇 《传媒》2000,(8):47
世上什么事最难?可以有无数种答案,但是在那几年当记者,我的答案是:“说真话最难”。 记者,特别是常年驻基层的记者,耳闻目睹许多民声世情,总有一种冲动要诉诸笔端,想利用自己的报纸呼喊几声。而报纸却常受一个时期形势的左右,有能说的,有不能说的,有拐着弯说的,甚至有时还要违心说几句假话。凡在七十年代“四人帮”粉碎前后当过记者的人都知道这份酸甜苦辣。我所  相似文献   

7.
张莉 《青年记者》2006,(16):88-88
报纸如何在众多新兴媒体、同类报纸中脱颖而出?毋庸置疑,“好看”是一个最重要的竞争因素。“好看”在这里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要有好看的内容,就是选用信息必须要新要有热点内容;二是要有好看的版面。版式是报纸的直观形象,是报纸的相貌和包装,在给读者留下怎样的第一印象中起  相似文献   

8.
新闻要改革,报纸在革新,竞争日趋激烈,记者怎么办?想到几点粗浅之见,略陈于下。一近日偶见一篇介绍作家陈建功的文章,说他有“三换”,即“换一个活法,换一个想法,换一个写法”,目的是“对社会、人生提供新的理解”。我们当记者的是否也需要“换”个什么  相似文献   

9.
第三个内容:怎样进行知识储备? 西方一个新闻学者说得好:当记者“应该象哲学家培根一样,把一切知识都应当作自己的领域。要培养对历史、政治、宗教、文学、音乐、艺术、戏剧、电影等的兴趣。”这又说明,要有广泛的兴趣和渴望,是记者储备知识的动力。我国新闻界前辈邓拓同志,生前谈到新闻工作者怎样取得知识时又说过这样的话:“最广博的知识,是要靠一点一滴地积累起  相似文献   

10.
一、从苏步青教授接待记者采访说起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一篇漫谈记者素质的文章中说:“一次,有位年轻记者上门采访,要我谈谈我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我说,这是一个大题目,你有没有事先看过有关我的报道。他说没有。那我就感到奇怪了,报社怎么会把这样一个题目交给这样一个记者呢?他又怎样去完成这么繁重的任务呢?那次采访,没谈多久,就谈不下去了。因为我在数学上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微分几何学的,而他却干瞪眼,问我‘微分’两个字怎么写。”苏老还说:“希望见到高素质的记者,他们政治思想性强,知识面广,业务精通,而且人品也是一流的。我…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工作怎样为“四化”建设服务?怎样提高报纸的宣传质量、特别是经济宣传的质量?怎样掌握新闻工作的规律性?这些已经成为报纸工作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四川日报于最近成立了新闻研究所,将从基础工作做起,加强新闻理论和业务研究,培训年轻的编辑、记者,促进报社编采人员加快提高业务水平,推动改进报纸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刘敏  张振亭 《青年记者》2017,(20):39-40
3月3日,2017年全国两会大幕开启的当天,各媒体记者纷纷亮出新“武器”,各种新技术和新装备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一名记者身背的像“千手观音”的采访“神器”,引发围观和热议.它是《光明日报》推出的“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平台”. 两会一向是报道的重头戏,我国媒体充分利用最新技术装备,挖掘自身优势,制作出丰富而多样的新闻报道.近几年,在新媒体的挤压下,报纸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堪忧,如何创新报道两会成了观察其融合转型的一个窗口.报纸转型、走向融媒的最外在标签是对新技术的应用.今年的两会报道,报纸都应用了哪些新技术手段?如何应用的?带来怎样的新闻报道创新?  相似文献   

13.
立定脚跟一次,议论到记者的修养问题,我请教邓拓同志:作为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修养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了四个字:“立定脚跟。”他说:“我说记者要立定脚跟,是说记者一定要做一个有原则性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作为一个党报的记者,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敢于讲事实,讲真理。要做一个敢于坚持真理,敢于为真理而献身的人。”他说:“我们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能回避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记者天天面向现实生活,而且经常要站在斗争的第一线。对于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记者几乎每天都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就要求记者一定要立定脚跟,要善于进行独立思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由于办报环境、读者对象、报纸职能的变化,与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报纸有很大的不同。然而,究竟应该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报纸形象?如何才能塑造好报纸形象?这在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研究中都还是一个新问题。 理想的报纸形象是什么样的? 报纸形象,不应简单地理解为报纸这一新闻媒体所具有的外在形象,如其版面形式等,它实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可以定义为:报纸形象是公众对  相似文献   

15.
"只要您对社区的大小事务抱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您愿意和本报读者一起分享您所在小区的故事,只要您愿意贡献一点点宝贵的时间为我们提供线索,您就可以报名成为我们的社区通讯员。"这是北京一家都市类报纸招聘社区通讯员的公告语。随着城市不断扩大、新兴社区不断增多,社区新闻越来越引起重视。在国内,各地都市类报纸版面设置中有独立社区版的越来越多,招聘专职社区记者、兼职社区通讯员的广告也越来越让人心动。部分报纸还在主报的基础上设置独立的社区报。就在今年3月2日,上海市首家获国家批准的社区报《新民晚报社区报》诞生;2006年12月15日,《广州日报》也发行了首张社区报。在国外,社区新闻是新闻的一个重要品种,社区报已有300多年历史。应该怎样看待报纸设立社区版、开办社区报的意义和价值?社区版和社区报发展趋势怎样?在采写社区新闻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与困惑?一个优秀的社区记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对社区记者有何独特要求?社区新闻的独特作用以及目前的角色意义怎样?  相似文献   

16.
解读“简约“——引领潮流的报纸版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媒的竞争促使报人越来越重视报纸的版式,每一次报纸的改扩版也总离不开版式的变化。那么,报纸版式在提升报纸竞争力上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报纸应该选择怎样的版式风格才能最具传播效果?从近十年报纸版式的风格流变看, “简约”的风格似乎最有人气。也许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7.
有两位读者在评报栏前边看边对话; 甲:“编辑记者的文学水平够高了,怎么还有这么多差错?”乙:“谁吃饭不掉几个饭粒?编辑、记者也是人不是神,一点差错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他们的对话有贬也有谅解,但确实值得办报人深思。“吃饭掉饭粒”“吃馍掉馍花”,跟“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是一个意思,这是对“差错”的一种开脱和自谅,这种差错难免论也是影响报纸编校质量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8.
怎样正确理解和看待“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回顾一下过去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争论。过去阻碍我们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我以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二是未能发扬学术民主。说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只是说在阶级社会里报纸有阶级性,为一定阶级所利用,用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向敌对阶级进行斗争。这是事实,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有限范围内也是真理。揭示和强调这一点对我们认识报纸的阶级性很重要,这也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自来水没有压力就上不了高楼”。我们当记者、通讯员的,怎样攀登新闻业务的新台阶?也需要自己寻求一种内在的推动力。从当前新闻行业竞争和报纸发展对提高稿件质量的要求来看,这种推动力就是“写好稿、登好稿”力争上游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微妙的镜头:某报社五层大楼屹立街头,一层是一户挨一户的店铺,二层是酒吧、舞厅、卡拉OK、饭馆,大院是集贸市场,后院是停车场。人如潮涌,红男绿女,熙熙攘攘,嘈杂喧闹,歌声笑语、鞭炮声不绝于耳。编辑、记者们有的抓耳挠腮,有的扼腕叹息,有的嬉笑怒骂,有的悠哉游哉……有好事者向该报一记者打听何以如此?记者双手一摊:“搞创收嘛,不抓钱日子如何过?”“创收”,成了当今一些报社的热门。该不该创收?如何创收?众说纷纭,赞成的说:“报纸不创收,都喝西北风!”反对者说:“这乃新闻界的危险,老记老编的腐蚀剂。”不论怎么说报社的创收“恰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已经是离不开的了。从现状看,创收经营得路子正、渠道通、管理好的健康者,取得了弥补事业经费不足、采编人员日子好过、报纸越办越好、订户直线上升的好效果。但是,不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