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提起楚怀王,人们心目中,便会立即浮现出一个庸碌无能、荒淫奢侈的昏君形象。楚怀王果真如此吗?为什么在今天的银幕上、舞台上都将他如此丑化呢?有什么根据呢?根据恐怕主要是因为他放逐了贤臣屈原。屈原果真受到楚怀王的迫害吗?证据又何在呢?恐怕又主要是依据屈原的《离骚》,据说屈原在《离骚》中指斥了楚怀王。其实这是一桩冤案,既  相似文献   

2.
“楚王”是《巫山高》诗歌中的重要人物意象之一,本于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在诗歌中有“大王”、“君王”、“楚王”、“荆王”、“怀王“、“襄王”、“楚寰”等多种称呼,考其实际用典,则所指有楚怀王、楚襄王和楚灵王三人。在《巫山高》的创作中出现了典故的“移用”,多将怀王、灵王事典用在襄王身上,这其中包含了文本和创作习惯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二《招》(《招魂》《大招》)所招为屈原魂而非楚怀王魂(或其他楚王魂);二《招》为抒情言志之作,而非所谓实用的招魂辞;《招魂》以生活招,《大招》以政治图景招,《招魂》主要着眼于“己”,《大招》则更多着眼于“朝”;二《招》采取幻设以讽刺、对比以讽刺的手法,具体各不相同;二《招》寄意遥深,委婉曲折,与屈原正道直言截然不同。二《招》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应该得到新的认识与发掘。  相似文献   

4.
分析《离骚》的创作年代,应该对有关材料进行全面考察,综合分析,以《离骚》本身所反映的内容及诗人的年龄和思想情调为基本依据,以《史记·屈原列传》为线索,结合楚国当时的社会实际和屈原参与政治活动的事实,来作出准确判断。《离骚》作于楚怀王30年──顷襄王3年间。  相似文献   

5.
关于屈原平生所任官职,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有提及,遍考籍载,楚立国六百余年,未闻有其设有大小行人之属官。故赵逵夫教授所谓屈原怀王左徒之任,近似《周礼》中负责国家外交事务中重大事务的大小行人之属,稍有牵强附会之嫌。笔者以为,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所云屈原为楚怀王左徒,乃楚怀王左司徒之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思想内容上浅析《招魂》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招魂》系屈原表达自己身遭离乱时精神痛苦解脱之心愿,所招之魂为屈原之生魂,而非楚怀王之魂;二是《招魂》所表现的是屈原魂归楚国的愿望,抒发了作者的爱乡爱国情怀,并以此利用已有的巫术形式表达更高的人生追求,在人生自我实现的层次上超越了巫术。  相似文献   

7.
《橘颂》是屈原作品中唯一以“颂”体创作的作品,从作品中描绘的橘生长特点看,其所描绘的橘树应该是长满成熟的橘子。该篇的创作时间为秋冬之际,而不是屈原投江的五月,《橘颂》并非屈原的绝命辞;从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看,屈原创作《橘颂》时应该是直面橘树,而不是眼前没有橘树地想象,《橘颂》是“物感说”的典范之作;从作品暗示的时代环境看,《橘颂》的创作期约在楚怀王三十年武关之会至顷襄王三年再放江南之间,也就是公元前299年至前297年之间。  相似文献   

8.
《离骚》中恢诡奇特的“求女”情节不仅展现出高度的文学性,也蕴含丰富的现实性。细考屈原作品的文本内容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求女”情节应是屈原在现实困境中内心复杂情感的幻想性写照,具有现实指向:“宓妃”形象是神话中的幻想人物,却隐射了现实中楚怀王的内质;“有娀佚女”和“虞之二姚”譬喻屈原理想中的贤君,却在求取她们的幻想中又处处受现实恶劣环境的掣肘。  相似文献   

9.
屈原作品中多次谈到他与楚王的“成言”。这应是屈原政治生涯和楚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更是屈原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屈原作品研究的重要钥匙。遗憾的是,它为过去几乎所有《楚辞》专家所忽视。本文根据先秦历史文缺有关“成言”的性质,对屈原作品中有关“成言”的记述,进行综合考证,从而发现屈原与楚怀王“成言”的内容,主要是推行“奉先功以照下令,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的“变法”;屈原《九歌》是他“变法”中“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2007,(9):22-23
在这座“童话城堡”中啊,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收藏着全世界所有的童话:《安徒生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北欧的神话传说》、《长袜子皮皮》、《格林童话》、《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日本民间童话故事集》、《王尔德童话》、《皮皮鲁和鲁西西》、《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皇帝的画像》……这里就是“赏析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比兴寄托是我国诗歌艺术创作的优秀传统之一。其中借助男女情爱表达故国之恋、怀乡之思,更是各种爱国诗歌的惯用手法。最早可见之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当年屈原遭到楚怀王嫌弃放逐之后,他依然不甘寂寞,一心维系着国家安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毫无疑问,他求索的是报国之门,救国之道。但他在诗中并没有直言其事,  相似文献   

12.
冯丽 《考试周刊》2014,(44):46-46
《湘夫人》是湘水男神表达对湘水女神的思念仰慕之词。湘水女神是忠贞的湘君的凄美爱情的对象,彰显湘夫人的魅力。面对如此绝代佳人,湘君用独特的方式赢得佳人垂青,表达这份刻骨铭心的爱,湘君不顾一切地追求湘夫人,正如屈原不顾一切地追随楚怀王。屈原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鲜明生动的语言,把湘水男神对女神的追思渴盼描写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
人因事而存,烛之武以其犀利的辩辞而名垂千古,是一个舌灿莲花、诮弥战争于无形的有勇有谋的辩士形象。《烛之武退秦师》(以下简称《烛》)一文经过时间淘洗而留存,必有其美学价值。因教学的关系,查阅了散见于《史记》、《左传》、《东周列国志》(以下简称《东》)等书籍中有关烛之武的资料,对原文也进行了反复阅读,一个疑问越来越重: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烛之武出使秦国呢?  相似文献   

14.
《诗序》中各诗篇的序有三百十一篇,与现存的篇目相应。其本身是脱离《诗》经由口头到定篇单独流传的,后人将其割裂开,或加以补充修改,配到每篇诗的下面,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式:序分置每篇诗下,先标明篇题,再叙说诗意[1]。《诗论》谈诗篇,形式更为自由活泼,多将几个篇目合而论之,贯彻一个统一的思想。如“《关雎》之改,《樛木》之时。《汉广》之知,《鹊巢》之归,《甘棠》之保,《绿衣》之思,《燕燕》之情,  相似文献   

15.
邹启胜 《文教资料》2014,(24):12-13
武松是《水浒传》中的关键人物之一,作者施耐庵用了较大篇幅描写这个人物形象。但是,《金瓶梅》中不再是以武松为主角,也无意表现其英雄本色,并且在情节安排上也有意淡化武松在读者心中的高大光辉形象。从《水浒传》到《金瓶梅》,同一个武松形象,有着十分显著的不同,特别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水浒传》中武松是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好汉,而到了《金瓶梅》里的武松倒更像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亡命徒,而非一个单纯理想化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李鸿川 《现代语文》2006,(6):128-128
上海市高中语文(H版)第六册第一单元选编了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届原出身贵族,为人忠信正直,有广博的学识,为楚左徒,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起初,屈原颇得楚怀王信任,“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于是上官大夫不断地在楚王面前中伤屈原,“王怒而疏屈平”。  相似文献   

17.
看《十月》     
本期《十月》在“学宁夏”栏目中刊载了当地两位名作家的作品——石舒清的三个短篇《黄昏》、《左手》、《拥脖》和陈继明的一个中篇《海棠十二帖》。  相似文献   

18.
一、巧妙利用教材资料,渗透环 境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拥有丰富的环 境教育资料。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 文与环境密切相关。仅以人教版第 十一册为例,就有《桂林山水》《林 海》《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 谜》《鸟的天堂》《第一场雪》《索溪峪 的"野"》《鹿和狼的故事》等课文涉 及到环境教育的内容。如果语文教  相似文献   

19.
《逍遥游》与《离骚》都体现出浪漫主义特色,它们都充满想象,但又有差别。《逍遥游》表现为一个一个的寓言,《离骚》主要通过神话来体现。《逍遥游》表面冷静,感情深隐,《离骚》感情直露奔放。  相似文献   

20.
历史文献中存有《荆门集》一书,但作者并不是现今人们认为的尚颜。尚颜的作品古代只有《尚颜集》《供奉集》二种。古代《荆门集》一书的内容在《湖广通志·卷一百十八·杂纪志》《盘洲文集·荆门集序》中有所反映,与今编《荆门集》大有不同。《盘洲文集》虽为洪适文集,但其中《荆门集序》的作者并不是他,可能是荆门当地一个名气不大、官阶不高、曾做过洪适下属的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