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经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经验。通过"2、5、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教学的分析与探究,教师应变复习旧知为梳理经验、变新授教学为分享经验、变巩固总结为优化经验,从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积累、完善自己的数学经验。  相似文献   

2.
数学实验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从"看客"走向"创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建数学实验室,要认识数学实验室的功能、特征,以问题为驱动,以思维为框架,以素养为指向,积极打造数学实验室,并借助数学实验室,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深度思考与探究,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韩立淼 《小学生》2013,(7):44-44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如果让学生不厌其烦地采取题海战术去学习数学必定是事倍功半的。教师要想让学生事半功倍地学习数学,就必须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鉴于此,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千方百计精简课堂,为学生的思维"松绑",让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成为提升他们数学学习效率的"加速器"。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简略论述了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提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28):75-76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堂,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正重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起点的内容设计、方式变革及由此而延伸的目标把握,是有效地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并促进数学交往深度开展的需要。确定小学数学学习的问题起点应从教与学有效的互动开始。一、内容优化的起点:"问题单"让"教"导引"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师依据课程计划,根据学生实际,与学生共同"认定"学习内容的过程。为了能够科学把握数学课堂学习的"距离空间"而共同设置"问题单",教师必须清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  相似文献   

7.
张学友 《小学生》2013,(10):52-52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教师要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本文从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和联系生活四个方面谈学生体验数学。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交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亲近数学,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在自主探索中"再创造"数学,在生活中实践数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40):66-67
教育需要紧跟当前时代的潮流,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师的教学也有了新的方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利用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铺平道路,让学生能够在课上有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时间和机会,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成长为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入手,主要依据四个方面讨论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方式,以及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强调"数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表现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爱上数学学习;让学生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体验数学,"玩"好数学;让学生在生与生的合作中爱上数学;课程安排上可把问题故事情境化、生活化;从而使学生爱上数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学习隐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有故意或无意地隐藏自己的学习想法、观点的情况。"学习隐私"具有潜在性、生成性和短暂性等特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保护、放大学生的"学习隐私",让学生的"学习隐私"呈现预兆,让学生的"学习隐私"不再沉默,让学生的"学习隐私"绽放异彩。通过教师的激活、唤醒、弘扬,让学生的"学习隐私"成为学生最为重要的数学学习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2.
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指的是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数学学科的深度学习强调学生作为主角参与创造性学习、延伸性学习。"可视化"数学课堂是一种教学主张,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让隐性的数学道理、数学思考和数学思维显性化,强调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让数学道理摸得着,通过直观表征让数学思维看得见,通过语言表达让数学思考听得到。通过构建"可视化"数学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和组织者,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采取适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发展他们的个性特征,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摒弃以往的"学生为学习而学习.教师为教学而教学"这种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习变得有趣.让学习过程变得愉快.下面浅淡我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基础数学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数学思维与能力。所以,教师的授课内容也应该以"兴趣教育"为主,主张"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建立起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理解程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学习知识和探索知识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地加入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授课时要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加入数学课堂中,提升数学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盛志军 《数学教学》2010,(10):5-10,13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有待学习的数学设计成生动的师生交流材料,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走进新的数学世界,这就是教师诱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心向,使他们进入数学学习的新境地.  相似文献   

17.
上小学数学课,只要教师掌握方法与技巧,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教师就会很轻松,学生就会很快乐。小学数学教学要紧贴生活,创设生活化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强烈兴趣。无论是多彩的数学活动还是有趣的教学环节,都是引导学生畅游数学的广袤海洋,探索数学世界无尽奥秘的灯塔。要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就得让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一、把生活带进数学课堂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氛围浓的气场。在扑面而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教师要激活数学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主动参与实现自我发展。"趣味数学"课题的实践研究,让枯燥的数学课堂迎来新的活力,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真正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改中提出把课堂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经常处于"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师授生受"的状态,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辛苦,学生痛  相似文献   

20.
雷波 《教育教学论坛》2014,(17):126-127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创建高效课堂,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体验"说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其次,教师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在拓宽学生思路的基础上更容易创建高效课堂。还要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