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需要教师传授历史知识、弘扬传统文化,还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高中历史教师对此应高度重视,可以以教材为载体,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借助影视资料、角色扮演、参加社会活动等多种策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A5):131-132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素养,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历史研究视野,让学生对国家发展与成长的历史有更多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既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又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景轩 《教师博览》2022,(27):81-83
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角度来看,对历史教学形成新的认识,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在诸多认识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可以忽略,那就是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历史延续的应有之义,是当下高中学生应具备的素养。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入教学。  相似文献   

4.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国情,读懂家国情怀的本质内涵,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基于此,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应通过转变教学思路、创设教学情境、开拓国际视野等路径,不断提升家国情怀的渗透力、教育力和影响力,让学生把爱国主义之根、家国情怀之魂深植于自己的血脉之中.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培育,文章从精选史料,建构形成家国情怀素养的基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素养;在课堂延伸中感悟家国情怀素养三个方面论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认为,历史课程应该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社会问题,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林军 《亚太教育》2021,(1):44-45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历史教育应坚持的核心价值观念。优化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素养,激励学生深入探究丰富的历史史实,能深植爱国情感和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历史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逐渐形成历史学科思维。文章先对家国情怀素养进行分析,接着从学生个人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入手,研究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既包括中国悠久的历史,又包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因此,高中历史课堂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为学生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中感受中华文化,并通过弘扬民族情怀和民族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性。文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家国情怀的概念,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四大重要意义:1.有助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有助于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有助于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4.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使中国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影响力的、有担当的以及负责任的国际领导大国。  相似文献   

11.
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家国情怀教育,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教学资源,积极探索符合新时期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种方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让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加强对家国情怀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社会主义新时期高素质的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14):129-130
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素养,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并且随着高中教育不断受到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者逐渐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研究策略,意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新时代的高素质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家国情怀素养作为历史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目标之一。立足历史学科的特点,针对高中生发展需要,将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设计的价值目标,可以强化课程教学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也有利于历史育人功能的实现。基于此,本文从教育改革的背景出发,简要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多角度分析教学实践策略,希望对高中生家国情怀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家国情怀渗透,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高中阶段历史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丰富,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要求,采用创新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探究动力,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核心素养。在新时代,家国情怀会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并引导人们关心国家命运与社会进步。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家国情怀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我国逐渐流传开来。同时,社会和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爱国主义的伟大意义,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简要介绍了历史教学与家国情怀素养的的含义,并基于在教学中引入家国情怀素养的意义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内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加大,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历史事件、人物,分析历史现象及成因等,还需主动渗透家国情怀素养。本文主要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情怀素养进行探讨,并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曹学川 《学周刊C版》2022,(32):163-165
现代教育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实现知识与精神层面的双重成长。家国情怀是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学生历史综合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学生道德及精神层面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家国情怀对于高中历史教学重要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的现状,并针对如何进一步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渗透家国情怀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中阶段展开历史学科教育,对于帮助我国学生熟悉国家历史,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显著意义。家国情怀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借助历史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素养培养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够丰富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高历史学科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也越发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学校的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正是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开展素养教育尤为重要。学生要有家国情怀,这是我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在高中时期的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历史知识,还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深入地挖掘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的教育题材,需要灵活地使用现代化教育的方式,努力践行和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这门学科是传承我国文化、培养学生情怀的重要课程,学校的教师应该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相关思想。  相似文献   

20.
郭硕 《考试周刊》2021,(12):147-148
家书史料集中体现了时人爱家爱国的深厚情怀.初中历史教学中引用家书史料,能够体现时人真实的情感,有利于在真实中洞察家国情怀;能反映时人具体的行为,有利于在细节中丰盈家国情怀;能够彰显强烈的爱国主义,有利于在情感中体认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