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梳理和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四个历史时期对外传播思想的主要特点和变迁轨迹.研究发现,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传播观念经历了从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援助,到让世界听见新中国的声音、树立和传播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让世界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变迁轨迹.这些观念具有延续性,同时也不断发展、创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传播领域的守正创新.回顾党的百年对外传播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国际传播实践具有重要的经验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的受众意识为切入点,在厘清受众意识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释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进的动态轨迹,并考察了其受众意识不断深化的深层动因,最后结合百年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进过程归纳出经验性策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受众意识从初步确立到不断强化,其深层动因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贯坚持、“统一战线”思想的始终践行以及党的历史使命变迁及与时代、环境变化的共振互动。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实践,国际受众观业已形成,但在实践中运用不足。未来需继续坚持以受众意识为核心,明确受众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受众研究体系,选择并善用能够影响更多国际受众的“第一圈层”受众。  相似文献   

3.
连小童 《今传媒》2016,(12):51-52
"内外有别"原则作为我国对外宣传的经典原则之一,长期以来在外宣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今,"内外有别"原则受到传播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改革契机."内外有别"原则应由传统的外宣范式转化为跨文化传播范式,注重"外外有别""传者有别",以文化为传播的重点途径,以实效性为根本检验标准,继续指导我国的对外传播实践.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6.
齐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挖掘齐文化思想内涵的同时,要充分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青岛上合峰会的良好机遇,重视加强齐文化的国际推广传播.古丝绸之路时期波斯、粟特等西域国家与齐地的贸易往来为现今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借鉴,当今的齐文化国际传播除通过典籍外译进行思想传播外,还应注重陶瓷、琉璃、医药、茶叶等器物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政策整体呈现“抗争——保守/激进——开放——融合”的变迁路径。从政策制定角度看,中共百年对外传播政策的变迁是多因素之间关联互动、动态交织的结果,其既是中共因应时代环境变化做出的“被动式”应对,又内嵌着中共意识形态变迁下对外传播工作指导思想的主动调整。从政策变迁逻辑看,中观上,中共对外传播政策的变迁受中共对外传播思想变迁的指引,受中共对外传播实践变迁的牵引或推动;宏观上,中共对外传播政策的变迁是作为政策主体的革命党、执政党在不同的革命环境、执政环境下作出的政策回应,是中共历史使命的阶段性演变在对外传播事业上的反映,是中共百年辉煌历程在对外传播工作领域的映射。  相似文献   

8.
王丽 《出版广角》2018,(7):55-57
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图书出版的对外传播形式,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加强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对"一带一路"图书出版对外传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丝路书香出版工程"部分项目,探索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图书出版传播模式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一带一路"文化先行的机遇下,大力支持并发展区域文化对外传播,将地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和优秀因子作为名片推动中国文化的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与交流,提高互利共赢的综合效果与对外传播的整体水平。文章研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文化对外传播与翻译的路径创新,从传播学与翻译学的跨学科角度来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从目前南京地区文化外译传播现状为出发点,集中分析区域文化外译传播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外传播涉及新闻传播与外交两个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彼此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本文拟从新闻实践的角度出发,就对外传播中媒体的自我定位这一问题展开分析.文章认为,媒体在对外传播中,要积极主动介入外交活动中,发现热点,引导舆论方向;要注意与官方宣传的"和而不同",明确自身的报道特殊;而且要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文章最后对我国媒体未来在对外传播的发展方向上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笔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图书馆的双重职能:“服务历史职能”和“服务现实职能”,主张图书馆学应该围绕这两项职能进行研究,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有二元性,即“服务历史研究”和“服务现实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重庆抗战历史文献中心以罗斯福图书馆的保护利用和重庆图书馆及全市收藏的抗战文献的保护开发为基础,搭建共同体系,展现抗战历史文化的立体形态,传递和表达抗战遗址与抗战文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信息,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社会民众对抗战遗址和抗战文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抗战历史文化的普及,抗战革命历史的传承,民族抗战精神的永续。  相似文献   

13.
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网络资源开发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信息的海洋.面对茫茫大海般的网络信息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如何在互联网上准确、快速地查找信息资源,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15.
独立学院图书锗建设的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独立学院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突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瓶颈,探究突破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瓶颈的对策,以保障其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大学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视野下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课题。阐述了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意义,着重讨论“211工程”重点高校在现阶段如何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以来的图书馆在建造发照过程中,竖立过不少碑刻,这些碑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外这些图书馆碑刻还具有补史之阙、正史之谬的重要作用。近代图书馆与以往的藏书楼有很大的不同,在民国碑刻中主要表现为藏书思想、藏书种类、受益对象的转变,其中一些碑刻还详细记载了图书馆经费的来源,这些对历史学、图书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变革时代的心态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心态基本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其非主流倾向可能干扰学术研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剖析图书馆学研究中上述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克服不良心态,促进学科健康发展陈述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动画角色的符号传达进行研究,力图挖掘动画角色的表现潜力,以符号学的研究视角拓宽动画角色的审美研究。本文以符号学中的能指与所指的互动关系模式作为理论的构架,将动画角色进行符号上的能指与所指划分,并综合消费社会理论,构建动画角色符号认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职务设计理念入手,提出了提高员工工作热情的原则和着眼点,然后落实到作为一个组织的图书馆工作中,从职务投入、职务丰富化、职务轮换、环境改造四方面来论述图书馆改革中应该进行的职务设计,以此来调动很有职业倦怠的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图书馆的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