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他不但要处理好班级中学习、生活等大大小小的事务,还要传达、执行学校的各项指令,另外还要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之间沟通关系,可以说工作千头万绪。但是,让班主任感到棘手的主要是来自工作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来自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领导之间的矛盾甚至冲突。本文想就这些矛盾的产生、成因和对策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班主任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力量为积极力量,使管理得法,工作轻松,过程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2.
初中班级规模通常在30~50人之间,学生的各项能力及行为习惯都存在较大差异。大班教育的统一管理与个体差异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实现班级共同目标的同时,如何挖掘不同层面学生的潜力,是经常困扰班主任的管理难题。班级中的学优生通常对学习的关注度较高、成绩优良,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由于在学校生活中获得较多的肯定,学优生通常会拥有更多的自信和优越感,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较大。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不仅有利于挖掘学优生自身的潜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由青少年组成的缩微的社会,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心理、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以及内部难以避免的竞争和班级相对有限的资源,班级内部学生冲突存在着客观必然性。在现实的班级教育教学中,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操场上,甚至是集体野外游玩中,都可能爆发学生之间的冲突。理性处理和防范班级内部学生冲突,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对班级内部学生冲突的理性认识班级是由学生个体组成的社会、文化、心理有机体。在班级内部,学生个体之间的能力、心理、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和矛盾,班级内部的竞争和有限资源的矛盾,教育自身的规范要求和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4.
班级是学校最小的单位组织,学生是班级的细胞,学生在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矛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成长中个性各异的学生呢。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一书中说,"年龄较大的青年之间的冲突往往是围绕着私密性的问题,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冲突多是由于公开的无礼举动。"女生之间的矛盾别于其他矛盾,女生往往比较敏感,感情比较细腻,在遇到同学之间矛盾时不容易释怀,因此需要每一个教育者更加用心,更具有智慧。  相似文献   

5.
小学班主任主要任务是管理小学生的班集体,是一个班集体中的灵魂人物。在小学生的班级管理中需要处理很多琐碎复杂的问题,要想管理好一个小学班集体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任务,其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加强了解和尊重,才能够切实地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更加有效率的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小学班主任的沟通能力是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增进师生感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小学班主任主要任务是管理小学生的班集体,是一个班集体中的灵魂人物.在小学生的班级管理中需要处理很多琐碎复杂的问题,要想管理好一个小学班集体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任务,其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加强了解和尊重,才能够切实地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更加有效率的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小学班主任的沟通能力是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增进师生感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班级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是人心的管理,其关键在于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然而心理学家调查表明:有相当多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有隔阂,缺少交流,其原因就是教师不善于倾听和关注学生。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渐渐悟出:耐心认真的倾听比任何言语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心理学研究证明:当个体处于苦恼、烦躁、焦虑等不良心境时,常会通过向别人倾诉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当学生取得成绩时,班主任要通过倾听,对其加以肯定、表扬。当学生遇到烦恼、挫折时,班主任更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苦恼及想法,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挫折的自信心。当学生之间有了矛盾、冲突时,教师更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然后综合评判是非,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主任应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作为班主任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一定要高度重视,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寻求处理冲突的有效策略。如何避免冲突的发生、处理的意见和结果往往直接影响到班主任的威信、班级的风气和凝聚力。因此,正确地处理好学生间的冲突是班级工作中艺术性较强的一部分工作,既解决冲突,又要让学生得到教育,否则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会存在矛盾的隐患,出现紧张甚至对立的局面,导致班级混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推进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 ,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解决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0.
初中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不管班级是否优秀,都会遇到学生之间产生的各种冲突和矛盾。然而失控的冲突和矛盾会影响和谐友爱的班级文化,阻碍同学之间正常相处,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的原因主要包括:缺乏集体观念、沟通障碍、不良生活习惯等。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学生矛盾发生后能够及时、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这对于维护学生之间的团结、形成良好的班风至关重要,也有利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黄建 《广西教育》2014,(29):63-63
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管理班级,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班级的建设和学生的发展。一、运用赏识教育管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运用赏识教育策略取得的效果要远胜于批评教育。德国著名教育大师卡尔·威特说:"孩子们更加适应表扬与鼓励的管理方式,并且这样也会使他们的良好行为得到保持,这是因为这种行为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  相似文献   

12.
"木桶理论"对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很有启迪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短",要善于"短中见长",要善于弥补"短处",要善于创设"长短互补"的氛围.只有这样,班级这个"木桶"才会增大容量,班 级才会有凝聚力.  相似文献   

13.
李俊录 《甘肃教育》2011,(16):25-25
班主任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所以,要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有应对各种矛盾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良好心态。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大众化的,一个班级或者几个班级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由一个老师随便上上德育教育课,教学生之间要互相帮助,要尊师,要有爱心等等,但是缺乏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而制定合理、个性好的德育教育方案,尤其是体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因为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其他可能更多的都是要求学生端坐教室,诵读、学习;而体育教学活动更多的则是在室外完成,学生发挥的余地更加多,接触的空间和人也更多,因此,对于学生德育教育也更加重要了,良好的德育品质会让学生更加地尊师、更加地懂得互相关爱、追求进取,也会让学生在室外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更好的素质和品德。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之间起绰号、叫绰号是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绰号具有增进学生友谊、迅速拉进师生距离、增强班级凝聚力等优点,但不当的绰号行为也会成为语言暴力和校园欺凌的导火索,引发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教师要客观认识初中生绰号行为的来源和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绰号,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正确对待并充分利用班级内的绰号资源,重视其积极影响,发挥绰号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集体的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德芳 《广西教育》2007,(7B):82-83
相互了解是建立和谐班级的重要条件,老师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学生只有了解老师才会更好配合老师的工作;同学们之间相互了解才能和睦相处。还有,和谐的班级,除了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使班级有内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并确立班级和个人的奋斗目标,使集体和个人能健康、向上、和谐地发展。而处理好“班主任与学生”、“科任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这三大关系,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对话”中制定班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这里的对话不仅要落实于课堂教学中,也应落实到班级管理之中。在对话精神指导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作为有独立主体及人格尊严的人,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真诚地赏识对方、欢迎对方、肯定对方,同时也受到对方的赏识、欢迎和肯定。班规制定作为班级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必然也应体现课改的对话精神。一、班规的生成不…  相似文献   

18.
"90后"高职学生是个性更加鲜明的群体,物质的相对富足和精神的困乏成为他们成长中的巨大矛盾。班级是他们大学生涯中最基本的组织,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能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如何在"90后"高职班级创建班级文化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弟子规》是大学生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在班级中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之后,对班集体以及班级内所有成员产生了重大影响。学习了"孝",学生们懂得了孝顺父母,不再乱花钱,在学习上方面也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学习了"谨信",学生们考试时作弊的人数少了,宿舍管理中夜不归宿的人数也少了。学习了"亲仁",使班集体变得更加和谐,同学们之间的矛盾减少了。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新观念新形势,班级管理方式应随之进行改革。班级管理方式的改革是新时期班级管理目的和学生个性改变的必然要求。新型班级管理方式重在强调教师通过赏识原则、平等原则和创新原则调和各种矛盾,同时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有效机制,充分利用班会,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