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界的共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也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重视核心素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与目标。从培养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来看,要解决"立什么样的德"与"树什么样的人"问题,就必须通过核心素养来转化教学与育人模式,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渗透到写作过程中,实现作文如做人的目标,最终使核心素养培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构成中学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其中"史料实证"不仅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论证"史料实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的同时,就如何在高中统编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贯彻实施"史料实证"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要求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中,转变历史学科的教学观念。不仅要传授学生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因此,需要老师加强历史课堂的创新和改革,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是近年来中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历史教学融入多学科元素,实现跨学科融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育人"育人目标的重要思路之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入地理知识,架构历史的空间概念,有助于学生强化时空观念、丰富历史解释、培养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我国历史科目的教学目标已经成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中的核心素养里,家国情怀展现了对价值的追求。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实现党和政府对教育提出的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形成较好的国家认同心理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等。因此,本文对家国情怀的内涵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希望可以推动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从而顺利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6.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代历史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家国情怀是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家国情怀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拓展提升、利用地方史、挖掘教学资源等方式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历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版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构建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主阵地在课堂,初中地理教师应立足教学实际,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探索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努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回应了"教育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或者说"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最根本的问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深化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根本归旨.从理论体系来看,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人",归宿点也是"人".唯物史观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不能脱离"人",要通过历史课堂的"学人""研人"来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树人".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注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发掘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学科素养尤其是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国学生在未来教育中必须接受和展开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前教育中"立何种德,树何种人"的问题,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能够直接解决我国当前应试教育中残存的问题,因而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以期为语文教师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提供可切磋的浅见。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99):126-127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这五大核心素养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更是指导高中历史教学和高三复习教学的重要依据。高考命题加强了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这一部分,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让核心素养理念真正渗透到学生内心里面。本文结合高考真题实例,就如何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展开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地位,这对教育要"培养什么人、靠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得怎么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成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作为市级教育科研部门,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引领、教育教学指导的作用,引导广大教师聚焦核心  相似文献   

14.
2019年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命题思想,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充分发挥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历史试题注重用历史细节来呈现生活故事,以此来创设试题情境,进而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一、试题选材特点:用历史细节演绎生活故事,突出以史育人的理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视域下的历史复习教学,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核心价值,融合新课标体系,深度加工知识,开拓教学视野,落实学科素养,运用"问题牵引"教学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九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精神的影响下,加强小学高段的作文教学工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通过指导学生作文,培养写作技巧,抓住读、写、改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工作,切实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的高中历史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作为一名年轻的历史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刻,不禁思考到底要在教学中构建怎样的历史课堂,才能真正意义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得核心素养得到切实落实。以下,我将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谈谈高中历史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的课堂构建。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明确要求要,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具体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科德育教育、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着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历史核心素养,并将核心素养融入历史教学过程中,努力讲出历史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加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文章主要针对当前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对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素养的组成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结合岳麓版必修一、必修二的教材对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