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元济作为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先驱,一生致力于文化事业,对文化教育事业以及祖国传统文化的保持与传播作出了极大贡献.梳其生平成就,念其为业为人,学其精神品格,我们这些后来者将可继承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引领我们更好地求学从业做人.  相似文献   

2.
谢德新 《兰台世界》2017,(6):108-110
清末,我国教科书近代化正处于启动的关键时期。张元济作为我国近代新式教科书的编辑先驱,在教科书的编辑宗旨、编辑方法、编辑科目、编辑内容方面做出了尝试与努力,对我国教科书的近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彭秋龙  秦思慧 《出版与印刷》2020,(3):103-108, 92
张元济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奠基人,他以旧式学人特有的出版精神,带领商务印书馆取得了诸多成就,为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文章阐述了出版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张元济出版精神的表现,提出了张元济出版精神的现实意义,以期为新时代编辑人员培育出版精神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家中收有一部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日记》,一直没时间看,最近被一个致力于出版研究的年轻朋友看中,要求送给他。我想自己今生是不会去研究这位出版家的了,就爽快地答应了。临出手时,想做一点临别前的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出版第一人张元济在1902年正式加入商务印书馆前,通过兴办新学、培养英才逐步完善了自己教育救国的理想,同时也看到出版对于普及教育的巨大作用。1902年加盟商务印书馆后,他带领商务印书馆一路迎风破浪,17年间使得商务的资本增长了499倍,从一个小小的印刷工场一跃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出版企业,创造了中国近代出版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奇迹。入主商务伊始,张元济便为商务印书馆确立  相似文献   

6.
电话里道弘同志说厚枢同志给他一份1938年7月2日张元济给郑振铎信的笔迹影印件,他在《张元济书札》中没有找见,又问《张元济书札》封底因何有书号而没印定价。所说此信已收入《张元济书札增订本》。至于为什么没有定价和有增订本,就说来话长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的出版行业在迎来新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断增大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成了每个出版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国近现代出版事业的奠基人张元济先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足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张元济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商务印书馆的成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文章从人才选用、薪酬待遇、员工培训发展和组织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并提出构建包容文化氛围、实现人力资源优胜劣汰、杜绝裙带关系、重视员工培训与发展、建设企业组织文化五个方面,这对我国当今出版企业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出版行业在迎来新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开始面临与日俱增的挑战。我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奠基人,投身并带领商务印书馆创造辉煌的张元济先生的实践,为我们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供了大量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张元济的编辑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艳 《出版科学》2002,(1):64-66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早年中进士,点翰林,激于时势,抨击时弊,参与戊戌变法。维新失败后被革职。1901年,张元济加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他主张教育救国,启迪民智,苦心孤诣,矢志不移。在他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印刷所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事业机构。张元济在中国出版事业和文化事业上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李性忠 《图书馆杂志》2002,21(10):69-72
张元济与刘承干相知相交半个多世纪,张元济在古籍出版上得到了刘承干的无私帮助;而刘承干在成为大藏书家的过程中,张元济也时加援手。两人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的贡献,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相似文献   

12.
<正>暑假期间,由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社会力量支援建设的"北京大学图书室"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正式建成并开放。图书室建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唯一的一所中专学校——玉树八一职业技术学校内,藏书1.5万册,面积200多平方米,直接为该校18个专业的4000多名师生提供文献服务。  相似文献   

13.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和文献学家。他最早使用中文"图书馆"名称并加以实践,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座民办图书馆,制定了我国第一份具有开创性的图书馆章程,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创导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14.
周武 《档案与史学》2017,(12):50-53
<正>创建涵芬楼张元济在商务所办之事极多,其荦荦大者如主持编辑教科书,组织出版汉译世界名著,辑印古籍善本,改进新式排字机等,无不驰誉海内,影响深远。其中他创办涵芬楼与东方图书馆,更显示其博大的事业型努力。中国历史上有过许许多多名目各异的公私藏书楼,但大多着眼于藏,"嫏嬛深闭,检读为难,缥缃万卷,徒资玩饰",是故"见者未必能用,而用者常恨不得见"。同光年间,伴随西学的传播,西方  相似文献   

15.
<正>"为古人续命"从普及传播新知新学到抢救、整理与影印古籍,张元济工作重心的转移,一方面固然是源于他个人的性情与学术兴趣,但更重要的方面可能还出自他对中国文化命运的沉痛关怀,自觉地为中华人文慧命护持薪火。近代以来,神州板荡,四海不靖,外患与内乱绵延不绝,许多珍版秘籍在战火中化为灰烬,民间私家藏书亦纷纷散佚,正所谓"神州多故,旧籍沦亡"。在同一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张元济生于1867年,死于1959年,一生历经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历史时期,几乎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始终。他没有旗号,没有宣言,没有太多的理论,甚至也不屑于对自己的选择做任何堂皇的解释,但他开明、稳健、实干、执着而且富于识见,数十年如一日把商务印书馆从一个简陋的小印刷作坊办成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和东方文化的中心机关。在这个过程中,他本人亦从前清翰林转变为现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家,成为那个动荡岁月里有所建树的典型,他的名字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有魅力的人在变乱纷扰的近代中国,商务之有这样的成绩,显然与张元济的个人素质密切相关。除了他兼有学者兼事业家的特长之外,还有另外三个方面的素质对商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思想性格上的开明与开放。在近代中国,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处于紧张的对峙之中,思想往往流于偏至,非此即彼。张元济则不然,他始终保持着一贯的开明与开放的态度,稳健地推  相似文献   

18.
施喆 《新闻大学》2002,(3):64-71
回顾20世纪中国新闻史,新记《大公报》(1926-1949)是必须提及的一张报纸。它以“四不主义”确立报纸的风格,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在1941年获颁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最佳外国报纸奖而成为当时中国报纸的翘楚。但对《大公报》的性质,除了以前带有浓重意识形态色彩的批判之辞外,学界的观点并非一致,或将《大公报》视作“职业化报刊”的尝试,或将其定性为“文人办报”的典型。  相似文献   

19.
2006年5月10日,吸引了70万参观者的法国巴黎列宾国际发明展览会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中国的"抓斗大王"包起帆,迎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发明家们的钦佩目光和热烈掌声,一次又一次走上领奖台,连续从颁奖者手中接过了4枚闪光的金质奖章.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一个学科概念的命名及演进角度,梳理了从唐代刘知几"制册章表书"到清代章学诚"比次之书"——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概念或名称的认知从无到有、从具象到抽象的不断深化过程.档案学界公认章学诚是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的集大成者.刘知几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是章学诚系统、成熟、完整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础.随着社会转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馆服务受众由小众向大众转型,当代的档案文献编纂、编研成果必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