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物理教科书一般都采用示教电流表来显示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组成的LC振荡电路的电流.要使LC振荡电路中振荡电流使电表指针的左右偏转跟电表自由阻尼振动有明显的区别,LC振荡电路的周期T_振必须远大于或远小于电表指针的固有周期T_振固·据LC振荡电路的周期T_振=2π LC~(1/2)可知,若使T_振>>T_固必须选用合适的数值较大的电感线圈和电容器,中学不易办到.若使,T_振<<时,应采用电感量较小的电感线圈和电容量较小的电容器,在这种情况下仍不易看到表针左右摆动的现象,其原因有两点:其一,是由于表针的惯性,这跟直流电表无法测交流电流相似;其二,是LC选用过小,电路中初始能量过小,表针来不及偏转已将能量耗尽,所以看不到表针的左右  相似文献   

2.
电磁振荡的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中必做的实验,笔者在讲电磁振荡一节时,按照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如图1所示的电路,依葫芦画瓢做完了该实验。可下课后,有位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这个实验不可信,灵敏电流计指针的摆动有可能是指针的惯性作用,不能说明有振荡电流。"开始一听,我觉得他所提的问题没有意义,但仔细琢磨后觉得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3.
我校原来有一台电磁振荡演示仪,其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R_1为220欧的电位器,R_2为150千欧的电位器,C_1为20μF的电解电容器,BG为3Ax31晶体三极管,以上元件均封闭在示教板内。C_2为3个(每个100μF)可以并联的电容器组(带有插头插孔),L为较笨重(十多公斤)的电感线圈,E为6V直流电源,G为灵敏电流表(小型),以上四个元件演示时接入电路。  相似文献   

4.
在电磁振荡演示实验中,一般教参书中给了两种方法:一是把电流表串在LC振荡电路中,通过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来演示LC回路中振荡电流的存在;二是将示波器的输入端并接在L或C两端,通过显示电路中电压变化情况来演示.LC回路中振荡电流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关于电磁振荡实验,中师和高中物理教材均用电流计来显示振荡电流。由于没有足够大的电感线圈,电流计指针摆动总存在惯性,与振荡电流方向不同步。因此,我们对此实验做了改进。 1.用示波器显示振荡电流波形。电路如右图,电感线圈L用40W镇流器,电容C容量为20μF左右(可用两只47μF、16V电解电容负极与负极相连代替),示波器用J2459型学生示波器,电源电压为直流8~12V。实验时,把示波器的“衰减”和“扫描范同”分别置于“10倍”和“10Hz”挡,“扫描微调”调到最小位置,适当调节“X增益”和“y增益”旋钮,在荧光屏上就显  相似文献   

6.
贵刊 2 0 0 0年第 7期刊登了《电容器充放电演示装置的设计与制作》一文 ,文章介绍了制作图 1所示实验装置用于高中物理“电容器”一节教学的有关问题 .笔者认为 ,该实验装置有两点不足 ,且完全可用另一个现有的、更简单的实验装置代替 .在此与原文作者商榷 .1 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图 1( 1)首先是电路较复杂 ,其次是使用 2 2 0V交流电源欠安全 ,操作中一不小心容易触电 .( 2 )“电容器”一节教学中 ,关键是突破电容器电容概念这个教学难点 ,而该演示实验没有这方面的演示功能 ,只能用于演示电容器的充放电作用 .2 装置改进图 2如果对高…  相似文献   

7.
LC电磁振荡的形成过程是高中物理电磁振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使学生较好地了解电磁振荡的过程,就必须做好电磁振荡的演示实验。传统的演示方法是用演示电表来演示。该方法要用到电感量很大的电感线圈,既不易得到又很笨重。此外,电表指针的惯性摆动也容易引起误解。而用示波器来演示该实验就能较直观地显示电磁振荡的过程,只是现有的该类仪器要么演示线路过于复杂,要么不能同时演示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实验操作也较麻烦。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设计和制作了一款电磁振荡演示教具,配合大屏幕示波器来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演示效果。下面介绍该款教具的制作方法和演示方法。  相似文献   

8.
LC电磁振荡演示实验的参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LC电磁振荡的演示实验,多少年来一直是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难点.由于物理课本中只给出实验电路(如图1)而没有给出决定演示实验效果的L、C、G和E的具体元器件的规格参数,物理教学参考书中也没有介绍如何选择电路元器件参数,这使得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准备演示实验时,常常因电路参数选择设计不当而导致演示失败.笔者认为,只要针对影响实验演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电磁振荡”一节介绍了“电磁振荡”演示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做好这个实验,使之达到较好效果,是让学生确信电磁振荡存在的真实性,并形成深刻印象的关键.按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显示振荡电流是通过直流电流计来实现的.为了使学生能清楚地看到电表指针的左右摆动,LC电路的固有周期要尽量大些.不过,通常电感器的自感系数达到L=10H已经足够大,而电容器可通过并联使总电容达到C=10000μF,这样可使震荡周期达到。  相似文献   

10.
对于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不仅要求让学生看清实验现象,结合实验装置讲清现象的来龙去脉,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而且要注意在上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提高电磁振荡演示效果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C振荡电路产生的阻尼电磁振荡,是无线电技术理论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中师(或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演示此现象时,通常使用的是北京教学仪器厂生产的演示仪,用演示电表进行显示,具有结构简单、现象直观、学生易于接受等优点,但是演示效果不明显:一是振荡电流周期太短,衰减过快,演示电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用晶体二极管组装的演示器,利用它可以很好地做电磁振荡演示实验和讲解原理。  相似文献   

13.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无需赘述.一个好的演示实验要求原理清晰,最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然而有些演示实验,如果一味地按照教材去做,要么不易成功,要么效果不甚明显.教师的演示似蜻蜓点水,学生的学习热情备受挫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对教  相似文献   

14.
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方式,但由于课堂距离和上课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有些演示实验在操作中会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通过对部分力学演示实验进行重新实践、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尝试利用随手可取的生活物品进行演示实验,使得改进后的演示实验达到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直观的目的,从而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物理教材的"改变物体热能的方法"中,安排了演示实验"气体被压缩时热能增加".按书中的要求可燃物用"浸过乙醚的棉花",这样的做法在实际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往往点不燃棉花而使演示实验失败.通过模索改后用"硝化纤维",效果很好,"硝化纤维"很容易引燃,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只是要注意到"硝化纤维"燃烧迅速,用量不可太多(只要用小黄豆粒大小的一团即可),否则会使手柄迅速向上弹起,发生意外(但不会伤人).  相似文献   

16.
1实验一 人教版高三化学第三单元第一节[实验3-2],教材上该实验的反应化学方程式里还原产物是NO2.我们认为这个反应方程式值得推敲,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介绍演示比热这个实验,存在美中不足的方面,需进一步改进完善。通过教学实践,最近我们进行了如下尝试:1.课文中指出本实验需用“同样”的两个电热器(热得快)加热,应改为用“同一个”热得快加热,才能使实验结果准确:我们对每个热得快进行了测定,发现同样规格电功率的热得快,其阻值都不一样,如500W的热得快阻值在60一80fi,而300W的热得快阻值在IOO一120fi。故很难选购到阻值完全一样的,为了使热得快放出的热量相同,必须用同一个热得快。2‘用来实验加热的热得快经实验证明应使用电功率较小的好,这是因为电功率小的单…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物理教材的“改变物体热能的方法”中,安排了演示实验“气体被压缩时热能增加”。按书中的要求可燃物用“浸过乙醚的棉花”,这样的做法在实际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往往点不燃棉花而使演示实验失败。通过模索改后用“硝化纤维”,效果很好,“硝化纤维”很容易引燃,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只是要注意到“硝化纤维”燃烧迅速,用量不可太多(只要用小黄豆粒大小的一团即可),否则会  相似文献   

19.
1 实验一 人教版高三化学第三单元第一节[实验3-2],教材上该实验的反应化学方程式里还原产物是NO2。我们认为这个反应方程式值得推敲,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用现有的全反射器做光的折射定律实验,它只有上下两个光源孔,例如在上孔处,随着入射光线方向改变,入射点和法线均在不断改变,每一次实验总要先画一条法线,才得到一个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很不方便.本人对此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实验器材: ①全反射器一套(包括线形灯泡及其他元件); ②直径、高度与线形灯泡基本相符的圆柱形玻璃罩一只; ③一根长19厘米,宽3厘米铁条; ④小磁铁两块. 制作方法: ①取下全反射器铁盒前的玻璃板,在铁盒后片口约1/3深处画一条实线AB.以示水位线.在AB的中间垂直画一条虚线OO′,以示法线.两线的交点为光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