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幅”“副”“服”这三个量词,读音相同或相近:“幅”读“fú”,“副”读“fù”,“服”作为量词时读“fù”。但是它们的适用范围却是不同的。“幅”的本义指布匹等纺织品的宽度,借用作量词,用于布帛、字画等,如“一幅窗帘”“几幅画”等。“副”用于戍双成对的东西,如“一副手套”“两副对联”等;用于配套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幅”、“副”和“服”都可以作量词使用,但它们之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幅”读作“fú”,作量词时常用于形容布帛穴bó雪、尼绒及图画等,如:“一幅金绫穴líng雪装裱穴biǎo雪的纵幅国画”、“一幅绣了字的锦旗”、“用两幅布做一幅床单”等等。“副”和“服”作量词时都念作“fù”。“副”,原指成套的东西,如“一副象棋”、“一副碗筷”等。后来,发展成为专指成双成对的东西,如“一副手套”、“一副对联”等。现在,表述面部表情也多用“副”,如“一副迷人的笑容”、“一副严肃的面孔”等等。“服”则用于中药,中药一剂或煎…  相似文献   

3.
测资报刊,常发现一些报刊文稿中将“幅”、“副”与“付”混用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譬如:“一幅对联”、“一付手铐”、“一副清醒剂”等。其实,“幅”、“副”与“付”三字作为量词时,是有明确分工的:幅,读作,量们同于布帛、呢绒、图画等,如一幅画、五幅布、三幅呢绒等等。副,读作fil,量调,用于成套的东西或用于面部表情,如四副对联、三副手套、全副武装、一副笑脸、一副庄严神态等等。付,读作协,量词,一般用于中药,如一付清醒剂、三件中草药等等。由此观之,“幅”、“副”与“付”三字用法有别,不…  相似文献   

4.
尽管“幅”和“副”读音不同,意义也不一样,但是因为它们都可以用作量词,因而部分同学常常用错。用作量词时,怎样将它们区分开来呢? 这得从“幅”和“副”的本义说起。“幅“和“副”都是形声字,其中表意部分  相似文献   

5.
幅与副     
“幅”与“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会用错的,但在作量词用时容易混淆(xiáo)。如“一幅幅的对联,全洋溢着这样的乐观、诙谐的情趣。”(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狱中联欢》)这句中的“幅”应改为“副”。那么,你知道怎样区分它们的不同呢?“幅”作量词用时都用于相对较宽的、较薄的“布匹、绸缎、呢绒、图画”等东西,如“一幅白布、一幅丝绸、一幅呢子、一幅风景画、一幅世界地图”等。“副”作量词用时,多用于成套或成双配对的东西,如“一副象棋、一副扑克牌、一副现代化军事装备、一副手套、一副乒乓球拍、一副篮球架、一副耳环”等…  相似文献   

6.
正"幅""副""服"及"付""幅""副""服"这三个量词,读音相同或相近:"幅"读fú,"副"读fù,"服"作为量词读fù。但是它们的适用范围却是不同的。"幅"的本义指布匹等纺织品的宽度,借用作量词,用于布帛、字画等,如"一幅窗帘""几幅画"等。"副"用于成双成对的东西,如"一副手套""两副对联"等;用于配套的东西,如"一副麻将""一副骨架"等;用于面部,如"那副模样""那副笑脸"等。"服"只用于中药,如"三服汤药"。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典》:“位……量词,用于人(含敬意):诸位、各位、家里来了几位客人。”可是有不少同学以为“位”与“个”在用法上没有什么区别。常听到有学生说“我是一位小学生……”,有教师说“我是一位小学教师……”。这两句中的“位”都是用错的,应改为“个”或“名”。“位”既然是表示“敬意”的,就不能用来称自己。  相似文献   

8.
“等”和“等等”是人们用错率较高的两个词。它们都经常用在别的词语后面,但是用法和词性都有一些不同。“等”可以担当四种词性:动词、量词、助词和介词。  相似文献   

9.
“二”和“两”作为数词,它们的意思虽然一样,用法上却有区别。什么情况下该用“二”,什么情况下该用“两”呢?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郾表示先后次序时,只能用“二”。例如:第二次。2郾表示数的个位、十位或百位,只能用“二”。例如:二百二十二。3郾在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中,只能用“二”。例如:三点二五、五分之二、百分之二十。4郾读数目字,只能用“二”。例如:一、二、三、四……5郾在量词前面,并且该数是个位数时,只能用“两”。例如:两个人、两本书。6郾在多位数中,千位、万位、亿位的前面,“二”和“两”都可以用。例如:三万二(两)千…  相似文献   

10.
“位”作为称人的量词,用法很明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⑤量词,用于人(含敬意):诸~|各~|家里来了几~客人.《汉语大辞典》第3卷的注释为:⑩量词.(1)用于称人.含敬意.《水浒传》第十九回:“弟有片言,不知众位肯依我么?”《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回:“闻知有位景小姐,是老丈令甥.”又如:诸位;二位.两本词典都注明“位”用于称人时“含敬意”.用“位”,显得庄重、文雅,彬彬有礼.因此,“位”一般用于值得尊敬、恭敬、敬畏的长辈、专家、名人、客人、上级、同辈或晚辈的前头,而对于一般可恶、可鄙、可憎的人,用“个”、“名”、“伙”等量词.但是,在书报杂志上常见把“位”字用在可恶、可鄙、可憎人物的前头,并非含有讽刺  相似文献   

11.
正杜老师:您好!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3课《假如》一课中有"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其中的"一枝神笔",我认为应该是"一支神笔"。《现代汉语词典》在谈"枝"的量词用法时说:(a)用于带枝的花朵。如一枝桃花。(b)用于杆状物。如一枝木枪、两枝铅笔。"支"的量词用法是:(a)用于杆状的东西。如:一支笔/一支蜡烛。(b)用于队伍等。如:一支管弦乐队/三支小分队等。请问杜老师,"一支笔"与"一枝笔"的区别何在?安徽省泗县大路口乡中心学校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作”与“做”的用法问题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就有过不同意见的争论。有人主张区别使用这两个字,可是又有人主张遇到没有把握从用法上区别的时候,宁可写“作”,不写“做”。主张区别使用的,有的说“作”的使用比较严肃,多用在公文中或成语中;而“做”则常用在文学作品中。还有的说“做”只能用做动词;“作”主要是动词,还可以是名词……“作”一般只能做合成词的一个词素,不单用,带“作”的合成词其融合程度极高,中间一般不能插入其他词语。  相似文献   

13.
“两”与“二”“两”字是基数词,几乎可以加在任何量词的前面,如“两年”、“两张”、“两片”、“两丈”、“两封”等,只有一处例外,即在旧的重量单位“两”的前面不可使用,不能说“两两”,而只能说“二两”。“二”字大多也用作基数词。做基数词时,主要的用法有:一是只可以用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量词前,如“二尺”、“二丈”、“二斗”、“二钱”等(这些地方当然也可以用“两”);但不可以用在一般的量词之前,如不能说“二篇”、“二个”、“二句”、“二桶”、“二副”、“二匹”等;一般也不能用于新度量衡单位量词之前,如不能说“二毫升…  相似文献   

14.
说“时、分、秒”等时间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时;分钟;秒钟”等是表示具体时间的时间词,它们在用法上有很大的共性,但通过对它们的用法情况的描述与比较,可以知道:1.“时,点、分、秒”不是“小时、分钟、秒钟”的简称。2.“分钟、秒钟”是量词,“小时”是准量词。  相似文献   

15.
“俩”、“两”和“二”3个字 ,在学生的理解和实际运用中经常容易混淆。其实 ,按这3个字的意思和一般的用法来分析 ,就比较容易区别。“俩”是两个的意思。如 :他们俩 ;咱俩 ,5个苹果我吃了俩。也表示不多、几个的意思。如 :才这么俩人 ,恐怕太少了。“俩”后面不再接“个”字或其他量词 ,不能说你们俩个。“两”有4种意思 ,①表示双方。如 :两口子、两败俱伤、两相情愿。②表示重量单位。如1市斤是10市两 ,10钱是1两。③表示不定的数目 ,和“几”差不多。如 :我跟你说两句 ,过两天再说吧。④数目。一个加一个是两个。“两”字一…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中,“问题”question和problem是最容易混淆的词,尤其是在做完形填空时,四个答案中已排除了另外两个,而只剩下含有这个词的选项的时候,到底选哪一个,确实令人头痛,但如果知道了他们的区别和用法,就不会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经常会遇到“二”与“两”这两个汉字。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但其用法是不同的。那么怎样才能区别这两词的用法呢?  相似文献   

18.
“对、副、双一是三个常用的名量词,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基础量词。在表示数量“二”时的意义相近,外国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混淆三者的用法。本文试图从三个字的本义出发,并举出这三个量词在现代汉语中和名词的搭配情况。然后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其后所接的名词语义进行分析,揭示其差别,找出规律,从而帮助初级汉语学习者正确使用这三个量词。  相似文献   

19.
“二”和“两”,人人会用,但不是人人都能用对。许多文章中存在着“二”、“两”不分或滥用的问题。那么,“二”和“两”的用法应如何区分呢? “两”是基数词。它几乎可以加在任何量词的前面,如“两张”、“两年”、“两斤”等等。只有一处例外,即在旧的重量单位“两”的前面不可以用,不能说“两两”,而只能说“二两”。 “二”大多用作基数词。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一)只可用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量词之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二”与“两”这两个汉字,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但其用法是不同的。在教学当中怎样才能区别这两词的用法呢?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