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演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演讲语言运用的过程是一种美的创造过程。成功的演讲语言必备的一个条件便是得体。只有适度地表达情感,恰当地运用修辞。通过和谐的语音表达出来的语言,才是美的语言,听众在接受演讲内容的过程中,经历了美,感受了美。这种美,我们便可以称之为得体美。下面,笔者试从语音、修辞和情感的把握三方面来谈谈演讲语言的得体美。  相似文献   

2.
1 演讲艺术,是体现思想教育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是运用美学观点和艺术手段,传播信息、铸造灵魂、育德育人的一种最优化的途径。 演讲艺术追求的是真、善、美,演讲艺术荟萃了各种艺术的精华。 演讲艺术的功效,在于主要通过演讲者的口头语言,面向听从,宣传真理。演讲艺术注重思想内容的深度和涉猎范围的广度,依据内部语言,运用有声语言,结合态势语言,借助道具语言,将同一主题的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时代美、人格美、动态美和综合美,同步地直接传送到听众的感觉器官,引导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一个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   ……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就职演说的语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职演说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其语境特征决定了说话人的语言形式,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其演说中恰当地使用了与语境相适的语用策略,成功地实现了预期的交际目的.华彩而得体的文风使其成为美国总统就职演讲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语言艺术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语言一方面是组织、指挥教学的工具,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手段,另一方面是开发智力、感染情绪、影响个性发展的手段。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语言艺术不仅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如何科学、正确、得体地运用语言艺术,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每位教师应该认真探讨的问题。因为古罗马演讲大师西赛罗说过:掌握了语言的艺术,也就掌握了人。要掌握语言的艺术,必须注意运用以下几种语言的运用技巧。一、运用幽默性语言米斯维特洛夫说过:我认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  相似文献   

6.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必须讲究“得体”。而“语言的实际运用”这一内容的复习教学,也必须讲究“得体”。交际语言的“得体”,是指注意语境,注意对象,在什么场合下该讲什么话,在什么对象面前该讲什么话等。“语言的实际运用”复习教学的“得体”,是指体现复习课的特点,在了解该内容在初中六册教材中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理清主次,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做到提纲率领,有的放矢。“语言的实际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这一教学内容,虽到初五册和初六册课本才明确地提出来,但这个知识点却贯穿于初中语文课本的始终。例如…  相似文献   

7.
口语交际课是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为任务的一种听说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具体地说,口语交际能力是在交谈、演讲和论辩等口语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根据特定的交际目的和任务,切合特定的语境,准确、得体、恰当、生动地运用连贯和标准的有声语言,  相似文献   

8.
模糊语言是语言学现象中独具魅力的表达方式,成功的翻译能传达出原作模糊语言运用的含蓄美、得体美、形象美、意境美和朦胧美。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有模糊方法、模糊加注释和直白翻译等。  相似文献   

9.
论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教学中同时进行文化教学,对于学生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文化教学是为了夯实语言基础、提高交际能力服务的。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更得体地运用语言而采取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演讲技能的得体把握是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针对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一些不当的技能表现,介绍几种训练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演讲者演讲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语言表达方面的目标:"认识并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各种方式写作.""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演讲能力和论辩能力."这里的"表达规范"指运用规范的语言通过书面和口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或情感.它不仅要求说准确、说连贯,而且还要说得流利,说得有感情,做到语言流畅,内容丰富,富有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2.
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运用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语言交际中,必须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做到简练明晰,和谐合理,恰到好处.本文结合典型例题,较为详尽地分析归纳了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的过程。通过外语和母语之间日常交际用语的对比,有助于了解对象国语言发展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利于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更是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概括了数字语言在演讲中的应用、作用,分析了数字语言的运用方法及语用效果,恰当地使用数字语言会使演讲生动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际语言得体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言运用恰当得体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体现。得体性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对目的语社会文化的了解、宽容和适应程度。直接作用于跨文化交际得体性的主要因素涉及目的语的价值体系、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交际语体等。语言使用者只有提高上述因素的综合素质,才能恰当得体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流有两种方式: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使用语言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流工具,但我们却忽视了非言语交际。事实上,非言语交际是交流中的重要工具。非语言因素主要包括语音,语调,面部表情,手势和眼神。这些因素决定语言是否得体,是否被对方接受。如果这些非语言因素运用不当会引起冲突从而使跨文化交流产生困难。本研究对大学二年级学生在演讲中的非言语因素进行比较性分析。然后请中美教师对其非语言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分析结果的对比来说明非语言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进而指出使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得体的身势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语音、语义和语法相结合的记号体系,言语是语言的具体运用。语言的美与丑是指语言材料运用于具体情境中是否得体。评价语言的美丑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而言语美丑的评价,却要因人因时因地、视交际场合、交际对象和交际话题而异,丑的语言运用在特定的情境下是美的言语,美的语言运用不得当而成为丑的言语,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8.
中西交际语差异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的过程。掌握对象国文化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交际能力,也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拟通过对中西方日常交际用语差异的分析,提出相应的交际策略,对跨文化交际质量的提高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三 得体 什么是”得体”?——制约语言运用的五个主要因素——“语体”的分类——中学生“得体”教育的主要目标 1.什么是“得体”? 语言运用得好不好,恰当不恰当,是对语言环境而言的;离开了特定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很难判断使用语言的优劣得失。有一本谈修辞的书曾举出两个语例进行比较: 例①a鸭绿江中的流水,长流不尽;长白山上的松树,万古长青,这是中朝友谊的象征。(郭沫若《志愿军赞歌·序幕诗》) b.中朝人民永远是好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演讲必定能体现演讲的节奏美,演讲的节奏是演讲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但对演讲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节奏中的章法和语言层次的探讨对演讲教学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引导学生把握英语语言的节奏美,提升他们的的审美层次,能使他们更好地领会英语演讲的实质和掌握英语演讲的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