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出版也要“造大船”南方俗话说“船小好调头”,这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充满哲理,但也反映出农业社会的小生产意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感到船小虽然好调头,但经不起风浪,于是创造了新的俗语:“船大好抗浪”。这是社会发展与进步在人们意识上的反映。党的十一届...  相似文献   

2.
开发音像资源 服务社会市场卢云有65年历史的新华社,长期以来,一直依靠一文字报道”和“摄影报道”这两“翼”在海内外发挥着它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巨大的作用,是“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和“消息总汇”。新华人以此为自豪,同时又感到深深的遗憾:每当中央电视台新...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这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必将会带来思想上的大解放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也会迈出更大的步伐。其实,早在1979年11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  相似文献   

4.
今年1—5月份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38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6%,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疲软之后,这样的回升势头是可喜的。7月4日《市场报》评论员文章《冷静看“13.6%”》却说:“认真分析一下这个回升的幅度,就会感到,  相似文献   

5.
若从传统孝道内涵来反思近来发生在两代人之间的许多社会问题,确实会让人感到“时代不一样了”,但问题是:在标榜“个人自主”与“无子女浪潮”时,传宗接代、抑己顺亲、养儿防老、承欢膝下等孝行已被视为过时,学界研究两代问题,也都着重“代沟关系”,少谈“孝道”了。  相似文献   

6.
有论者称,当前中国社会正由“传统计划型”转变为“现代市场型”的社会。全面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成为党和政府最根本和首要的任务。社会的变化转型肯定要在图书出版上有所反映,当前社会的“热点”肯定要影响甚或左右图书出版的某些趋势或部分走向。市场经济大潮与图书出版的回应市场经济是全球适用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经济运行模式,也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找到的最科学、最合理、最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必然带来经济、管理、财会、金融、贸易、法律图书的热销或走俏,必然带来工业、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类图…  相似文献   

7.
孙焕英 《声屏世界》2008,(11):69-69
看到这个题目,有读者会觉得可笑:有计划经济之说,哪里来的“计划艺术”之谓?其实,有计划经济,必然就有“计划艺术”、“计划政治”等等。因为,经济是基础,政治、艺术是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艺术等等上层建筑。“计划政治”,是和民主政治相对而言的;“计划艺术”,是和市场艺术相对而言的。当今,中国社会在淘汰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8.
正确看待“逆市场”现象高边仲所谓“逆市场”现象,就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原则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在培育市场体系、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过程中,新闻宣传应该避免对“逆市场”现象的渲染,而应着力于对“逆市场”现象进行正确的引导,鼓舞人们立足于现实,着眼于...  相似文献   

9.
电视媒介的快速发展,令所有电视人在享受愉悦的同时也感到了困惑。这些困惑来自于信息洪流的冲击,来自于频道同质化的窘境,来自于电视观众的收视自由。当电视人体会到观众对电视节目生杀予夺的无上权力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观众会选择什么样的频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图书馆市场经营论”观点进行了剖析与否定,阐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性质没有变。  相似文献   

11.
竞争场上无父子。其实竞争虽然残酷,但有胆识者能够在竞争场上和对手“心有灵犀一点通”,从而达到双赢。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现在有不少公司需要重组,许多员工将会被裁减下岗。不少人面对这种现状,总感到竞争社会未免太残酷了。 你应该为这种“残酷”叫好——只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深化发展 ,进入21世纪的新闻报道与其他商品一样 ,也同样进入到“买方”市场 ,社会的进步 ,生活水平的提高 ,读者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因此 ,许多时候不是你想写什么读者就看什么 ,很大程度上是读者需要什么 ,报纸就要提供什么 ,否则读者不会买你的“单”。虽然我们处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但是随着新闻媒体的增多 ,市场竞争的加剧 ,现在一个记者不仅不能“包打天下” ,而且普遍感到新闻越来越难做了 ,尤其是党委机关报记者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曾享有的一些特殊关照正在不断削弱和淡化 ,报纸如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新闻的困惑与慌乱时统宇本文对闹哄哄的中国社会新闻传播的现状,充满厂难以抑制的悲哀与忧愁。本文认为中国当前社会新闻的困惑与慌乱,是整个中间新闻界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显现出的困惑与慌乱的缩影。尽管“社会广角”、‘”社会1司刊”、‘4;会特写”等等...  相似文献   

14.
发生在自由亚洲电台的“康尼夫事件”和“龚小夏事件”为我们研究西方媒介控制提供了一个窗口。本文就此研究揭示出社会政治法律、经济,以及内化了的宏观控制的传播个体职业精神,还有受众需求市场对媒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与期刊经营林惠俗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到市场,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然会带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嬗变。期刊经营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族,也别无选择地要与市场经济接轨。于是,对于期刊界来说,当前...  相似文献   

16.
档案中介机构的定位和发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玲  郑金月 《中国档案》2004,(10):21-22
定位之一:档案中介机构的产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一种改革和完善。建设“有限政府”,实现对市场的间接管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之一。那种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手包办”档案事务的体制和做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档案中介机构的产生,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之间  相似文献   

17.
社会系统中人的任何活动,其自由往往需要受到某种社会限制。从法律规范上讲,孟德斯鸠把自由理解为:自由就是去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的权利①。也可以说,我们所理解的自由是以一定的法律秩序为前提,脱离了一定的法律约束,空谈自由也是没有意义的。   在马克思早期新闻活动中有许多论述都是围绕新闻出版自由展开的。他认为自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而新闻出版自由是“人类精神的特权”②,而所谓出版法就是出版自由在法律上的认可。   “马克思的出版自由思想,来源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派思想家的出版自由的进步思想”。③ 1644…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与图书馆精神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图书馆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但是,从何种角度去理解这种“挂钩”关系,在大搞市场经济建设时期,图书馆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它的功能将朝着什么样的方向拓展?可谓仁智各异,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一探讨。1市场经济与图书馆行为图书馆与市场经济,二者在十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传媒产业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出现的新概念。在经济学领域,“产业”是指某行业开展的经济活动。至于“产业化”,对于不同的经济组织有不同的内涵。所谓传媒产业特性,从宏观角度来看,是“市场化”,即传媒参与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从微观上看,就是传媒单位的“企业化”,即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我国报业的空前繁荣。新生的都市生活类综合性报纸,犹如一匹匹异军突起的“黑马”,使业已成熟和稳定的报纸市场产生了巨大震动,同时也给报业市场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任何一张新办报纸,在参与市场竞争时都会遇到营销策略的选择,这是决定报纸兴盛与否的重要因素。正确的营销策略,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报纸很快打开局面,抢占市场,赢得竞争先机。反之,不知“路在何方,甚至会把“财富”变成“包袱”。报纸要适应市场变化,归根到底是要把握读者跳动的“脉搏”,这个“脉搏”就是读者的需求和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