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运用“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审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体育教育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基本思想进行探讨,指出“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是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试论"体育与健康"教育专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新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实施,中、小学迫切需要大量的专业“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师资,而我国很少有培养这类师资的相应专业,为此,提出构建“体育与健康”教育专业,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处理好体育与健康教育两类课程“复”与“合”的关系,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和设置,建立以增强体育,增进健康实效为中心的成绩考试制度等设想。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千校一面”、重竞技、轻健身的现象,提出对现行体育课进行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革旧的体育教学模式,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认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体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给学校体育工作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促使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大肚改革,不断创新。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体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健康和“健康第一”思想的涵义,指出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高校体育教育应从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革教材体系、紧密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和改革考核制度等方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谈现代学校体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加快了体育改革的步伐 ,学校体育正朝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方向转变 ,以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然而,随着中小学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把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结合起来,成为一门综合的学科,在我国是属于首创,对我国体育工作者来说是老经验遇到新问题,因此,如何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课题.本文的目的是试图通过调查分析几个问题:其一,“体育与健康”和中小学体育改革;其二、终身体育与中小学体育改革.  相似文献   

8.
依据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健康第一”思想的理解、中学体育健康基本理念和高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提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应转变观念、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健康的心理,以适应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全民健身出现的"中间冷"、"两头热"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胜 《教育与职业》2004,(15):86-87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九年来,作者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发现中国大众体育出现了“中间冷”,“两头热”喜忧参半的现象。并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体育行政部门把“办体育”向“管体育”方向转变,走出健康误区,努力增加各年龄段“体育人口”,加强健康教育,在《体育法》的呵护下,使全民健身活动在各个年龄段同步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论述了只有通过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学为主体”,才能最终实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1.
前言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使用,将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教师备课时要抛弃已不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思维方式,拓展新的思路,积极探索新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内涵,要做到心中有“纲”有“目”。  相似文献   

12.
黄超 《教育与职业》2006,(32):93-94
“终身体育”思想对高校体育领域的改革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高校是“终身体育”培养的重要阶段。本文就如何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教育,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WTO有关“教育服务”的条款规定,加入WTO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市场的人才培养带来了影响和冲击,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力推进课程设王和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加快教育管理体制建设与创新,努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力争在新形势下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健康教育薄弱的实际情况,提出学校体育教学要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使教学目标由过去的“增强体质”向“增进健康”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方面转移。对学校体育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探讨,旨在为学校体育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就"健康第一"论学校体育本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人们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认识,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的把握方面,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思路上,以及如何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存在困惑,本文就此些问题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乃至整个学校教育中,必须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通过教学实践,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进行再认识,有助于正确理解“健康第一”的内涵,使教师更加注重体育教学的知识性、技能性、娱乐性和竞技性,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终身体育思想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年内国家教育部将出台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它将取代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即将出台的课程计划中,将原有的体育课程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亦即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将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康教育寓于体育教育将是广大体育教学工作所面临的重大改革。“如何让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无形而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如何让学生接受”、“如何对教学进行评价”等一系列问题是摆在大家面前的又一课题。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与最后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如何跟上社会发展、改革的步伐,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融为一体,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适能”这一旨在培养青少年理解终身体育活动的价值、意义,并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的健身教育,随着我国体育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已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领域。健康与运动性的“体适能”活动己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体适能”教育能增进大学生与社会的交流,能促进大学生对终身体育的重新认识,对高校体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在三维“健康”现下,通过科学的体育教育,实现学校体育的健康促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由此,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体育教学和健康第一的辩证认识,探讨体育与健康第一的关系,从转变教育观念,更改教材内容出发,突出健康第一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等方面来阐述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贯彻和落实,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