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文·女部》声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女部》声训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被释词(字)和解释词(字)是同源词(字);在释义里面包含着语源性义素或·在里面包含着同源词;被释字和解释字虽非同源,但在读音和意义上都有相似点;被释字和解释字实际上是异体宇。声训因其主观任意性历来遭到学者的批判,但《说文》中的声训却有很高的研究和使用价值,因为它多数以同源词(字)为训,或者训释中含有语源性的成分,因而可信度较高,而《说文》的声训对后世的“右文说”、“声义同源”说、“声近义通”说的创立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主导教法:说读法课型结构:板块式第一个教学板块:预备动作(7分钟)1.简洁导入。2.请学生说说自己眼里的夏天是什么样子。3.用说读的方式进行学习。所谓说读,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学习的过程主要由学生来完成。4.学生朗读课文。5.注意5个字的读音(迸、粘、稔、厮、蓦),注意5个词的认读(兀自、发酵、裹挟、死不瞑目、逡巡)。6.“点读”这些字词。第二个教学板块:朗读,学生说“理解”的话(16分钟)1.自由朗读全文,要求大声地读,边读边想课文中写的是什么内容。2.自由读课文中写“热”的地方,想一想课…  相似文献   

3.
《易传》作为《易经》的传注,大致包含两种内容:义理的阐发,文字的训释。作为先秦重要训诂文献之一,《易传》中有一些文字训诂所采用是形训的方法。这里所训之“形”可分三类:象形之形,会意之形,形声之形。形,所以表意也。所谓“会意之形”,是说会意字字素跟字义的关系是与形声字形符与字义的关系相当的,既然形声字的“形符”又叫“意符”,那么会意字的“会意”也就是“会形”。下面对《易传》的形训作一些粗略的分析。一、象形字的形训这是据象形字的字形训释该字的字义。“屯”是个象形字。《易传》训诂:“屯者,物之始生也”(《序卦传》);“屯,则柔始交而难生”(《彖传》。“屯”象草木出土.“始生”而又“难生”。就“始生”言,“屯”字与“生”字字形很接近。故《说文》云:“生……象草木生出土上”;“屯……象草木之初生。”就“难生”言,“屯”字与“生”字有一个本质区别;“生”表示已经出土,且很顺利,故其茎直;“屯”表示尚未出土,且很艰难,故其茎  相似文献   

4.
凡课文下面注释中带注音及释义的字词,一般是课文的难点字词。对这类字词可以一课一小结,也可以一单元一小结。小结字词可采用“字 音 义”的形式。小结的第二个内容是注释中的成语解释。成语是语文知识积累中的重要部分,不能忽视。在小结成语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注意成语的释义,还要重视成语中每个字的字形结构,不能写错别字。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对2000余学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后发现:如何处理多音字是测试时经常遇到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多音字,也称异读字,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汉字。如“长”有cháng和止zhǎng两个读音,一般来讲,测试单音节字词时,“长”读cháng或zhǎng都应算对;在双音节字词和朗读篇目中,则只能选用正确的一个读音,如“长远、长久、长寿”等词中必须读cháng,“长辈、首长、尊长”等词中必须读zhǎng,否则算错。  相似文献   

6.
合体象形论     
一般人都认为只有独体象形字,没有合体象形字,而笔者认为象形字可分为独体和合体两类。因此,本文就试图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象形字为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独体字和合体字 1989年版的《辞海》说:“汉字的结构可分为独体和合体。独体是囫囵一个字,分析不开的,大都是象形和指事的字,如‘文’、‘中’等。”“合体是由两个或更多的独体合成一个字的,就是会意和形声的字,如‘解’由‘刀、牛、角’合成,‘秧’由‘禾’和‘央’合成。”《辞海》的这个定义可以被理解为:“体”是虽可单用却不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单用的偏旁的汉字构件;而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区分标准则是看一个字能否被没有剩余地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单用的构件,能够没有剩余地被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单用的偏旁的是合体字,否则就是独体字。 我们感到,《辞海》的这个标准值得商议。比如金文“黑”从“炎”上出“囱”(“囱”为古“窗”  相似文献   

7.
<正>形声字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也就是由表示意义的意符(也叫形旁)和表示声音的声符(也叫声旁)组合而成。如“抬”字,左边的“扌”是意符,也就是说这个字的意思与它相关联;右边的“台”是声符,也就是说这个字的读音与它相同或相近。形声字是最高产的造字形式,汉字中80%以上的字都是形声字。  相似文献   

8.
卢传会 《现代语文》2002,(10):39-39
《现代语》2002年第5期刊载了云南大学新闻中心编辑冯皓的一篇关于冀鲁豫一带农村方言中男子讨老婆有“‘xin’媳妇”的说法的章。与此类似的是,苏北与鲁南交界的一带,有“寻‘xin’人”(姑且用“寻”字)的说法,即妇女死了丈夫,去另找一个男人,一起过生活。但是,这里的“寻人”两个字的读音都接近于普通话中的阴平。而冯皓中“寻”的读音是阳平,可能是按普通话的读音来加的。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老先生说,“自学的本领是用之不竭的能。”在字词教学中,我力求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触类旁通。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用造字法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辨认错别字。 如用象形字及它的形体转化来教字。“水”在甲骨文中写成“(?)”,后来转为“氵”、“水”、“(丷一八)”的偏旁部首,分别造出“流”、“桨”、“益”的字。“(?)”是“心”的象形字,又分别成为“忄”、“(小丶)”、“心”的偏旁部首,而造出“怀”、“恭”、“思”等的字。让学生了解字形的转化、偏旁的来源,便于他们了解字义。 另外,用形声字的构成方法,让学生自己辨别错字。如“虎视眈眈”一词,“视”是用眼睛看  相似文献   

10.
《吴荪甫的失败》(高中语文补充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吴荪甫蹶然跃起大声说。”课本注:“犤蹶然犦急剧的样子。”此注有两点值得提出来讨论。首先,应有的注音疏漏了。“蹶”字未注明读音,人们很容易想当然地读作“一蹶不振”的“蹶jué”。即使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也只能看到另一个读音“juě”,专用于“尥蹶子”(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其实此处的“蹶”应读作“guì”(参见《辞源》、《辞海》),教材当注而未注。今后重印时应补上。其次,释义欠准确,过于宽泛。《辞海》“蹶”(二)guì”的第二义项为…  相似文献   

11.
《少年闰土》教学的几个□安徽陈文生注意点《少年闰土》是一篇重点课文。由于它是鲁迅先生20年代的作品,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有些句子难懂,就连一些字词也不容易理解。下面我想谈谈这一课字词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一、字的读音。文中“向一匹猹尽力地...  相似文献   

12.
袁海英 《文教资料》2007,(36):111-112
本文以"军"字古义为引,指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字词释义时的方法:训诂,包括形训、声训、义训。  相似文献   

13.
当今介绍训诂学的一些著作,在解释“训诂”这一名称的由来和意义时,往往把它和《毛诗故训传》书名中的“故训”二字完全等同起来,因为“故”与“诂”古字通用,汉人著述中“训诂”一语多作“训故”,而《毛诗故训传》书名的“故训传”三字又或作“诂训传”,于是便把“训诂”或“训故”看成是“故训”或“诂训”的同义倒文,认为二者是一回事;又因为《尔雅》篇名有《释诂》、《释训》,孔颖达曾解释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然则‘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于是又认为,“训”与“诂”(或  相似文献   

14.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蔡永责说,目前,中小学生汉字学习侧重于学习生字的写法、读音和释义,这导致学生对汉字缺乏形象的认识,容易混淆形似字。他举例说,不少学生容易将“恭”字下半部分的三点写成四点。其实如果学生稍微了解一下“恭”字的衍生历程,这个难点就比较容易克服。  相似文献   

15.
【考点概说】“拼音汉字”题的考点主要有: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判断读音的正误、判断词语、短语、句子中汉字书写的正误;改正错别字;辨别异字(包括形近字)同音现象;会查字典。  相似文献   

16.
大海 《小学生导读》2022,(Z2):24-25
<正>“虎”字的甲骨文像一只虎侧面的形状,虎的特征圆头、大口、利齿、巨掌以及美丽的花纹都描绘得十分细致,活现了虎凶猛无比的样子。甲骨文的象形字接近原始的绘画,由此可以看出,“虎”字是象形字。“虎”字的读音是根据老虎发出的吼声而拟定的。  相似文献   

17.
朱秀玲 《新教师》2023,(9):84-85
<正>字词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低年级语文教师都特别重视字词教学,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部分教师就认为要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字词,课堂上应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长此以往,会导致对字词教学的忽略,学生渐渐不能写好字,字词的积累与拓展也会有所弱化。  相似文献   

18.
“啊”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屡见不鲜,它分别在句前,句中、句末出现。作者根据文章的表达需要,用不同句型的“啊”字句表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啊”字随着句型,语气的不同,读音也不同。以前,很多学生对这些句子里的“啊”字一概读作叹词的“啊”(a),读得咬口,听得也很别扭。因此,语文教学中加强“啊”字句的朗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很有好处的。我的作法是: 一、辨析读音引导学生辨析“啊”字的读音,要注意三点:①根据“啊”在句子里的位置确定词性。“啊”在句前独用(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作叹词。“啊”用在句中、句末作语气助词,永不独立。②确定句前的“啊”的读音,让学生懂得“啊”(a)读出不同的语  相似文献   

19.
(卷面分2分)开卷部分(20分)一、查字典 ,完成作业。(13分)1 下面词语都有“看”的意思 ,但又有差异。请你借助字典比较分析 ,将左右两组中意思相近的词用线连起来。(6分)窥视鸟瞰睥睨注目目侧目瞩目远眺骋目怒视俯视觑探2 选一个合适的“z劋o”字填在括号里。(3分)这里的()音太大了。北方的冬天气候干()。刘大民是个性情暴()的人。3 查字典完成下列填空。(4分)“阡陌桑田”中“阡陌”的读音是(),意思是()。“窈窕淑女”中的“窈窕”的读音是(),意思是()。二、借助字典 ,自学古诗 ,先解释带点的字 …  相似文献   

20.
在教苏轼《赤壁赋》(前)时,“曾”字的读音引发了学生的争议,即“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中“曾”字的读音,有学生认为应读zeng,有学生认为应读ceng。我们知道,“曾”在该句中是副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