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有个孩子问我:"您的母亲怎么那么厉害!是不是那时候高小毕业生都是如此。"不是所有的高小毕业生都像我的母亲,我母亲应是其中的佼佼者。我猜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我的外祖父是当时我县唯一的大学生,母亲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二是母亲之后,外祖父连得三个男孩,他把培养儿子成才的任务几乎全放在我母亲身上;三是生我  相似文献   

2.
水仙     
《红领巾》2008,(10)
纳(nd)西塞(561)斯(百)是希腊(XT ld)神话里的美少年。他的父亲是河神,母亲是仙女。他出生后,母亲预知(y自zhT)了他的命运(ming yon):纳西塞斯长大后,会是天下第一美男子;然而,他会因为迷恋(mi 11己n)自己的容貌(r6ng mdo)而死(sT)去。为了逃避(td。匕i)这种命运,母亲让儿  相似文献   

3.
他是美国洛杉矶贫民窟长相最难看的孩子。除了他的母亲,周围的人看到他都感到恐惧。可他却立志要当一名演员。年少的他跟大家说起自己想当一名演员时,没有一个人不讥笑他。但尽管他长相丑陋,母亲是爱他的。母亲总用善良的谎言安慰他:"孩子,你一定会成为出色的演员,因为你有表演的天才!"  相似文献   

4.
人们说中国先贤最喜欢"照镜子",勇于自我反省。相传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蘧伯玉,孔子在卫国时曾住在他家。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对一生的思想行为作了深刻的反省。也有人日日反省的,《论语》第一章中就讲到:"曾子曰:‘吾目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反省了自己的待人接物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人们都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就是母亲。"因为母亲对自己的儿女无私奉献,从来不求回报。可是许多人都身在福中不知福,母亲对他再好他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母亲离开了他,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宝物     
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已患了老年痴呆症。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问她说什么,她摇摇头说:"什么也没说。"他妻子说:"这太瘆人了。"尤其有一夜,他妻子去洗手间,走出来看到客厅中坐着一个黑影,吓得她一声尖叫。他也醒了,跑出来打开灯,只见母亲正端坐在客厅中一言不发。他问:"妈,你怎么坐在这儿啊?"母亲站起来,摇摇头,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到客厅的。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爱护,许多细微曲折处是说不完、也无法全捕捉到的.也就是有这些细微曲折才形成一个家.这个家处处都是活的,每一寸墙壁,每一寸窗帘都是活的.小学时曾以"我的家庭"为题作文.我写出这样的警句:"一个家,没有母亲是不行的.母亲是春天.是太阳.至于有没有父亲,不很重要."作业在开家长会时展览,父亲去看了.回来向母亲描述,对自己的地位似并不在意,以后也并不努力增加自己的重要性,只顾沉浸在他的哲学世界中.  相似文献   

8.
有这么一个故事:美国总统杜鲁门当选后不久,有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相信每个孩子都喜欢这样一位母亲。中国传统母亲总喜欢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是第一的,不成龙则成凤。我不是最好,也不是第一,在学校里总是平平凡凡的那么不起眼,所以自豪这一类词语似乎离我的母亲总很远。妈妈说得最多的是“你看人家xxx.这次考试又第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给人印象很深。小孩子的妈妈为他的母亲洗脚,母亲慈爱地说:“忙了一天啦,歇会儿吧!”“不累。”这个情节被小孩看在眼里,他转身跑出去,为他的妈妈端来一盆水,喊着:“妈妈,洗脚!”画外音:“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广告词说穿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心切到什么程度,大家都有体会和见闻。怎样才能使父母如愿以偿呢?有一位杂文作家汪重友写过《望子成龙与自己成龙》一文,其中一些观点,不乏真知灼见。他说,在孩子的眼里,有三种父母不值得尊敬:第一种是“无知父母”,自己不…  相似文献   

10.
门庭若市     
此语出自《战国策·齐策》。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大臣叫邹忌,人长得很英俊。一天,他问妻子":我和徐公比,谁长得好看?"(徐公是当时齐国出了名的美男子。)他妻子说:"你好看,徐公比不上你。"他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说":你是世界上最英  相似文献   

11.
张晓林 《下一代》2014,(5):21-22
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说:"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智能强项,而每一种智能强项的充分培育和发展都能导向成功。"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天赋,或者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而决定他能否成为真正天才的条件是他所受的教育方式是欣赏鼓励,还是批判指责。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写什么?她  相似文献   

12.
他从小就好强,什么事都要争做最好,可却受能力制约着。一次,市里有一个重要的演出在各个小学物色人选,他第一个报了名,可第一轮选拔他就被淘汰了。他深受打击后病倒了,一遍又一遍地问母亲,自己是不是最笨的孩子。母亲决定好好劝导他。  相似文献   

13.
点亮一盏灯     
父亲长得很帅,到现在还是我们公认的美男子。母亲像所有的中年妇女一样,有着微丰的身材和干练的动作,所不同的是,母亲有双大眼睛,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父亲、母亲年轻的故事也许很浪漫,也许很曲折,也许很甜蜜。但是,这些我都无从知晓。他们给我的只有一份淡泊的宁静与温馨。  相似文献   

14.
片段一:板书课题,变"慈母情深"为"用心读写慈母情" 师:(板书"慈母情")把这三个字认认真真地读一遍.(生读)当暴风雨来临时,母亲冒着大雨来学校接你回家,这叫—— 生:慈母情. 师:当你生病时,母亲一直在你身边陪伴,还讲故事给你听,这叫—— 生:慈母情. 师:著名作家梁晓声小的时候一直想买一本书,这本书是—— 生:《青年近卫军》. 师:对,他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向母亲要了多少钱? 生:一元五角. 师:看到母亲工作的情景,他跑到水果店买了一听水果罐头.然而,被母亲—— 生:数落了. 师:最后,母亲又给他凑足了一元五角,他才去买了第一本—— 生:《青年近卫军》. 师:同学们,那时他母亲的工资每个月才二十七元,还要养活他们五兄妹. 生:那时作者家里很穷,全靠母亲一个人的工资养家. 师:对,你看,"慈母情"三个字中,"慈"与"情"两个汉字的偏旁都与什么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一次作文课上,十多岁的郭刚写下了自己的理想——做一名理发师。老师提醒他,"要有点志气",同学们笑话他,"郭师傅!没出息的郭师傅!"他哭着问母亲:"我是不是比别人傻?"母亲笑着告诉他:"我的儿子是最聪明的。""那……理发师是不是没出息呢?"母亲想了想,肯定地说:"理发也会有出息。""可是,他们为什么笑话我?"母亲拉着儿子,让他看芝麻中那一粒饱满出众的米,"好儿子,你和他们是不一样的——就像这一粒  相似文献   

16.
<正>曾有个母亲带着她9岁的儿子去见爱因斯坦,向他讨教如何让她的儿子在数学方面更上一层楼。爱因斯坦说:"给他讲故事吧。"这位母亲不明白,依然缠着爱因斯坦讨教。爱因斯坦说:"如果你想让孩子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你想让他拥有智慧,就给他讲更多的故事。"十六七岁的高中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几乎都不喜欢老师讲  相似文献   

17.
<正>"妈妈,妈妈,我得了个奖!"这话你一定说过吧!短文中都有谁说过这话呢?他们的体会是"妈妈是一种最美的称呼",你体会到了吗?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过,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非作家库切在颁奖晚宴上的简短致辞中,自始至终所谈论的,都是自己的母亲。"我的母亲要是活着的话,该是九十九岁半了,"他说,"……不管怎么说,我们在通往诺贝尔奖的途中所做的一切努力,若不是为了母亲,又是为了谁呢?"他想象着,如果他把获奖的消息告诉母亲:"妈妈,妈妈,我得了个奖!"母亲一定会这样说:"哦,太棒了!亲爱的,现在你该把胡萝卜吃完,不然它们就凉了。"  相似文献   

18.
三豕涉河     
语出《吕氏春秋·察传》:"晋师三豕涉河。"故事链接: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擅长文学。孔子死后,子夏定居魏国讲学。魏文侯尊他为师。一年,子夏到晋国去,路过卫国。在卫国,子夏见一位学者正阅读史书。学者听说子夏来了,知道他是孔子的高足,  相似文献   

19.
谁都有自己的母亲。对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母亲是最亲最亲的人。母亲孕育了子女,用自己鲜红鲜红的血,用自己体内储藏的热力和养料;母亲培育了子女,用自己热切的期盼。用自己谆谆的教诲,用自己生命的全部。母恩如山。用“母亲”这两个字眼来指代伟大、无私、奉献,是再妥帖不过的了。作为一个公民,他也有自己的“母亲”,这个“母亲”就是他的祖国。祖国母亲是孕育公民体魄的沃土。树高千文,叶落归根,祖国是每一个公民的“根”。祖国母亲是培育公民人格的温床。一个成熟的公民,他也许会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但是,改不掉的是乡音,忘不了的是故土,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一笑一颦、一喜一怒,都有着祖国留给你的、永远也褪不掉的印记。祖国是每个公民的“魂”。德国的大诗人海涅说:“谁不爱自己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这就为我们划出了一道“人”与“非人”的界线。胡锦涛总书记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列于“八荣八耻”的首位,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有时我们赚点小钱,但更经常的是毫无进账。有时父亲有工作——那是最快乐的日子。但我更清晰记得的是他多次失业的日子,我们没有钱,还得躲避"收数人"。如果母亲看到理事会负责征税的人,我们便会躲到大街的树后面去。当我们怎样都无法避开他的时候,母亲会对他说:"我会一周给你一英镑的。"他咕哝着同意后说:"那试一试吧。"不过,我们都晓得,这每周的一英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