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文化》2008,(9):40-42
俄罗斯东正教古典圣像画是宗教艺术的一枝奇葩,在俄罗斯绘画史上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同时,圣像作为对神圣事物或对象的一种形象表达,又是“东正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东正教传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东正教区别于天主教和新教的重要标志之一”。俄罗斯东正教圣像画与拜占庭圣像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源于拜占庭圣像画,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民族特点。在俄罗斯,圣像在广大信徒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用于装饰教堂,还被人们挂在家中和一些公共场所,携带在身边,以便随时祈祷。在家中,  相似文献   

2.
正普京不仅是一位虔诚的东正教教徒,而且把东正教的地位提升到了新时期俄罗斯的历史新高点。普京时期,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地位得以稳固和加强。无论是从东正教教区还是从教学机构的数量都可以看出这一重要事实:1988年俄罗斯东正教会的教区有近7000个,到1997年底近18000个,而到了2006年底有27000余个。普京用高调、外显的方式处理与东正教  相似文献   

3.
正1961年,波黑作家伊沃·安德里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故乡萨拉热窝,他曾生动地写道:"在萨拉热窝,如果你躺在床上,通宵不寐,那么你便可以学会辨认萨拉热窝之夜的种种声音。天主教大教堂的钟,以丰富坚实的声音敲着午夜两点。悠长的一分钟过去了。然后你会听到,稍稍微弱些,但带着颤音的东正教教堂的钟,也是敲着午夜两点。接着,稍稍刺耳,而且比较遥远些的  相似文献   

4.
正基督教与印度有着悠久而古老的联系,这种联系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1世纪。印度基督教传统认为,公元52年,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多马在南印度的喀拉拉邦登陆,并在那里建立了七个教堂,基督教因此传入印度。此后历经叙利亚东正教、葡萄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三个十分显著的时期,发展至今。三个时期印度因受不同特征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产生过不同的基督教艺术形式。基督教初传印度时,正值印度佛教鼎盛期,印度艺术与佛教的关系太过紧密,基督教艺术发展甚微。因此,印度早期的基督教艺术作品,只有极少量得以流传下来。最早也是最能代表印度基督教艺术符号的是所谓的"圣  相似文献   

5.
~~拥有美妙管风琴文化的拉托维亚更有着迷人的绮丽风光。拉托维亚濒临波罗地海东岸,北接爱沙尼亚,南临立陶宛,全境由低地平原及蜿蜒山丘组成。境内有3000多个湖泊,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50条。最大的湖泊Lubans湖82平方公里;最深的湖泊Dridzis湖深达65.1米。拉托维亚气候属温和的海洋气候,风景优美,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国土面积被森林覆盖,有许多人迹罕至的独特自然景观和多种动、植物资源。拉托维亚人的主要宗教信仰为基督教路德教派、罗马天主教、俄国东正教。自16世纪宗教改革以来,拉脱维亚教堂以路德教派为主。拉脱维亚约三…  相似文献   

6.
耶路撒冷给我最深的印象,除了教堂就是博物馆和纪念馆。这里是耶稣的故乡,自然有庞大的教堂群落,都是用巨大的石块垒砌而成,外观苍市「而恢宏。走进教堂仰视高大的大理石圆柱,它仿佛支撑着天穹,特别是那座最大的犹太教教堂,因为有掩埋耶稣尸体的石洞和为耶稣洗尸的大石板,在静滥之中更渲染了几分神秘感。几乎所有的教堂里都有精美的大理石浮雕,在特定的氛围之中,我深深感觉到,当宗教以一种哲学的冷峻同艺术独有的输力相融合的时候,确能震撼人的灵魂。同教堂一样,以色列入非常重视以其艺术匠心和情感投入来建造博物馆和纪念馆,…  相似文献   

7.
关于威廉·莎士比亚“被迫”结婚的记录,可能就埋藏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附近一个废弃的教堂下面。这是阿瑟·马洛在用雷达和光纤摄影术探测地下后透露出来的。这位研究人员说:“要是能找到他结婚的地点,也许还可以有一些意外的发现。”69岁的马洛正就发掘全圣教堂下的墓穴一事征求“废弃教堂基金会”的同意。全圣教堂位于斯特拉特福以西6公里的比利斯利。光纤探测器插入墓  相似文献   

8.
正在意大利米兰市有一个不大的天主教教堂,就是因为室内存有一幅世界顶尖的壁画而被列入了米兰的博物馆序列。而该教堂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幅壁画,早在1980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然而,这个教堂博物馆的参观条件是较为苛刻的。由于接待观众的展厅面积较小,展品对温度与湿度要求又很严格,每次参观的人数限制在25人以内,每人观看的时间限制在15分钟以内。有人计算过,这个小教堂  相似文献   

9.
正在搬到租住的这个地方之前,在朋友处住过四天,她租的地方位于市中心,与埃克塞特大教堂步行甚至都不到5分钟的距离。这个教堂很有名,历史悠久。我后来查了百度,才知道这个教堂始建于932年,早期的教堂后来被烧毁,现在的教堂则始建于1112年。在经过1275年至1350年的改建之后,确定了现在的外观,但改建前仍有部分遗迹得到保留。导师说正是因为有这个教堂,才有了这个城市。  相似文献   

10.
1940年,在伊顿公学举办建校500周年庆展的前一天,一颗德军炸弹穿透学校的屋顶落在校园中。据说当时的校长用棍子敲了敲这枚尚未炸开的流弹,认为它是颗失效的哑弹,于是决定庆祝会仍按原计划在学校小教堂里举行。次日,炸弹爆炸,震坏了教堂的门窗,学生的试卷洒得满地都是,庆祝仪式就在满是玻璃碎片的教堂里举行。每当风琴的  相似文献   

11.
田承军 《寻根》2010,(5):105-108
<正>谈起泰城的登云街,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但要说到街上的基督教堂,却很少有人不知道。现在的登云街是一条既短又窄的街,已完全没有了过去的模样,街上有一座基督教堂,这是泰城目前唯一的一座教堂。但几十年前,泰城的教堂却并非只此一处。那时的泰城,教堂高耸的钟楼点缀在祠庙和民居平直而略弧的曲线里,此起彼伏的钟声曾经和天贶殿悠扬的铎声一起,回响在泰  相似文献   

12.
人们特制了一扇着色玻璃窗以纪念电视发明者约翰·洛吉·贝尔德诞辰100周年。贝尔德82岁的遗孀玛格丽特·贝尔德在他的诞生地——苏格兰海伦斯堡为这扇安装在教堂内的玻璃窗揭幕。纪念窗揭幕仪式恢复了贝尔德家族与海伦斯堡教堂渊源长久的关系,电视发明家的父亲约翰·贝尔德牧师曾是该教堂的第一位牧师,1869至  相似文献   

13.
马昊 《世界文化》2009,(8):51-51
名画预示空气污染 画坛上印象派的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一幅画而来的。为了此画,莫奈曾到英国伦敦的威斯敏特教堂写生,整个创作过程是在伦敦的雾天进行的,在画面上隐约可见云遮雾绕中教堂的哥特式屋顶。伦敦是世界上著名的雾都,在英国人的头脑里雾总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14.
<正>巴黎圣母院是因为雨果而著名?还是因为它的建筑本身?一定是因为这座建筑本身,因为它在西方建筑史上,是哥特式建筑的经典,也是哥特时期第一座追求高耸向上的动感的教堂,后来成为欧洲很多教堂的范本。而我却是从雨果那里,知道了这座悲伤的圣母院。那是一个关于宗教、爱情,以及善与恶的故事。雨果把它创造了出来,便成为文学中的永恒。所以我宁可认为是雨果创造了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给了我们他心目中的那个教堂的样子。还有敲钟人。  相似文献   

15.
田野 《世界文化》2006,(12):36-38
教堂的活动刚一结束,汉斯医生就在教堂门口拉住了我的手,他非常热情地邀请我吃午饭。我是不久前在教堂参加活动时认识汉斯的。他是印籍马来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性格非常豪爽,家就住在吉隆坡市郊。由于他开的中医诊所在当地小有名气,故凡认识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汉斯医生。他40多岁,高高的个头,身材魁梧,眉宇间透露着一股英气。自打知道我是中国人,他就对我非常热情。每次教堂活动结束以后,他总要跟我攀谈一会儿,好象他有好多话要跟我说似的。今天,他要请我吃地道的中国餐。我被他的豪爽与热情所感染,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他驾驶着奔驰轿车…  相似文献   

16.
巴赫和贝多芬日本一位专门研究巴赫和贝多芬的小提琴家高谷里川最近接受了联邦德国一等勋章。早在19岁时,他就获得过德国学院交流机构颁发的奖学金,并在柏林和慕尼黑受小提琴训练。1964年,他参加巴伯格交响乐团,1981年返回日本,现在他是东京国家艺术学院的教授。同时,作为一位音乐会独奏演员,深受听众欢迎。对教堂的科学研究基督世界最大的教堂之一科隆教堂据说是一座哥特式的宝库。最近,它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对象,从13所德国大学来的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天气侵蚀及构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吉基韦尔小镇,有一处最值得参观游览的名胜,那就是由当地一位天主教牧师建造的一座教堂。该教堂从1925年到1930年,历时五年方建成。这座教堂的别人之处在于混凝土墙壁上镶满了五光十色奇异别致的物件——贝壳、紫晶、水晶、黄铁矿块、玛瑙、彩色玻璃碎片、钟乳石和  相似文献   

18.
罗伯特·兰登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牧师会礼堂,受到窗外学院花园里古老苹果树的启发,顿悟出第二层拱顶石的密码是“苹果”的英文字母APPLE,他据此开启了密码筒,并从里面的沙草纸上终于发现了圣杯的去向:“圣杯在古老的罗斯林教堂下面静待。”罗伯特·兰登原以为找到了圣杯的去向,而  相似文献   

19.
法国北部瓦兹河畔的奥弗村是个舒适宁静的乡居之处,村头还有座古老的教堂。这个地方曾经吸引过一批法国历史上巴松派艺术大师,给他们以激情和灵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文森特·凡·高。奥弗村从瓦兹河缓缓向北延伸,经过市政厅、教堂,翻过小山后就是公墓。这里长眠着凡·...  相似文献   

20.
温暖的烛光     
在午后灿烂而柔和的阳光下,弗拉基米尔教堂古老的天蓝色圆顶显得明亮悦目。教堂门前那条石板路也在阳光下闪烁发亮,如同一条波光晶莹的河。这条石板路被彼得堡虔诚的东正教徒们走了几百年,高低不平的路面如果有记忆的话,应该会记住一位俄罗斯大作家的脚步。他,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一带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两年半时光。从他住宅的窗户中能看见弗拉基米尔教堂蓝色的圆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住在这里时,除了出门旅行或者卧病不起,他每天早晨都带着一双儿女上教堂。附近的彼得堡人都认识这位爱戴礼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