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重庆文化运动非常活跃,在中国抗战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从重庆文化运动的四个阶段,分别从文化名人、抗日团体、文化阵营、进步报刊等方面展现了中共领导下的战时重庆文化运动的盛况。  相似文献   

2.
3.
抗战时期,台湾革命同盟会在重庆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收复台湾宣传运动,唤起大陆民众关注台湾问题,同时要求国民政府抗战胜利后收复台湾。台湾革命同盟会的复台运动有力地促进了国民政府收复台湾各项工作的开展,在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与光复台湾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谱写了两岸关系史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4.
抗战诗歌朗诵运动的发生绝非偶然 ,它是抗战宣传的迫切需要与中国现代新诗艺术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期而遇的产物 ,是救亡歌曲盛行的强烈刺激与国外诗歌朗诵运动有力促动的结晶。探究抗战诗歌朗诵运动发生的原因 ,对于研究当代诗歌的发展道路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亦称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达14年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它是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华民族成员广泛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的集中反映,并通过中华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方式等加以展现。以救亡图存为主导价值理念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与升华,在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现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它明确了现代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促成了全民族独立意识的形成,赋予了爱国主义以人民性的时代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知识分子问题是关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党和毛泽东一贯重视知识分子问题。本从内容、依据、影响三个方面浅议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7,(1):106-109
甘肃虽然处于中国的西北内陆,但在抗战前后,外国势力在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层面都有渗透。因此,特别是在抗战时期,如何管理好当地的外侨对于稳定国民政府的大后方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一一直以来,抗战时期重庆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着力发掘重庆作为陪都之后由于文人汇聚给重庆带来的文化繁荣,并因此对重庆本土文化建设所产生巨大影响和意义;再是重庆以及重庆人民在抗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外还有就重庆抗战文学现象本身以及抗战对重庆的影响研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争取民族独立、追求民主进步的双重目标之下,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几度勃兴.中间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的鼓动者和组织者,民族工商业者和青年学生是民主宪政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参加者.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则代表了民主宪政运动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我党创建的陕甘宁边区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战的中心.保证陕甘宁边区一切抗战费用的支出、保障边区的财政供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边区军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战胜了一切困难,通过外援、税收、公债、大生产运动、精兵简政等各种途径筹集边区抗战所需的一切费用,保障了边区的财政供给.这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坚持抗战,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保障财政供给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翦伯赞抗战时期在重庆生活的六年半时间,创造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学界的影响日益扩大。重庆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形成并保持着“和而不同”的优良学风,正是这种良好学风使他们共同度过了艰苦岁月,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2.
婚姻与家庭问题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在社会变动时期更易成为社会的焦点之一。抗战时期的重庆.由于战争所导致的社会变动.也引发了人们对婚姻与家庭在观念、态度、行为上的一系列变化。本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这种变动的原因、现象与社会影响.以勾勒战时重庆婚姻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朱光潜发表了数十篇文学批评文章和出版了《诗论》等学术著作。这些论著从总体上反映了朱光潜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真实性、注重民间文学的研究和中西文论相结合的文学批评思想,标志着朱光潜美学和文学思想的转变,即从单纯的研究西方美学和文学理论向中西方美学和文学(诗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转变,从研究经典作品、经典理论向研究大众作品、民间文艺作品的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朱光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抗战文学批评体系,即"抗战的大众的文学批评体系"。这个体系以中西方传统美学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抗战实际,从民族危亡和国家前途来开展文学批评,它来自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又为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深化了朱光潜"为人生的艺术"的思想,使其转变为"为大众的艺术"的文学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纯学术的角度探讨了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后方的职业教育发展特色.在战争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国统区职业教育,其特色主要表现为:在办学目标上,优先为抗战服务;在办学体制上,政府、企事业、社会共建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用.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办学思路上,与国统区大后方地方建设相结合,发展特色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革命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的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本文主要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背景、目的、目标、取得的成绩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在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重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它包括豫北、直南、鲁西、鲁西南、鲁西北、湖西和泰西的广大地区,人口约1200万.在抗日战争爆发前,该地区广大妇女不仅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而且还受族权、神权、夫权的严重束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冀鲁豫边区的广大妇...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抗日战争为区域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提出了特定的抗战时化环境,而重庆学发展正是以陪都学运动这一具体样态来走向中国学运动的中心,并且通过主流化与现实化的运动交互过程,最终成为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区域学运动。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在沦陷区开办教育的目的是妄图从根本上永久控制中国.其主观动机可以从实施奴化教育的控制、理念及思想根源等方面进行探讨。从中能更清楚地揭示这种教育所带有的浓厚的殖民主义特征及其毒害性。  相似文献   

20.
胡风在抗战时期对“客观主义”创作倾向的批判,在当时引起了一场关于客观主义创作的论争,这一文学现象是重庆抗战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今天,在我们对重庆抗战文学的再次回顾和研究中,对客观主义创作倾向问题的研究也是必要的。因此,本文试以沙汀的文学创作为例,对客观主义创作倾向问题作一简单的论述。客观主义是胡风文艺理论中的关键概念之一,胡风用它指称创作中没有渗透作家炙热情感的、虚假的作品。尽管胡风直到晚年才在文章中直接点出他认为属于客观主义的作家的名字,但人们私下里都清楚,胡风所谓的客观主义的代表即为茅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