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机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但是婴儿在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出生以前并无多大的区别:他还是不能辨认物体,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  相似文献   

2.
三个小故事     
这是发生在北京兰会所的三个小故事,讲故事的人不同,听的人都是我。 第一个故事是王石讲的,有一次,他在日本买了一架很高级的数码相机,最新的科技、好用又很有面子,所以很是珍惜。常常爬山涉水的他,在一次航海中,被巨浪打湿弄坏了相机,于是托朋友去日本修理。数日后,友归,相机未修,被告知修理的价钱几乎和买个新的一样,遂决定托友再去买个新的,  相似文献   

3.
三个小故事     
<正>谈写作,可以从许多方面谈,比如生活积累,比如多读书多吸收,比如思想观念。我要讲,还可以从自己的写作经验上讲,只是我觉得,这些都远了,谈我自己倒是近,也没有多少价值。不如具体地讲一个人的写作观念,连带的说些其他的,就够了。  相似文献   

4.
《广西教育》2005,(1C):30-30
  相似文献   

5.
6.
苏格拉底曾经对学生们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面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然后他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能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起此事的时候,发现全  相似文献   

7.
苏格拉底曾经对学生们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他做了一遍示范。最后他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起此事的时候,发现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了下来。这个人,就是以后的大哲学家柏拉图。点滴小事能长期坚持,离大功告成近在咫尺。有三个绘画的小故事很能说明这一道理。美国有位有名的画家,被人们叫做“摩西婆婆”。她丈夫去世之后才开始画画,那年,她已70岁。在此之前,她从来没有学过画。在画画的日子里,她经…  相似文献   

8.
案例回放:我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我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爷爷奶奶一块生活,这段时间爸爸妈妈从外地回来了,但是我发现自己不愿意跟他们主动沟通,有些心里话也不愿意跟他们说,我该怎么办呢?专家支招: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流通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就是老人和孩子的抚养问题。因为长期与父母分居,孩子与父母产生疏离感,这让父母焦虑的同时,也困扰着孩子。  相似文献   

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高中二年级必修四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它其实是一篇议论文。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也就是"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0.
卜宽宇 《学语文》2020,(3):31-34+59
<正>师:这个单元(注:必修四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随笔和杂文。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拿来主义》,讨论很深入,学习效果也很好。说到"经典",我们会想起两句广告词:"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一直"和"从未"强调的是时间概念。穿越时间与空间,引起我们的共鸣,正是经典激发的力量。今天,我们继续"阅读经典",学习选自艾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的一篇文章。(多媒体屏显:艾里希·弗洛姆,德裔美籍哲学家、心理学家。《爱的艺术》,哲学随笔)师:《爱的艺术》的作者是德裔美籍哲学家、心理学家。屏幕上的这本书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本,我们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本来是约张晨的妈妈写的。在我看来,张晨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张晨的妈妈也自认为在教育孩子方面是比较民主的,给孩子的自由度也很大。所以,我们想请张晨的妈妈谈一些好经验。但张晨认为自己这个被规则制约的人更有资格谈论这个话题。所以我们选发了她的文章中的一部分。张晨的话可能只代表了孩子的想法,但通过她的文章,我们做父母的也真要想一想,如何让规则订得更合情合理,至少在订规则之前先听听孩子怎么说。  相似文献   

12.
父母们到了一起,常会议论、评价自己的孩子,孩子成长中的每个话题都是父母们乐此不疲的。但孩子会如何评说自己的父母呢?我们来听听几个孩子的心声。  相似文献   

13.
14.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选入了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的《爱的艺术》中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一节,与新课改后语文教材的许多变化一样,此文的选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运用有效性教学的理念,选用自己制作的多媒体材料,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以及学会感恩,回报自己的爱。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将感性之爱上升到理性之爱的高度,在文中找到重点词句结合实际,分析爱的特点,讨论合作形成师生共同探究的教学课程。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想] 本文选自弗罗姆的哲学随笔<爱的艺术>,带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又是译文,学生阅读有一定障碍,因此本文的教学应立足于读懂.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笔者以为应充分重视整体阅读和文本细读.本设计试图以抓关键句为主要手段把握文本思路,实现整体阅读;然后紧扣关键语句进行局部细读,从而将解读导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18.
父母与孩子     
他上幼儿园了,看着他小小的坚强的背影,心中又喜悦又有点小小的心酸。  相似文献   

19.
父母与孩子     
常言道 :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 ,庇护在大树的小树苗 ,是不可能成为参天大树的。同样 ,人也如此 ,大树好比我们的父母 ,小树苗好比我们。我们在父母的庇护下 ,是吃饱穿暖了 ,但是 ,过份的关爱 ,却使我们过早地失去了童年的乐趣。春姑娘再次迈着轻  相似文献   

20.
那个开花的春天潮湿而温暖,雨总是隔两天就下,隔两天就下。一夜之间桃花就开了,明亮妖艳,油菜花也开了,灿烂而张扬;惟有梨花显得低调而卑微,一片接一片地白,白得一无所有,白得让人心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