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放任自流。不是“不设任何框框,没有任何限制,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师若为“自由”而任由学生自流,作文教学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传统的误区走向了一个新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自由作文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新体现,怎样有效地进行自由作文?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提起笔,不受任何限制,说出来、写出来,说真话、吐真情、写真事,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一、放飞想象,自由发挥给学生大胆自由表达的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目,命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作文内容和形式可以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要写出自己平时喜欢的东西,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写,写出较好文章。如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出题目《记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同时"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如果采用原有的作文教学方式根本不可能达到这种要求,于是就萌生了"文集"式作文法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从我们自己的写作体会看,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恰好有所积累,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学生的情况各不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积累并不想写的文章呢?当然,也许有的教师会说,考试都是统一要求的作文啊。不错,考试作文总有一个统一的要求,但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百字片断引领学生成功作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还一片自由的蓝天 我们的课堂作文和考试作文,往往限制过多,要求过高,学生望而生畏,写不出精彩的文章也在情理之中了。而百字作文,则给了学生一个自由的天空,使他们能够自主地、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6.
张瑜 《考试周刊》2011,(16):70-71
开放习作形式,是相对封闭作文的旧模式而言的,即突破原来作文时空、手段、内容上的相对封闭状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放开手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给学生一个自由作文的天地,以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文教学倡导自由作文发展学生个性呢?结合教学实际,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一、培养自由作文能力 (一)自由拟题。鼓励自由表达,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个性,写出创意。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第二学段中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就隐含着自由表达的意思。自由选题,自由命题,自由表达,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地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8.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长期以来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和学生,教师们为学生的作文过于简单和缺少文采而烦恼,学生为胸中无物和笔下无言而苦恼。究其原因,归根到底主要是学生对所要写的东西知之甚少,不知该写什么,或者对所写的内容不感兴趣等,学生的畏难情绪更是作文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给学生写作方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通过建立自己的“文集”,自由练笔,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兴趣点,从而使学生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9.
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写同一种动物的学生一起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提出修改意见,然后修改自己的习作。设计理念:1."自由表达"是中段作文  相似文献   

10.
徐杨静 《语文天地》2009,(12):41-4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发地写,用自己的心灵写.让作文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多,许多题目脱离学生的生活;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在写法上限制过多……教师越教学生越讨厌作文课,学生越学越觉得作文不好写。以致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和自信。为此,要改变这种作文教学的“恶性循环”现象,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老师必须大力实施以解脱作文“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为目标的无痕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习作氛围,使学生乐于动笔,自由表达,享受习作的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学生不得不掉进只追求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怪圈中,我们看到的作文几乎是“千人一面”的文章。《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生的写作要有个性的要求,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情感,激励写自由文的角度,去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写作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是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作文,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写话和习作的兴趣、自信心和创新能力。这些要求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1.在习作命题上,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提倡写简单的研究性文章。2.在习作来源上,除了要求纪实作文外,还要求将想象作文列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14.
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写作要求,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作文的一般规律,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从而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现在最需要给孩子的就是自由的空间,多让我们的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说自己想说的话,多让我们的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为了让孩子能在自由的空间里说话、写话,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着.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进行课外小练笔,是快速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非常有效的方式。课外小练笔具有灵活性强、文体自由、篇幅短小、用时短等特点,它为学生的作文练习开辟了另一个阵地,因此深受广大语文教师的喜爱。然而在进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片面追求量的训练,忽视质的提高 【具体表现】课外小练笔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写作,学生可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生活感触,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却时常提出数量和字数的要求,如规定学生每天必须写一篇日记,每篇的字数必须达到多少,等等。这种强制性课外小练笔不仅限制了学生的练笔自由,而且容易让他们觉得这是每天额外的任务,从而失去写作的兴趣。实际上,部分学生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只能胡编乱造,甚至抄袭作文书上的作文,一边写一边数字数,不管质量,凑够字数为止。  相似文献   

16.
何慧杰  范亚华 《文教资料》2005,(36):151-152
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更加人性化, 更加个性化。本文认为要实施个性化写作,就需要在拓宽学生思路,关注学生情感,扣合作文与生活联系等方面下功夫。提倡、鼓励学生写活动作文、心语作文、自由作文、创意写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考作文题目逐渐由命题、半命题向话题、材料作文过渡。其实质是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发挥最大潜能。材料作文相对于话题作文来说还是有差别的,如何写好材料作文关键是要认真审题。材料作文在要求上可以分为“有限制”类和“不限制”类两大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年段的学生,习作要求虽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就是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概括言之,就是要让学生“自主作文”。所谓“自主作文”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成语言文字。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作文呢,我认为,自主作文,可以从自主拟题、自主选材、自由表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作文要淡化文体、淡化形式,倡导自由表达。要鼓励学生顺其自然的表达,把自己美丽的幻想、绚丽的梦想,成长中的喜怒哀乐写出来,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要用作文倾吐心声!"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习作兴趣,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这些新提法。体现了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开阔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学生解除了命题作文给他们带来的某些心理枷锁。如何把新课标要求落实到自己作文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想写、会写、善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结合新课标.树立新理念。开拓新思路.落实“四化”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