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阻定律的授课目的:要求学生通过教师运用相关仪器装置的演示和讲述,理解电阻是描述导体的性质,而电阻率描述的则是导体材料的性质,同时也知道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以及不同电阻率的材料的应用以及了解超导现象。  相似文献   

2.
讲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电阻定律电阻率”时,在复习初中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演示实验得出了电阻定律,同时引入电阻率的概念,然后给出几种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但是,教材中为何给出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率?电阻率与温度之间有何关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笔者自制了导体电阻率与温度关系的演示装置,通过实验来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相同电压下,不同的导体通过的电流一般是不同的.电流较小的导体,表示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大注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跟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是没有关系的.因为电压高,电流也大,但同一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还是相同的.导体的电阻大小由制成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即材料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也越大;导体播截面积越小.电阻也越大.这眼全班同学通过一个狭长的小巷比通过宽阔的广场困难十分相似.温度对电阻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电阻定律是《恒定电流》的内容。它是这一章的基本规律之一,反映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电阻率的定量关系,由于在初中时学生只知道定性结论,故电阻定律内容属于发展和提高的范畴。电阻定律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数,得出电阻定律。所以,电阻定律的定  相似文献   

5.
电阻定律的内容是: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表达式为:R—1p/S.运用电阻定律求金属导体的电阻属常规习题;下面介绍运用电阻定律求电阻的3个特例,以扩大知识面,深化对电阻定律的理解与运用.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提出了关于电路的实验定律——欧姆定律:在稳恒条件下,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I∝U,或写成I=U/R,式中的R称为导体的电阻。欧姆还总结出关于电阻大小和性质的两条实验定律:一是电阻定律R=ρ·L/S;另一是电阻与温度在高温条件下成线性关系R=R_0(1+αt)。其中ρ是导体的电阻率,α是温度系数。电阻概念提出之后,当时人们并不清楚导体是怎样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的。一些物理学家曾试图寻找合理的物理模型和理论对电阻的起因进行解释,直到本世纪初,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首先用金属电子论对电阻的微观机制进行了经典解释,并可以定性和半  相似文献   

7.
以往,在研究导体的电阻和进行电阻定律的教学中,均采用图1所示的厂制仪器进行演示。图中上面三根电阻丝分别用很细的长1米的锰铜、炭钢、镍铬制成,下面二根电阻丝是用镍铬制成。各电阻丝电阻值较小,最大只有十几欧姆。用这个装置演示时,由于导体材料电阻率太小,致使电阻丝细而极难分辨横截面积间的倍数关系,可见度较差,演示板长,使用又不方便。为了提高演示效果。我们采用了电阻率很大的导电纸,制成了如图2所示的电阻定律演示器,演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考点概述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同导体的电阻一般是不一样的,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对于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导体,长  相似文献   

9.
于兆海 《物理教师》2009,30(8):47-47
2009年理综全国Ⅰ卷第24题,考察了电阻定律的基本问题,这道题基于课本中的电阻定律R=ρL/S,是我们。能复习得到,但常常忽略深入分析的基本公式,教材中对电阻率的分析有这样一句话: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介质和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些合金如康铜和锰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本题巧妙地利用了这句话,灵活运用了电阻定律,这也是该题的新颖、独具匠心之处.  相似文献   

10.
题 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α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0℃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  相似文献   

11.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欧姆定律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定律,在应用中要注意电流、电压和电阻必须同时针对同一段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而言.R=U/I是电阻的量度式,而不是电阻的决定式.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要注意电表的量程由电源电压和待测电阻的阻值确定,需先进行估算.要...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为电阻定律。这一节中,提供了两种方案探究得出电阻定律。两种方案都需要实验探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按照课本上进行实验探究不仅时间不够,而且很难顺利得出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在长度和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为电阻定律。这一节中,提供了两种方案探究得出电阻定律。两种方案都需要实验探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按照课本上进行实验探究不仅时间不够,而且很难顺利得出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Z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在长度和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一、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它与导体的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温度一定时,对同一段导体来说,由于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U/I的比值是一定的。对不同导体,其比值一般不同。U/I的比值只反映了导体的电阻大小。  相似文献   

15.
编者:初三物理第八章《欧姆定律》是电学中一条最基本的规律——欧姆定律是学好电学的基础,它的定义式和变形式是电路计算中广泛应用的公式,只有深刻理解,才能应用自如.一、理解定律的文字表达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1.定律中两次出现“这段导体”四个字,有人认为是多余的重复,其实并不多余,而是告诉我们该定律是研究同一段导体,即同一部分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城的对应关系,不能张冠李戴,否则定律不成立.2.教材中采用了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即先保持…  相似文献   

16.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1.重点掌握欧姆定律I=UR,它反映了一段导体中的电流I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U和R是因,I是果,即I由U和R决定.2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R=UI,它是电阻的计算式,不是电阻的决定式.对于同一导体来说,U和I的比值是不变的;对于不同的导体来说,U和I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3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二、练习题精选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导体两端电压(伏)导体电阻(欧)通过导体的电…  相似文献   

17.
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一个重要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来的。定律阐述了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三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得到的规律,其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数学表达式为I=RU.应用欧姆定律时,尤其是电路中有多个导体存在的情况下,要弄清定律指的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间的关系,不可乱用公式求解.例1关于欧姆定律公式I=RU及推导公式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B.导体的电阻大小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解析欧姆定律公式I=RU包含两…  相似文献   

19.
伏安法测金属电阻实验是中学阶段的基本实验,初中阶段有伏安法测电阻、研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长度、粗细的关系,高中阶段有测导体的电阻率等.在实验操作时使用的待测金属的电阻如果很小的话,实验结果及现象往往不太理想.问题出现在哪?又该如何改进呢?  相似文献   

20.
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 . 同学们在学习欧姆定律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通过实验括出“成正比”、“成反比”的两个关,是有前提条件的.实验的条件和结论: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跟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数学表达式I=UR ,反了在一段电路中I、U、R三者之间的量关系,对它的理解应为:“导体中的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也就是说,电、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必须是对同一体、同一电路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