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江湖风起云涌,每天不发生点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似乎就对不起地球似的。各色人等争相出来抢占眼球,黑的、白的、丑的、美的、下流的、无耻的,好像越雷人越好,自己就能红似的,赤裸裸地挑战人的道德和智商底线。  相似文献   

2.
秃尾巴老狼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的一位叫吕梁的大学同学是从山里考出来的。吕梁不像大多数山里孩子那样,初来乍到时土里土气,缩头缩脑地自己就给自己定格为两个字:自卑。吕梁刚出来时也很土气,但他不自卑,他从来不看别人的脸色,也不管别人的脸色是什么样子,整天猴子似的在校园里窜来窜去,好像校园里是他永远看不够的风景区,而且见了谁都打招呼,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都高声大嗓地打招呼,弄得全校的人都跟他是老朋友似的,一副没心没肺的德性。  相似文献   

3.
享受苦瓜     
炎炎夏日,天和地就像被焊接成了一个大大的烤箱,而且保温的性能又极好,密不透风。那太阳呢,也好像就是要成心跟人过不去似的,每天一露头,便铆着劲儿地把所有的泼辣一鼓脑儿地砸向地面,美丽的七彩光芒变成了灼人的火舌,毫不客气地在人们的肌肤上舔来舔去,那份热。  相似文献   

4.
大獠牙     
宗乡 《生态文化》2013,(1):28-30
1960年,张林从河北老家一个人挑着行李跟着表叔闯关东到了东北,那一年,张林20岁。刚到东北,张林就傻了,黑黝黝的大林子一眼望不着边,就像没有尽头似的。跟着表叔第一次钻林子,张林就更傻了,表叔一钻进林子张林就看不见他的影儿了,吓得张林扯着嗓门儿直嚷。表叔只好钻出来等张林,张林一看,其实表叔离他并不远,是林子的枝叶太密了,密得不透风,两个人相隔几步远竟然互相看不见。张林跟着表叔闯关东是要去当工人的,张林的表叔听说东北大林子正在招工人,就问张林愿不愿意跟他一块去当工人,说到了那儿有吃有穿。  相似文献   

5.
向来挑剔的境外媒体到了2008年就变得"谦虚"起来,溢美之词像批发似的盛赞中国.目不说世界各大主流报章网络频频焦聚的"中国年"仿佛风光这边独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是中国人的梦.可如今的"平天下"是欧美列强和发展中的兄弟国家喊着叫着:中国!中国!  相似文献   

6.
“呸!我cow!又是垫底!”“大圣”恨恨地骂道,那口气恶得要把成绩排在自己前头的几十号人都咬碎似的…… 下午没课,太阳懒懒地吊在半空,“大圣”懒懒地挺在床上,用那双“万人迷”的眼睛(自以为)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飘散的思绪带着发霉的心情。“又是这样,总是这样,成绩老是无与伦比地渣,他瞅瞅辅导员的眼神,还有那个她,见了我,脖子昂得像只公鸡,不就嫌我考得丢人嘛!有什么了不起,哼!”“大圣”狠狠地咽了口唾沫,“我就不信,这成绩就没法子提了,找,找原因。”别人上自习,自个儿躲在被窝里听Beyond,大白天趴在床沿上等待一只过路的蜘蛛;熄灯后别人挑灯夜战,独有自己早早与周公侃大山……一幕幕放电影似的在眼前晃过。  相似文献   

7.
老兵     
这次出差途中,路过武警森林思茅支队景东中队,遇到景东彝族自治县林业局副局长吴秀祥同志,结果就像被秘密的摄像头盯住似的,被他“全程监控”了。  相似文献   

8.
他上来拥抱了我,没等我反应过来,就像爸爸似的在我的额头亲了一下,随即像魔术师一样变出了9枝玫瑰.这样的神奇让我难以招架,我不知所措,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9.
四十不坏     
很早就想写一篇文章,题目为<四十不惑>,内容是吹嘘自己到了四十岁时很牛,文武全才,昆乱不挡,耳聪目明,头重脚轻,跟天天服用了"脑白痴"似的.  相似文献   

10.
近观蚊子     
蚊子可以说是遍及全球的小祸害,这种又小又弱的小东西仅靠它的嘴——一根位于它眼下部突起的细管(里面包含六根锋利的像空心针似的东西)就横行于世。  相似文献   

11.
大小两脾气     
人们的印象中,大人物做事都是大手笔,连脾气也要大。古代的皇帝无疑是大人物,所以发起脾气来便是龙颜大怒。惹祸的人轻则贬官降职,重则发配荒蛮之地,甚至祸及九族。但时间久了,发现皇帝有时也会像个孩子似的与人怄气。他可以暂时放下政治上的雄才大略,可以不顾天子的胸怀气度,跟某些人计较一句话,  相似文献   

12.
从“长长的小巷”说起 长长的小巷是让人永远难忘的。50年代我在一个中学任教,离住所较远,抗抗入学前后的许多年,总是跟着我早出晚归,在昏暗的小巷灯光下,我牵着她的手,长长的小巷似乎永远走不完似的。当  相似文献   

13.
最高职务     
我们唐姓在“百家姓”里的位置毫不抢眼,可在我们家乡却是绝对的大姓,而且祖上久不久也出过那么几位有点名望的人,所以一时被人视作“名门望族”。 几年前,我还在家乡工作的时候,族里几位退休老者和几位老“学究”似的人物嚷嚷着要续修族谱,于是派人到有关部门去打听,得到了这样一个答复:族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客观地说,是对地方史志的有益补充,只要不搞宗族派性,不搞封建迷信,不违反法律,不影响社会安定团结,政府不支持也不反对。得到了这个答复,族里都为之雀跃起来。国家不支持不要紧,我们又不指望政府拨款发红头文件,只要不反对就好,就可以干!一帮老者雷厉风行拉起了一个“理事会”,紧锣密鼓分头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正这么多的鸟,齐聚茫茫的湖区,亮开一双美丽的翅膀及动人的歌喉,称颂给予它们快乐和富有的沼泽与枯草,你见过么?我见过。在洞庭湖区。以一窝蜂似的气势从天边涌来,无数的翅膀扇动着深秋的凉风,压倒一片开得雪白的芦苇,浪花似的沿滩头岸边起伏逶逝而去。再抬头,一群鸟滑翔于我的头顶,吆喝着,吹着哨,遮了一角碧蓝的天色。这便是鸟的王国,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是一只低级动物,与鸟和谐的、亲昵的、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不分彼此。而这种感受,来自荒谬的原始,却被我后来高尚的文明泯灭了,与晨  相似文献   

15.
远远地,便望见了一棵高大的古树,古树上有一个鸟窝,筑在树顶三个枝丫的中间,像一颗美人痣,点缀着风景似的,让小山村多了几分魅力和神秘。鸟窝里住着两只阿巴鸟,整日唱着甜甜蜜蜜的歌,它们相亲相爱,滋润着日子,也做些传宗接代的事。让人奇怪的是它们的儿女,一长大就不见了,不知跑到何处闯风光去了,一年倒也见它们回来一两次,向父母"阿巴阿巴"地叫着,报些喜忧。当儿女们一走,就又只剩下两只老鸟,但它们不寂寞,仍然做些该做的重复事,依恋着古树,依恋着小山村,  相似文献   

16.
抓鱼往事     
正一直以来,都想把睡在记忆中关于鱼的往事拽出来。无奈,早年吾乡没有什么人养鱼,只是在去探外婆,去一中学看父亲时,有过偶遇。匆匆一瞥,闪动在记忆中的画面是蹦蹦跳跳的鱼,人的情绪被鱼调动着,"啊!红鲤鱼。"红色最能刺激情绪。"哇!两条,三条。"数量也招引人大呼小叫。小孩们在塘边跑来跑去,他们似乎更关注小鱼,手捧盆子、瓶子,求大人给条小鱼,鱼到手,宝贝似的  相似文献   

17.
神游天下     
因为写过《话说澳门》、《密西西比河上》之类的电视片,播出后便常常被人追问:几时去的澳门?美国好玩吗?等等,等等,问得我是张口结舌,支支又吾吾。咋的?人家是好奇,我则是汗颜。说是说得头头是道,煞有介事一般,好像我去国外比去四牌楼还便当似的。  相似文献   

18.
历史总惊人相似,泰坦尼克号又在海上与冰山相撞,和上次的天灾不同,这次主要是人祸,据说上级有关部门对造船所支出的庞大费用感到不妥,想派审计人员上船来从发动机到螺丝钉进行一次梳篦似的对号入座清查,于是,泰坦尼克就撞上了冰山……  相似文献   

19.
《职业圈》2006,(9):64-65
"宣哥,您不知道,我没什么爱好,也不抽烟,也不喝酒,就好唱歌.每天不唱一唱,心里就没着落似的.可是老天就是不公平,我这么喜欢唱,偏偏给了我一个破嗓子.不管怎么唱,就是唱不好.因为这,邻居都搬走了.他们说,听我唱歌,还不如给他们一刀."小伙子说到这里,神色黯然.  相似文献   

20.
房宁 《对外大传播》2009,(10):45-46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临近,外媒对中国大庆前的社会动向越来越关注,涉华报道的题材范围也渐趋广泛。驻华外媒记者走入中国的大街小巷,观察采访一些我们熟悉得不认为是新闻的社会百态。这些报道用“镜头似的白描手法”展现社会景象,用深入的采访体现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对当地生活的观感。这些文章读起来很轻松,能够在不经意中影响外国读者对中国的认识,很值得我们在对外宣传中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