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9月15日,《财富》(中文版)与韬睿惠悦咨询公司共同发布2011年“卓越雇主——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榜单。此榜单一经发布就在业界及职场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响,这在劳资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尤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2.
大学之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大学》篇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为大学?显然此大学非彼大学也。自古以来人们对大学的解释不外乎为两种:一是大学即是博学。如汉代郑玄所言,大学就是"博学可以为政也"。二是大学即大人之学。如宋代朱熹所言,大学是相对于"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仪以外的"大人之学",即伦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美国《财富》中文版发布了“2011年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榜单。通过对部分上榜企业的调研发现,虽然上榜的这20家公司来自不同行业,但这些企业存在共同的特质——管理制度透明、员工归属感和认同感强。  相似文献   

4.
触摸时代脉搏,关注全球的经济文化走向,了解国际间的合作发展进程是本刊开办"高端对话"栏目的宗旨。自栏目开办以来,先后有贵州电视台的《论道》栏目和中央电视台二套的《经济半小时》走进本栏目。2007年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以嘉宾主持的身份走进贵州电视台演播厅,掀开大型高端对话节目——《论道》的序幕。龙永图在本次《论道》中对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教授。李稻葵师从于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教授,中国新一代海归学者,致力于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炼相关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为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出谋划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在这次对话中,两位高端人士以独特的视角,揭开了"诺贝尔奖"——国人学术界心中百年梦想背后的故事及中国学术界如何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最强音。贵州电视台《论道》栏目分两期播出,我们对此进行了编辑整理,以飨读者。敬请大家关注"高端对话"栏目,并请各相关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提供线索,以便我们把此栏目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老子、庄子的"反"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反向性"思维方法的体现与运用。"反"是"道"最基本的运动特性。它包含了生成、对反、回归的"三"反含义。生成是从无到有,是朴散为器,是文明的器化运作;对反是对立面相互依存和物极必反,是阴阳互动,虚实相生;回归是从有入无,是文明的归藏、归潜、归化,是与道俱化。道的"三"反也是万物的自性有他,是向他而化。在"三"反中,老子更注重方法上的"对反"策略,庄子更注重人性的"回归"主题。从回归主题看,"反"又具有生命死亡、人性回返、回环往复的三重含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学刊》2009,(4):26-26
武薇在《高校教育管理》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众多高校校训皆出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不仅体现圣人先哲对“修己治人”的大学之道的深刻认识,在今天仍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发挥着文化传承和育人的奇特功能,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7.
李中求 《职业圈》2012,(31):32-3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每一个中国人乃至地球人都从这个国家的发展中得到了收获与惊喜。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的腾飞,有一个生产关系——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的关系(以下简称劳资关系)也冲开了计划经济下的朦胧面纱,裸奔在国民的面前。  相似文献   

8.
江南三月 《职业圈》2014,(1):119-119
遇到一本有意思的书,是一种幸运。尤其是未读之前,想象中觉得这貌似一本不对胃口的书,心里还有些许小排斥。  相似文献   

9.
《文化学刊》2010,(3):162-162
<正>武薇在《高校教育管理》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众多高校校训皆出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不仅体现圣人先哲对"修己治人"的大学之道的深刻认识,在今天仍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发挥着文化传承和育人的奇特功能,耐人寻味。特别是在新时  相似文献   

10.
《职业圈》2008,(34):95-95
推荐理由:作者李践是知名企业家,风驰集团董事局主席,TOM户外传媒集团前任总裁;香港“紫荆花杯”全国杰出企业家;中国企业新赢利模式创始人,五项管理创始人。  相似文献   

11.
沃伦·本尼斯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美国当代杰出的组织理论、领导理论大师。他曾是四任美国总统的顾问团成员,并担任过多家《财富》500强企业的顾问。1993年及1996年两度被《华尔街日报》誉为“管理学十大发言人”,被《福布斯》杂志称为“领导学大师们的院长”,《金融时报》最近则赞誉他是“使领导学成为一门学科,为领导学建立学术规则的大师”。  相似文献   

12.
说狗论狗道     
在以前,我一听到狗肉就想吐,因为腥味太大了,我讨厌这种味道。现在,狗肉成了个别饭馆的重头大菜。我想,原因可能就是许多的人就爱吃腥,他们吃狗肉就冲着腥味而去的。  相似文献   

13.
一只黄鹂捧在手中,犹如捧住了千年时光。 瞬间,我看见它在唐诗里啭鸣飞翔的身影。 这是第一只撞网的鸟。时间是二0一一年阴历八月三十日晚八点三十分。  相似文献   

14.
《隋书·经籍志》之"梁有"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书·经籍志>是唐初编纂的我国现存的第二部综合目录.著录见存书3212部,而附著"梁有今亡"书竟达1545部.前人多以为"梁有"即指<七录>,而实际上不仅仅指<七录>,它还包括其它的目录.  相似文献   

15.
《尚书》有古文和今文经两个传授系统,它们之间的异同一是影响到司马迁对《尚书》的认识和评价;二是对司马迁撰写《史记》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研习《书》的过程中,司马迁赋予《书》两个相互关联的文化品质:一是记事;二是为先王政典。前者是说《书》保存了大量的上古史资料;后者是说《书》是先王留下的统治大法,是政治中的典范。这两个方面的拧结既表达了司马迁对《书》的看法,同时也透露了《书》对《史记》思想的渗透作用。《书序》产生于《史记》之前,是司马迁撰写上古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中华大地是红枣故乡,食枣历史悠久。枣是人们喜食推崇的美味佳品,被赞誉为百果之冠、长寿之果、滋补良药、减压奇果、百药之引。早在3000多年前,《诗经》就已记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在汉代铜镜上刻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礼泉饥食枣”的诗句,可见先祖对枣之钟爱。因此从古至今口口相传有“日食仨枣、长生不老”之说。  相似文献   

17.
春秋时期,孔子开启平民教育的先河,一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师生互动史料。2 000多年过去了,孔子至今仍被奉为至圣先师,孔子与七十二贤等诸弟子关系融洽,弟子敬师如父,老师待之如子,为后世历代师生所推崇。当今师生关系不乏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该文从《史记》《论语》等古籍中,搜集孔门诸贤哲侍奉孔子的记载,整理归纳以明晰儒家侍师之道,并启发当今学子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殇之思     
短短的27个月,国旗三次黯然降半,山河悲怮,举国神伤。降下的一半给逝者,逝者如斯,愿其走得安详,在天堂再不遇见地动山摇,浊流滔天。  相似文献   

19.
银杏之杰     
多年以前,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扬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穿越岁月沧桑,破空而来,在一片深邃苍莽的林海中升腾,升腾。那些擎天的枝干亘古孑遗,那些震颤的叶片蓬勃顽强,那些繁茂的果实乐观坚忍,风撼不动,雷劈不倒,时而豪气干云,时而阴柔宛转,于百转千回中传递着不屈的精神和意志。是哪种植物,能够像音乐一样如此畅通地沟通人类与自然?是哪种生命,能够点燃人内心抗争的欲望,铮铮铁骨,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20.
林改之歌     
新世纪, 新事物又有很多很多。 有个新词叫林改, 林改驾驭着欢乐, 承载着富裕和谐, 走进山乡, 走进村庄, 抹去山乡的寂静。 农民欢乐的心情, 在林中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