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沂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特色的红色地域文化氛围下,临沂市总工会红建设和培育新时代职工文化和精神风貌中把沂蒙红色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工会     
《职业圈》2012,(28):13-13
农二师三十八团社区工会为职工免费送西瓜 9月14日下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三十八团社区值班室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社区工会正在免费给职工发放西瓜。该团是新建团场,地域偏远、职工外出不便和经济困难的原因,该团工会高度重视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缓解了职工的生活困难,同时让职工坚定了在三十八团努力工作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如何将责任文化核心理念形成职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让责任文化深深地扎根于每个职工的心中,使其在日常的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向责任文化靠拢,在思想上与兖矿集团统一,在行动上为实现集团目标而尽心尽力、通力合作,在党群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工会又有着独特的优势,应当承担起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闫君 《生态文化》2005,(2):44-46
内蒙古自治区先进企业,文明单位标兵阿里河林业局,施业区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职工5060名,拥有亚洲最大的电工木厂,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马鹿、梅花鹿养殖基地。自2000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在木材生产任务逐年减少的情况下,经济效益连年递增,职工工资与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先后获得全国林业系统“三五”普法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营林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的保存与传承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人文效益定义中所提到的对文化、美的欣赏,可获得心灵、情感上的充实与满足,进而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增加文化认同感。该研究基于红色文化诵读活动的调查,阐述川陕革命老区教师凝聚力认知对红色文化传承意义之概况,探讨不同背景变项对凝聚力认知及对红色文化传承意义之差异性,并预测凝聚力对文化传承意义之影响。该研究以巴中区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立意抽样,总计回收有效问卷296份,分析得出团体激励特性、教师参与动机、参与团体成效的凝聚力对文化传承意义具有正面之解释力,显示川陕革命老区凝聚力越高,就越能达到文化传承意义。所以红色文化的传承一定要与师生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而红色文化的传承,也是师生间凝聚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张云龙 《职业圈》2012,(22):20-23
职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在企业中的具体反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董妻组成部分,也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重要手段。职工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精神、职工道德风尚、职工文化素质、职工文化阵地建设、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等多种领域,根植于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先进文化。在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对革命老区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本文将以革命老区湖北省红安县为例,通过调研了解该地区红色文化发展概况,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从而为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
李洪伟  向会珍 《职业圈》2014,(5):17-17,19
企业工会如何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建设,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安全工作根本是为了生产,实质是为了职工。只有职工安全了,生产才能正常运行,企业才能创效,职工利益才能有保障。笔者以为,企业工会组织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职工的生命健康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群众经济、民主管理的组织优势,大力培育职工“我要安全”的理念,大力提高职工“我要安全”的技能,大力优化职工“我要安全”的环境,用全新安全文化理念引导职工、企业愿景激励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制度规程规范职工,全方位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文化内化于职工心灵深处,才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张继华 《职业圈》2013,(28):96-96
职工文化建设是职工提高职业技能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的重要载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维护职工权益、提高职工素质、丰富职工精神生活,创建和谐文化、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以下简称“北二集司”)在职工文化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振奋斗志.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群众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功能,对发展企业,造福职工有重大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指企业在技术因素之外所独具有的价值体系、行为方式、文化积累、文化传统,包括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行为规范和思想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邹辉 《现代企业文化》2013,(33):153-153,156
职工文化社团是职工文化活动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衡量职工文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近年来。随着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丹东地区各类职工文化社团应运而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丹东职工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咀城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春芳 《职业圈》2011,(35):15-15,17
超化煤矿在矿井不断发展中始终把“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作为安全核心理念。把职工利益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职工作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职工的尊严,尊重职工的权利,重视职工的身心完善,努力实现人企同步发展,作为煤矿企业。把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区队。关心、爱护、尊重职工;作为职工个人。努力学习。加强自保、互保、联保,做本质安全型人,促进人企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3.
职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在企业中的具体反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重要手段.职工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精神、职工道德风尚、职工文化素质、职工文化阵地建设、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等多种领域,根植于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密切联系.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即所谓的文化管理.职工文化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人才强企战略、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即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和健康素质)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科学发展,就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充分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要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员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是企业文化的实施者。  相似文献   

16.
王广伟 《职业圈》2014,(32):9-9
企业文化的发展轨迹和历史实践都说明,文化基因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企业追求卓越之路的必然选择。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和企业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工会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最然是两个范畴的概念,但两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互有交叉,相互之间若能形成强强联合,会取得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工会工作的全面展开,离不开职工的创造力量,少不了职工的有力支持,只有充分构建面向职工的工会工作大格局,积极倾听职工呼声、宣传组织发动职工、提供职工满意服务,工会工作才能开创出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路径,通过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与职工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以此来为广大职工带来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能够为职工提供强大的工作驱动力,进而让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中发光发热。工会作为代表企业职工的群众性组织,是职工的“娘家人”,对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责无旁贷。文章对工会职工精神文明建设与电力企业文化进行分析,并对两者之间的融合提出看法,希望为关注电力企业文化与职工精神文明建设的人群带来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耀东 《职业圈》2011,(22):84-85
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是经过长期积淀形成,其内涵是企业的价值观、共同理念、共同语言和共同行为准则,是凝聚职工人心的黏合剂,具有高度的传承性和深厚的影响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是经过长期积淀形成,其内涵是企业的价值观、共同理念、共同语言和共同行为准则,是凝聚职工人心的黏合剂,具有高度的传承性和深厚的影响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近日召开的山西省全省工会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山西省总工会把今年确定为职工文化建设推进年,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为主线,以服务转型跨越、服务职工群众为主旋律,着力推进职工文化建设六大工程。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山西省总工会宣教部部长薛毓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