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则报道,标题是《我省发票“打假”成绩大》消息说:“据全省17个地、市、州统计(新税制实施以来),共查获倒卖发票的违法人员230多人,缴获假专用发票1558份、假普通发票12万多份,查获制造假发票窝点2个……”,故称“成绩大”。(见《四川日报》1994年6月18日) 看了这条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是一种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成绩。社会上出现假发票,这是我们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如果把查处人数多、数量大称为“成绩大”的话,那么,照此逻辑推理,那些工作扎实、严格管理,无假发票可查的地方岂不是毫无成绩可言? 把本来属于问题的东西,喜孜孜地当作成绩来报道,这是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种不良倾向。报道打击车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丰富多采、千变万化的,而我们有些新闻报道为什么却千篇一律、套话连篇呢?一些新闻,内容是相当童要的,也有指导性,但读起来,为什么淡如水、味同蜡,令人索然无昧,起不到好的宣传效果呢? 思想修养水平,文字表现能力,认识事物的深刻程度,等等,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一些记者和通讯员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某种误区,错把概念当成了概括,用概念语言讲述新闻事实,以概念结构搭建新闻稿件。有例为证: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一切研究和创作的成果,要公之于众并且为公众所享有,无不经过编辑的选择、加工和编排。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编辑对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起着组织推动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代表着人类的良知,社会的追求;编辑活动是对精神矿藏的挖掘和冶炼。《现代汉...  相似文献   

4.
鱼翅与粉丝,虽然其貌相似,但无论口味、营养还是价格,都有天壤之别。而不少初尝鱼翅者却常常误把鱼翅当成粉丝,惹来笑谈。  相似文献   

5.
今年8月14日,《安徽日报》一版刊登一条醒目消息:《全省一千多万亩早稻又获丰收》。消息开头一段中说:“今年全省1,070万亩早稻又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72.9亿斤,比上年增产4亿  相似文献   

6.
常听一些基层通讯员感叹:“在基层,整天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哪有什么新闻啊!”这真是身在宝山不识宝,错把优势当劣势了。和那些国家通讯社和省以上报纸的记者相比,我们基层通讯员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在于身在基层,在于整天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产生新闻的主要源泉,无数取之不竭、写之不尽的新闻素材,蕴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之中。联系群众,是记者和通讯员必须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农村的富裕户逐渐多起来了。为了宣传党的富民政策,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大唱赞歌,新疆日报、喀什日报等开辟了一些反映专业户活动的专栏,如《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8.
自从1988年《档案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许多企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十分迅速,有不少单位达到市先进或国家二级甚至一级标准,拿到了「合格证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对企业和机关工作发挥了良好的「推车」作用,取得了很好信誉,档案工作的法定地位越来越为社会认可。  相似文献   

9.
采写新闻是一项极为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新闻事实一旦经过宣传媒介的传播报道,对广大读者或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或潜移默化的向导作用。但我们有些通讯员往往听到一点线索,也不仔细了解,便动笔写稿,把道听途说得来的线索当作材料,结果造成稿件失实,给当事人带来麻烦,甚至将读者引入误区。道听途说难成真。一次有位通讯员在吃饭桌上听到几位机关干部议论为食堂买消毒箱的事,他听后既没仔细打问,又没到该单位了解,回到办公室便信笔写成《为食堂配发消毒箱》的新闻。稿子登出后,读者揭发失实,几位机关干部也说,只是随便议论了一下,还没具体办理。弄得他们很难堪。当然,也许这位通讯员主观上并不想说假话,但最起码的是他还未办的事当成已办成的事,犯了客里空的错误。我们知道,新闻传播是以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  相似文献   

10.
在商品交换中,有一种诱惑,会诱使一些人丢掉人格,把自己也当成商品出卖,现在,我们新闻队伍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人。这种人,只要你拿钱来,拿物来,他可以把广告当成新闻发。只要你拿钱来,拿物来,质量差的产品,他可以在新闻中吹它的质量如何好。只要你肯出高价,甚至可以把  相似文献   

11.
报纸上常出现当地领导干部邀请专家问计献策,如推广农技、气象分析、抗旱防涝等座谈会的消息。这种报道反映领导民主纳谏,贴近生活,读者关心,很受欢迎。但有时高高兴兴读完这类消息却令人失望。明明标题是“领导问计、专家献策”,可文内无计无策,专家说了些什么,一笔带过,甚至只字不提,有时候连哪些专家参加座谈的名字都没得,但领导人的讲话(有些是套话)却报道得很细。有人开玩笑说,“是领导向专家问计,还是专家听领导上课”。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在某报读到一篇言论,题目是《有感于“用百姓存折量干部”》。该文用赞赏的观点,论述了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领导从1993年起就把百姓的“富裕程度”作为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年中和年底对基层干部考核最关键的一项,就是派人到银行查出基层百姓存款数额这种做法。其结论是:“用百姓存折量干部,此招高也。” 笔者对这种观点实在不敢苟同。寒亭区领导这种做法,违犯了银行为储户保密的规定,损害了储户的合法权益,是一种违法行为。即令是对犯罪分子,要查银行存款也要通过一定的法律手续。对老百姓,基层领导怎么就有权利到银行查存款额呢?  相似文献   

13.
左雪文 《新闻三昧》2005,(11):45-45
北京出版的某大报上以“100岁的黄耀芳——喜糁粥善饮酒爱看戏(寿星秘诀)”为题,报道了今年100岁的江苏如皋市如安镇周群村21组黄耀芳老人的健康长寿秘诀。中说,:“黄耀芳善饮白酒,在她年轻时娘家家境富裕,她就喜欢喝酒,一顿正常饮白酒总在半斤左右,年纪大后,酒量有所减少,现在每天中午饮一两多白酒,晚上不喝。人也吸烟,年轻时吸水烟,在她50岁左右时,她有了心口疼、筋骨疼的毛病.到医生那儿看病,泰兴广陵的一位医生叫她学抽烟,顺顺气,她就学会抽烟……”  相似文献   

14.
近闻某报总编辑同意摄影记者在刊发新闻照片时署上两个作者的名字。记得以前曾有人撰文批评过:照片怎么能两个人拍摄?!究竟是谁按的快门? 其实,看看文字稿件的署名,更有无数的奧妙藏在背后。几人共同采访,分头执笔,合为一篇,自当合署其名。领导与部下,或记者与通讯员共同采访,有出点子有执笔的,或者有起草有修改的,再或者出了报道线索或报道题目的,总之,共同参与了报道或在其中做了一部分工作,合署名字无可非议。然而,有三种情况不能说正常。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新闻?什么东西值得报道?这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其实要真正搞清楚不容易.纵观通讯员的来稿,不乏精彩之作,却也有不少假冒伪劣"产品",其中突出的一种表现,就是把正常的工作当作新闻来报道.……  相似文献   

16.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决不是客气话。今年张健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也绝对是壮举,可喜可贺可赞。可是看着“外国人赞叹张健能在水中用筷子进餐”之类的报道,心里却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7.
张光安 《军事记者》2004,(11):60-60
近日到基层采访,听说某新闻干事在新训大队拍摄一部关于反映新战士从社会青年转变为合格战士的生活专题片,为达到他理想中的效果,他事先拟制了详细的拍摄提纲.从拍摄人物、拍摄地点、拍摄事件、拍摄角度以及该用什么样的特技都构思好了。到拍摄地后。他没找到自己设想的那种在家时喜欢抽烟、吃零食,爱与他人闹口角、耍脾气等陋习的战士。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拍摄计划,他便让战士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了一番精心导演。他自己掏腰包让战士在熄灯号吹过后到小食店买零食藏在被子里吃,让战士购买香烟避开干部、班长躲在厕所里抽……自己则按照事先的创作意图进行跟踪拍摄。  相似文献   

18.
某报社有两位编辑,都想把自己的子女采写的稿件变成铅字,但考虑稿件质量差,每期“容量”有限,不拟采用。于是,两人便私下“交易”起来,你登我女儿的稿件,我刊你儿子的文章。并编排在显著位置。对此,通讯员们气愤地说:“这哪里是认稿,分明是认人。”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新闻?什么东西值得报道?这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其实要真正搞清楚不容易.纵观通讯员的来稿,不乏精彩之作,却也有不少假冒伪劣"产品",其中突出的一种表现,就是把正常的工作当作新闻来报道.……  相似文献   

20.
近闻某报总编辑同意摄影记者在刊发新闻照片时署上两个作者的名字。记得以前曾有人撰文批评过:照片怎么能两个人拍摄?!究竟是谁按的快门?其实,看看文字稿件的署名,更有无数的奥妙藏在背后。几人共同采访,分头执笔,合为一篇,自当合署其名。领导与部下,或记者与通讯员共同采访,有出点子有执笔的,或者有起草有修改的,再或者出了报道线索或报道题目的,总之,共同参与了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