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相关事件中对历史有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进行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是"纲要"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内容.结合教学实践,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寻求教学的最有效途径,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应在明确课程归属和性质基础上,努力实现从历史教材体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的转变,从以陈述历史为主转变为史论结合并以论述历史为主,以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胡荣山 《广西教育》2012,(11):87-8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应在明确课程归属和性质基础上,努力实现从历史教材体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的转变,从以陈述历史为主转变为史论结合并以论述历史为主,以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永州地区拥有丰富优质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将其有机、适时、适度地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具有必要性。文章主要探讨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三个路经。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要准确理解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牢牢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正确处理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开展专题式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有效性;贯彻历史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6.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动教材和有效载体。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提高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选择并将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入"纲要"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充分认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坚持吻合性原则,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历史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课程,它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革命精神,承担着当代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的责任和使命。而当前"纲要"课教学受到教师教学理念、学生数量、课时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堂频现"低头",教学实效并不高。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纲要"课教学带来了契机,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科学认识新媒体资源运用于"纲要"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切实扩展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不断探索"纲要"课入耳、入脑、入心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柳州师专学报》2019,(2):112-115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教育是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历史学习应注重培育历史素养,历史研究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党性原则等,这是习近平关于历史学习和历史教育的系列观点,这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很有启发性,对于改进教学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新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据其教学目的,要在教学内容、教学动力、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等各个层面,形成课程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关系,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对本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该课程的定位,处理好该课程教学中的三对关系,同时要注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必须改进教学方法。而从课程所涵盖内容和课时限制的实际出发,可以充分发挥历史记录片的作用,把纪录片作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历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是关键,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西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能够进一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升课程教学实效,增强各族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在坚持与课程内容体系、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教学目标相融的原则基础上,应重点进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与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观念的传播与整体自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华民族观念的认同与强化三大内容的系统性融入。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运用主体性视角、用好影像教学、增加理论储备、开展历史叙事挖掘与建构等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该牢牢把握"一条主线",突出"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从优化外部环境和深化教学改革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面临的四个难题,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增进教学实效。所谓优化外部环境,即在高校建立全方位育人的机制以及创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所谓深化教学改革,即从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这四个要素寻求突破,建立现代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金燕 《宜春师专学报》2014,(10):132-136
将地方历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有助于拓展教学内容,更有效地落实党和国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推动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以江西为例,对可资利用的地方史资源进行了挖掘梳理,并就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面临的问题出发,认为只有准确掌握课程定位,处理好与中学教材和其他政治理论课程的重复内容,从正面引导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和运用多媒体优势,才能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可从关注历史问题的现实动态,以历史人物鉴古知今为例,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利用晕新的优琴銮化产品等几方面凸显该课的现实性,增强其时代感。  相似文献   

18.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以课堂教学、视频赏析、参观考察、专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将河南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实效性,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9.
延安精神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价值导向、主题主线以及教学实践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延安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在内容上要准确把握延安精神的本质与核心,重点关注中国人民在延安奋斗的主题及艰辛历程,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贡献及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在融合路径上,要精心研究教学内容,灵活利用红色资源,积极推进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所强调的政治性与历史研究侧重的学术批判性使得二者间存在一定区隔。引入世界历史这一维度或可成为突破这一难题之路径。其一,适当引入对世界历史的讲授,将帮助讲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最基本的起点即近现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所面临的系统性危机。其二,世界历史既指超出一国范围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是理解中国革命何以如此的重要理论来源。其三,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从历史中挖掘中国发展的全球意义,实现对世界文明的担纲,进而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应成为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