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生态课堂也明确地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应把课堂还给学生。种种观点都表明:孩子才是语文课堂的主人,他们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那么以上目标怎样才能达成呢?笔者觉得最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心"这一因素,尤其是我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更感到了语文教学的"心"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学生是坐到了课堂里,可学生的"心"在课堂吗?即使"心"在课堂,学生的心有没有用到学习上呢?学生的心是用到了学习上,可他(她)是不是在专心地听授课教师的讲授呢?如果他(她)没用心的话,授课教师讲的再好也是徒劳。为此,我再次强调语文教学"心"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言的艺术性是语文教师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在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的语言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他们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教师的语言枯燥乏味,平淡无奇,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会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性"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到了初中学习阶段,很多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不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甚至有学生认为,语文课堂文章的学习对于语文考试成绩没有很大的影响等。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现在的语文课堂效率过低,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语文的教学呢?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从小组建设方面谈一谈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才能焕发出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更大地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课堂才算得上真正的课堂。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最主要的伙伴应是快乐,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呢?如何才能让孩子在自己的课堂中快乐起来呢?笔者认为课堂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如何驾驭你的课堂教学,给孩子创造快乐学习的课堂是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朱宝庆 《甘肃教育》2014,(10):62-62
正一、存在的问题1.兴趣不浓,学习缺乏主动性,不爱学。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活泼、见多识广,但是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却未见得提高多少。课堂上,心不在焉、顾此失彼;作业中书写潦草、马虎应付者比比皆是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方设法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对所学知识没有兴趣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学生的学习缺乏目的性,盲目被动,成绩差,压力大导致学生厌学。二是教师缺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的目标和任务。在现代高中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是被所有高中语文教师认可和推崇的课堂教学,它能很好地激发高中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能力,从而为高中语文课堂提供和发挥很好的作用。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实施和优化情境教学,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作者提出了相对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模式导致的教育现状是这样的:语文教师注重学生字、词、句的积累,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让孩子背诵和默写。课堂上,教师可能大半节课都在不停地讲解课文,归纳知识点。殊不知,这样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慢慢减退,他们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就明确地指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0.
很多学生不爱学习语文,这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这样着手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苦苦思索课堂教学的效率的问题:这节课孩子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的教学能为孩子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些什么?如何减轻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如何让孩子在和谐高效的课堂上快乐地成长?基于这些思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站在孩子的角度,拨动他们的情感之弦,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一、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经常遇到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这种现象,许多教师在抱怨之余不禁要问:这到底足什么原因呢?有什么办法能激发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呢?笔者以为:农村孩子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他们的知识面不宽,许多孩子的父母义常年不在家,家庭教育跟不上.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引领学生,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学有成效、学有高效。  相似文献   

13.
甘冬 《广西教育》2012,(18):11-12
现在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再希望拘泥于一成不变的课堂模式和填鸭式的授课方法。《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所谓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语文教师怎样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快乐而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学习,从而获得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4.
情境教学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情境的创设主要就在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积极地去探索语文的奥秘。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情境设置呢?  相似文献   

15.
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镇中心小学的学生都喜欢称叶晓为"快乐的叶老师"。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叫她"快乐的叶老师"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叶晓这样解释:"也许是因为我比较喜欢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小心地呵护学生的精神成长,营造出快乐学习的课堂氛围,引领他们快乐地投入学习,所以学生都喜欢我的课。"正是因为一直怀着"快乐教学"的理念,自任教以来,叶晓都在探索如何以"快乐"的旋律来贯穿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怎样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学生的思路吸引到语文课学习上来,使他们能够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学习,积极主动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过程中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呢?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的统一。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良莠不齐。如果语文老师照本宣科,大部分学生会觉得学习语文很枯燥,就会慢慢对学语文失去兴趣。失去兴趣后,他们就有可能在课堂上开小差,不注意听讲,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培优补差",进一步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呢?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自己近二十年的教学体验,本人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应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在课堂上精讲和课后巧练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呈现这样的情景: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做了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充满激情,不断启发引导;但是学生却面无表情,态度漠然,近乎麻木地对待眼前的一切.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问题出在何处?我们常常把原因归结到学生身上,是他们启而不发,是他们缺乏学习的热情.那又是谁让他们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呢?其实,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我们教师身上.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有效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使学生获得发展。反观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学生预习程度的差异,使教师课堂上的教学等同于学生的预习。以朗读课文为例,课堂上教师花上很长时间教读生字的字音、读熟词语,再检查学生读通课文,半节课的时间已经用掉了,那些会读书的孩子,早已经失去耐心,他们坐在课堂上百无聊赖,教师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组织课堂教学,可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