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班孩子最爱玩角色游戏。为了使游戏变得充实新颖,教师不仅要安于做"旁观者",转化幼儿生活经验,而且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创造性举动,让幼儿在玩中提炼游戏经验,从而使游戏更符合孩子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潘惠玲 《考试周刊》2010,(6):233-233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幼儿起着丰富想象、锻炼能力、增长知识的作用。它深受幼儿的喜爱.也是较难组织好的活动。因为孩子生活经验缺乏,对各种社会角色理解不深。教师应帮助幼儿开拓思路、创新情节.深化主题、丰富内涵,为孩子们将来充当真正的社会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教师如何指导角色游戏.从丰富经验、提供材料、建立规则、介入观察和过程指导这五个要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吴蕾 《考试周刊》2014,(2):191-192
幼儿园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游戏的角色、主题和情节都是依照幼儿自己的兴趣、意愿、经验而进行的,他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往。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经验,促进个体和社会性的发展。角色游戏是幼儿园的主导活动,它能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角色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之一,它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这正是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通过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而角色游戏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很受孩子们的欢迎。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游戏中的角色可以包括社会各行各业,涉及周围各种环境。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整合课程的过程,就是融生活、游戏、学习为一体的综合过程。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反映,在幼儿园里是孩子们开展频率最高的活动。幼儿会把广泛的生活内容反映在游戏活动之中,也会把丰富的学习内容反映在游戏之中。因此,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角色游戏目标与主题目标相结合,角色游戏内容从主题中来又服务于主题活动,善于利用家长资源使角色游戏得以丰富,充分利用角色游戏与主题整合的价值,以促进每位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角色游戏是许多孩子喜爱的游戏,能满足幼儿喜欢模仿的心理需要.角色游戏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促进幼儿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最好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角色游戏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适宜指导能够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角色扮演更是一个被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它是具有创造性的。幼儿自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比如医生需要穿好白大褂带好听筒,营业员是买卖东西的等。这些不同的角色都是孩子们对未来社会所起的作用的初步经验,也是反映幼儿个人生活的一种游戏。  相似文献   

8.
角色游戏是幼儿较喜欢的一种游戏,同时,也是较难玩“好”的一种游戏。所谓难玩“好”,是因为:一方面孩子们生活经验缺乏,另一方面则是难以掌握所表演的社会角色,如售货员、医生、邮递员等的行为、语言乃至社会义务。正因如此,幼儿教师就更应该重视角色游戏的指导,为孩子们将来充当真正的社会角色打下基础。一、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在角色游戏时,孩子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表现,如各种语言、动作、形象等,这些不同的角色就是孩子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  相似文献   

9.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较为典型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游戏频率较多的活动。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角色与扮演。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能满足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还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全面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提升自己的社交技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应从幼儿实际出发创设游戏主题与分配角色,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要潜移默化地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要勤于观察,及时进行干预与指导。教师在角色游戏中注重幼儿总结与结束,养成好的习惯等四个指导策略,以期对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正>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角色扮演的游戏绝非简单儿戏,它可是孩子认识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所以,角色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之一。目前,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由于受环境和家长的因素影响,他们见到的事物大多与农村有关,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受到一定的限制,那么,就中班幼儿来讲,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就要根据幼儿的实际进行。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由于生活经验少,且刚刚接触游戏,所以游戏中反映出来的内容简单,情节单一、零散。针对刚入园孩子的这些游戏特点,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角色意识,使角色游戏达到其相应的教育意义和目的,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和适时的指导。一、创设环境为幼儿扮演角色做好准备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要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再投放适合的材料,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从而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去。可以说,游戏的准备,是游戏顺利开  相似文献   

12.
陈俞英 《山东教育》2012,(Z3):77-78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制定规则,创造性反映周围现实生活。游戏评价则是教师和幼儿一起分享游戏经验、提升游戏水平的重要过程。我们对角色游戏的评价方式进行了重点研讨,有机把握评价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要求,有效地达到了帮助幼儿分享经验、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发展就一定要提高幼儿的游戏质量,加快幼儿的游戏进程,这些都离不开教师提供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的充分准备。中班孩子与小班相比在游戏中角色意识增强了,对于自己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已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教师应该怎样在角色游戏中提供孩子需要的、适宜的材料呢?以下是我对本学期前段游戏的观察和反思:上学期我班就开设了"小超市"区角游戏内容,创设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  相似文献   

14.
角色游戏是幼儿较喜欢的一种游戏,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生活经验、社会经验比小中班幼儿丰富,角色意识、角色分工、规则认知比较明显,因此常常会出现吵闹、争抢等交往表现。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游戏活动中应培养幼儿正确的交往方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体验交往所带来的快乐。因此,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开展与指导,是大班幼儿协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和载体。  相似文献   

15.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离不开的活动。虽然孩子有肤色之分、种族之分,但游戏是没有国界、没有隔阂的。幼儿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与同龄人的交往等,都主要通过游戏习得。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游戏时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同时把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行为都表现了出来。教师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孩子的兴趣以及孩子在生活中不太注重的细节。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很大帮助,可以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听障幼儿虽然语言发展相对滞后,但他们也是孩子,也需要游戏。角色游戏能让他们将学习到的语言自主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最终使听障幼儿融入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6.
廖淑凤 《教师》2010,(32):19-19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它是创造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游戏,也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之一。那么,应该怎样提高幼儿角色游戏的质量?我觉得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幼儿的关系,特别要明确教师本人在角色游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小燕 《林区教学》2013,(8):110-111
良好的交往水平,一定的合作技巧,是幼儿在未来社会中成功的基础之一。在幼儿园里,教师为幼儿创设交往与合作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开展社会性角色游戏对幼儿的交往合作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人世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还能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合作水平、交往的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等,是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8.
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所喜爱,也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而游戏中角色游戏最具有游戏的典型特征:主动性、趣味性、社会性、虚构性。它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对幼儿的语言、社会交往、知识经验等  相似文献   

19.
角色游戏是幼儿发挥主观想像.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创造活动,它是按幼儿的意愿、兴趣、经验和能力进行的。虽然角色游戏是浓缩了的小社会,但在孩子的心目中,它却是个很大的世界.他们在这里反映着现实生活,再现着现实生活。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游戏活动中的“无心”,并将它们转化为“有意”,使幼儿的游戏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它是创造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游戏,也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之一.那么,应该怎样提高幼儿角色游戏的质量?我觉得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幼儿的关系,特别要明确教师本人在角色游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