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青蛙和雄鸡     
变格前《青蛙和雄鸡》凸显"适时"之旨,对"青蛙""雄鸡"各有褒贬——适时,则褒;不适时,则贬。变格后《青蛙的迷失》,以青蛙作为表述主体,着重批判青蛙"盲从",凸显"各有所长,各司其职"之旨。变格后作文《青蛙的迷失》可用于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位置和价值"话题作文,更名为"青蛙失职",着重批判青蛙"错位",凸显"找准位置"之旨。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真谛     
编者推荐:后面两例情境不同,理趣相同——从"关爱他人"角度说"和谐"。此文还需要升格:删去第一例;详写后面两例,标题改为"车窗外"。升格后可变格为"育人"话题作文,详写"伞",凸显"言传身教"之旨。  相似文献   

3.
人与路     
编者推荐:三篇作文同材异旨,其变换主旨的共同办法是——变换表述者的身份。"相互变格一"批评袁崇焕未选择"走自己的路","相互变格二"后悔失去"肩膀"——袁崇焕,这与文章表述者的身份密切相关:前者为当代的"我",后者为当时的"崇祯"。"相互变格三"用童话形式表现袁崇焕慷慨就戮以"雕刻心中的天使",其表述者是"无悔"——袁崇焕生前的一匹老马。标题"一匹老马"语义双关,既指"无悔",又指"袁崇焕"——"心中的天使"。  相似文献   

4.
别哭     
整合自己的生活碎片——将三则材料定位于"失去",用"坚强"解读标题中的"别哭"——凸显"坚强地面对‘失去’"之旨。文末用"她滚滚的热泪流到我的脖子上"扣题,更能彰显"有泪不轻弹"!此文可变格用于"坚强地面对‘失败’"之旨的作文:更换第三则材料。  相似文献   

5.
抢座     
此文可变格为"牢记宗旨"的材料作文——对"抢座"者略写,详写"坐在最后一排的老奶奶、带小孩的妇女和跛足的男子"继续前行"的情节。将三者的座位不安排在最后,安排在前面——凸显"不因既得利益而忘记前方目标"之旨。标题改为"离座"。  相似文献   

6.
离而不弃     
这两篇相互变格文章为将课堂习作变为应试满分作文提供了可操作的经验——依据高考话题主旨对课堂习作材料的属性作新的选择。例如:“树”的材料,变格一作文因其主旨是“回归”,凸显其“静静站立”;变格二作文因其主旨是“行走”,凸显其“把那枝叶伸向了天空,伸出了墙外”。又例如:对“生活在何处”的回答,变格一答曰“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变格二答曰“在我们的脚下,山那边的灯光微笑着召唤我们走过去”。两位作者能这样做——用新话题主旨去给课堂习作中的材料属性重新定位——思维品质具有变通性。  相似文献   

7.
编者推荐:变格前后的两篇文章看似相同,其实差异很大,正如评者所言,[相互变格一]重在“他励”,[相互变格二]重在“自励”——两篇变格作文的标题,很巧妙地蕴含“他励”或“自励”之意。如果将[相互变格二]的写作重心放在“字写得好”以后,就是两篇可相互变格——主旨相近,但有迥异——的典范作文了。两文还可各自变格:[相互变格一]由写母亲“他励”,变为儿子“自励”;[相互变格二]由写大仲马“自励”,变为朋友“他励”。这种变格方式,非常实用,不必另找材料。  相似文献   

8.
拈泥螺     
编者推荐:"知潮性的渔民开始返回,这是要涨潮的准确信号"——承上启下。"那个龟背地早已无影无踪,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照应"我和另外一个伙伴被围在已成孤岛的龟背地上"——凸显"不可‘忽微’"之旨。此文可变格用于"前瞻"的标题作文:增补有关涨潮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9.
羊肉汤     
比较原作的标题和高考作文的标题,大家会发现:虽然"羊肉汤"和"天空"都是实物名称,但是后者更便于虚化——这是高考作文题的普遍现象——前面置"怀想",鲜明地提示"构思应由实到虚"。原作以"羊肉汤"载"怀念家乡"之旨,变格后以"羊肉汤"载"回归单纯,拥有简单"之旨,其变格的措施是:变换描述事物时的"心情"。考生应考时,如果原作本来就是自己的习作,可以不变换描述事物时的"心情",也可以不改变"羊肉汤"载"怀念家乡"之旨,但是务必在行文时扣"天空"。如果"变格前"作文不是自己的习作,务必"变格"!  相似文献   

10.
虚掩着的门     
此文疑似以"兔唇天使"为内容的作文变格而来——契合所提供材料"勇闯‘虚’门"之旨。其变格的方式是:增设暗线——以断臂的男孩为表述主体——"那个男孩用他仅有的一只手画出了天堂",男孩以其勇气启发同病相怜的"兔唇天使",也勇敢地"推开那扇虚掩着的门"。  相似文献   

11.
变格后作文从如何致富的角度分析——指明真正风光之所在。变格后作文从两个层面分析"必须跨过这道坎":一是"大操大办"的害处;二是正确投资方向的益处——利国利民,继续发展。变格后作文将"大操大办"的"坎"虚化:跨过由贫到富的这道坎,必须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12.
攀登     
“相互变格一”作文,在凸显主旨时,给标题“位置”加上“恰当”的修饰语,从而“向下”行文。“相互变格二”作文,将第三自然段中的“上一层”三字由实到虚行文,从而用“扶伤”的事迹来扣“攀登”二字。  相似文献   

13.
编者推荐:变格前后两文所用材料都是"换糖",但是主旨各异——变格前作文为"怀念童年",变格后作文为"不可重来"。变格的措施是:变换表述主体,变格前是"我";变格后是"换糖货郎"——用"有生意不做"的超常之举,凸显"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真诚的喝彩     
相互变格作文的变格途径是,主宾易位——作文表述主体实现转移。“相互变格一”作文用“说反话”扣题中“喝彩”,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编者推荐:变格后的作文提供了作文变格的宝贵经验——宽题窄做——只强化管风琴花"这种位于亚利桑那州索农拉沙漠的植物"的属性,从而凸显"找准位置"的主旨。  相似文献   

16.
怀念长头发     
变格前作文以头发之“轻”承载亲情之重,很有特点。全文用“头发”组织材料,跌宕起伏。“忽然看见一个‘男人’在照镜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出彩之笔!变格后作文为凸显变格后的主旨,其变格的方法还有:①变换“要钱”的背景。变格前是“我要买词典”,变格后是“任课老师要我买复习资料。②变换“我”对妈妈剪去长发的“感受”。变格前“我欣慰”,变格后“我心渗血”。③改变了标题。“头发伤痕”,无理而妙,发人深省。④卒章“豹尾”,入木三分。“下星期,交15块钱”一笔,将变格后作文的主旨向纵深开掘。  相似文献   

17.
编者推荐:人与狗双线发展并交织——"骑士"与"布丁"那条线的作用是为"生命中最珍贵的"的命题规定角度——"在身边"。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的"我生命中最珍贵的——来自爸妈的亲情"中的"生命中",应改为"身边",从而进一步凸显"我们生活的现实很美好"之旨。此文可变格用于"关注身边事"的话题作文:侧重写"骑士"与"布丁"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编者推荐:"拾起一捧,装进口袋"——欣赏香樟之情,溢于言表。用"欣赏香樟"出"防止浮躁"之义,材料独特,构思新颖。此文可变格用于2008年高考重庆卷标题作文"在自然中生活":强化香樟的生长过程,凸显"按规律办事"之义。  相似文献   

19.
天使的礼物     
编者推荐:此文亮点是两次"耳语"——"跟自己的爸爸耳语几句""踮起脚尖向收银员耳语几句话"——彰显"天使默默奉献"。其奉献之举,得到多个"耳语"对象的支持和配合——凸显"人间处处有天使"。此文可变格用作"和谐"为主旨的材料作文——急人所需,默默奉献,实现社会和谐;变格措施是:强化小女孩对男孩选择光盘的观察;弱化小女孩对自己购买商品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空座     
变格前后两篇出彩作文,都采用层层深入的手法凸显主旨。变格后作文变换了升格前作文题目中的动词,且在行文时围绕变换后的动词描写新的细节——变格方式。变格后作文中的“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宜更换为“现在怎么还有年轻人”。以更加凸显全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