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初浙江西泠"蕉园诗社"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然而现今学术界关于"蕉园诗社"成立时间、主要人物、存续时间等问题的认知,存在诸多分歧和疑问。事实上,"蕉园诗社"的成立时间大约为1665年。"蕉园七子"和"蕉园五子",分别为"蕉园诗社"前、后期的主要成员。"蕉园七子"的活动时间大约自1665年开始,至1669年结束,前后5年。"蕉园五子"的活动时间自1676年开始;1689年前后,"蕉园诗社"因"蕉园五子"的文学活动而达至其鼎盛时期;至1698年,"蕉园五子"因领袖人物徐灿的逝世而解体。与此同时,"蕉园诗社"亦随"蕉园五子"的解体而解散。因此,"蕉园诗社"前后存续时间为34年。  相似文献   

2.
"城南诗社"是清代康熙年间苏州地区的一个著名诗社,其在创始人沈德潜的年谱中保留了该诗社的一些资料。其作为一个规模成熟、风格稳定、影响深远的诗社,颇具研究价值,同时对于认识清代苏州地区结社情况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蕉园诗社"是清初闺秀诗坛中颇具声望的一个才女诗社,有推动清代妇女文学发展之功,研究这样一个闺秀创作群体,对于我们研究闺秀诗词创作在明末清初复苏繁荣,直至之后出现空前盛况这一文学史上令人兴奋的景象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两个方面对这一闺秀创作群体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蕉园诗社”是清初闺秀诗坛中颇具声望的一个才女诗社。诗社成员个个能诗,人人有集,然除了徐灿,其余成员的诗词却很少有人关注。该文通过对徐灿以外蕉园诸子诗词的评述,解读作品透露出的鲜明的女性特质——赋性高雅贤淑、个性率真乐观、情思细腻独到、情感丰富挚真,进而了解清初闺秀的生活状貌。  相似文献   

5.
清朝光绪年间云南东川府的翠屏诗社,由知府出面创立,又活动在边远地区,先后举行过十五次集会,社员多达六十四人,并刊有社诗总集《翠屏诗社稿》,是一个比较典型而又具有特色的文学社团。但学术界关于该社的介绍,以及今天地方政府重印的《翠屏诗社稿》等,都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该社进行尽可能全面、系统的考察,同时对各种相关的错误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6.
“惊隐诗社”是清初重要的遗民诗社之一。关于“惊隐诗社”成员的认定,从清初至今,存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现拟按时序对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从而确定一份比较可信的“惊隐诗社”成员名单。  相似文献   

7.
南屏诗社考     
南屏诗社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出现于浙江杭州的一个诗人团体,以厉鹗、杭世骏、丁敬为其主要代表。后人所谓狭义“浙派”,也正是围绕着此团体成员而展开的——其社员共同的艺术追求和旨趣爱好,无形中固化为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并被后世冠以狭义“浙派”之名而流传千古。因此,对南屏诗社成员及其结社活动、总集编撰情况等进行考察,对于全面了解狭义“浙派”的形成过程,以及雍乾之际杭州诗坛的具体面貌,无疑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清初出现的"蕉园诗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性诗社,女性作家从散落的个体及家族血缘小集团创作走向了有组织的群体联合。更有意义的是,蕉园诸子的结社、结集、契谊和作品,都有力地解构和挑战了传统的妇德,无不消解着男权的传统霸权,开启了女性觉醒意识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永昌诗社"为明正统间云南最早且重要的诗社群体,其在当时诗坛有一定的影响,后人亦多有评论。依张志淳《南园漫录》、袁文揆《滇南诗略》等文献记载,"永昌诗社"以汤琮为首,核心成员有陶宁、张志举、程广、曹遇四人。又据李元阳修《云南通志》载,继"永昌诗社"后永昌府有诗名者,另有庠生程廉由、司祥、应贡、姬绪四人,活跃于成化年间。综观现有零散的文献资料,"永昌诗社"成员多为隐士,其诗歌以表现永昌风物为主,尤工于咏物诗,汤琮《鹦鹉》诗就极负盛名,时人将其与唐人郑鹧鸪并称,号"汤鹦鹉"。对"永昌诗社"进行初步梳理,有助于认清其在明代云南诗歌发展中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对中国传统诗学和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双重改造中,台湾"创世纪"诗社开掘了一条无限敞开的现代性意义生长之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对诗歌张力的追求。创世纪诗社诗人所动用的手段主要有:主体与客体的张力;形式与内容的张力;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相似文献   

11.
Professor D. G. Pritchar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College of Swansea, describes two previous enquiries into special education which reported in 1889 and 1898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esent system of speci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2.
宗藩诗人是明代河南诗坛的特殊创作群体,从大量明清文献中可以稽考出二十位明代河南宗藩诗人。在对他们生平著述进行考证的同时,可以发现他们的诗歌风貌迥异于普通诗人,而这种诗歌风貌形成于特殊的诗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宋代张藻、张伯寿、张思济、张履信、曾晞颜、彭元逊、彭子翔等七家词人之生平事迹,多有不明,前贤时哲或有考述,然亦语焉不详。经钩沉载籍,考知七人之生平里籍多项,以补《全宋词》词人小传之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比较文学的视野分别考察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诗坛上曾经发生广泛影响的创造诗派和新月诗派的渊源关系,并对其代表诗人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诗人在诗歌观念、创作实践方面所受的西方影响作了具体揭示。  相似文献   

15.
苏轼与辛弃疾的人品与词品均属上乘,他们有着良好的操行和创作声望,其词对同期和后世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苏轼开拓了豪放词风,辛弃疾创立"稼轩体",确立了豪放词派。苏词词风超然旷达,充分显示苏轼疏狂不羁、潇洒飘逸、坦诚旷达的情怀。辛词承其词风,并多有创新,情感雄浑壮阔、沉郁悲壮,在豪放中更多的凸现悲壮意味。两者词风在继承与发展关系上表现出最大的不同为,苏词"旷达",辛词"豪壮",这在两人词作的选材内容、表现手法、后世影响上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6.
《广东文选》入清诗人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大均《广东文选》兼选诗文。其所收作者名义上讫于明末,但事实上却多有进入清代者。本文对其中一部分明显已经入清的诗人做一简略的考证,主要借以说明该书作为一种兼收其他文体的跨代地方性清诗总集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宋代怡老社是老年人为安度晚年、愉悦身心而组织的社团。该类社团数量不少,南宋尤多,且大多活动于今浙江、河南、江西、福建、江苏诸省,其中浙江四明、河南洛阳的怡老社又特多。宋代怡老社影响很大,洛阳耆英会即每为后世所艳羡。  相似文献   

18.
唐末科场弊端丛生,"豪贵塞龙门之路,平人艺士十攻九败"的情况,注定了那些朝中无奥援、家中无厚积的文士往往久困科场.他们为求一第,或结为群体以诗名相吹嘘,以期博得主司的赏识;或奔走于权门大宅干谒请托,以求提携,因此诗坛上出现了许多与进士科密切相关的合称,如"咸通十哲"、"芳林十哲"、"九华四俊"、"三罗",成为一种颇具唐末时代特征的文学现象和社会现象.对合称的来源、含义以及诗人之间的交往等问题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对这些诗人群体及个体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This introductory paper first reflects the genesis of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The analyses show a movement from foci of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from students to teachers, and then to teacher educators. Next,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is provided, including teacher educators’ growth. This is followed by a comparative look at the seven papers in this special issue through three lenses, focusing on who the teacher educators in these papers are, the practices which are the focus for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exts in which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is situated. The seven papers not only exemplify how teacher educators might crit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reflect on their own growth, educate new teacher educators, and do corresponding research, but also demonstrate the considerable progress the research community has made with respect to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er educators in the last decade. Finally, challenges and questions are raised, in particular in relation to raising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proficient teacher educator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o have enough human resources to offer more and bett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to support schools.

  相似文献   

20.
《先唐诗人考论》是一部对唐以前自屈原到谢肮的二十余位作家,六十余个学术视点进行宏、微观研究的学术著作,以其探出发微、补苴罅漏的深细研究,形成了既“破”又“立”,“破”、“立”结合,又有补文学史本之阙的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