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真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要实现农民的小康,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农民富裕必须减少农民数量,要繁荣农村经济必须推进城镇化,这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2002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15%左右,但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因此,解决农村问题,必须城乡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渐成熟,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表明,用人口的城乡地域分布来评价城市化水平是不科学的、不准确的。居民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指标,是评价城市化的最本质的指标。我国城市化的重心应当放在强化农村建设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城镇化水平一直不高,而且经过多年的小城镇建设却未能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本文通过对我国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城乡经济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中国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传统体制下,城乡经济各环节上呈现出强烈的“二元性”,除了历史的积淀外,体制的高度集中和政策时视是重要原因。世纪之交,实现城乡经济体制和市场的顺利对接,具有重要意义。解决城乡间非协调发展问题,既要借鉴别国经验,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农业内部的市场开拓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建立新型的城乡经济结构,促进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是:打破城乡区域壁垒,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发展乡镇企业,实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实现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努力形成农业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目前整体工业化水平不高、资本积累不足、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但在发展小城镇时,要克服追求数量增加的盲目性,注重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随着2013年国发2号文件的颁布,贵州迎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程度较深、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城镇化进程缓慢、城乡区位条件差异显著等因素,导致贵州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日益突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发展停滞及农民增收困难,成为贵州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统筹贵州城乡经济发展,提出加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破除贵州城乡二元结构、推进贵州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快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等策略,以期能为贵州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城镶的聚集效益和经济辐射能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推进器,是促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人口结构性矛盾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牧业生产率、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加快解决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大战略。因此,加速全区城镇化进程,对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城镇化与湖南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实现湖南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推进湖南农村城镇化进程,应实行城镇化与工业化、知识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战略;实行与中心城市发展相协调的非均衡择优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实施农村城镇化发动主体的多元化战略。同时,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区域的农村城镇化模式,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现出来.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我国约70%的人口在农村,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及种植业增大的空间很有限。要使农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党和国家建设的战略方向,小城镇建设是我国今后农村建设的重点。促进城乡之间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对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杨凌示范区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示范区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对策,对我国北方广大农村的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广大农村人民的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农村各项文化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还很落后。正是基于对我国国情和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作为农村文化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乡镇图书馆可以也应该发挥特殊的作用。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对乡镇图书馆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契机。为了更好发挥乡镇图书馆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必须寻求新思路与新办法解决制约其发展的一些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国内研究现状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的重要价值、基本原则、目标和形态特征等层面入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问题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使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了解和把握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探索一条切实有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枢纽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城乡二元产业结构,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条重要途径便是强化城乡产业联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化、现代化。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为农村农副产品规模化经营提供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枢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城乡二元产业结构,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条重要途径便是强化城乡产业联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化、现代化。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为农村农副产品规模化经营提供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枢纽。  相似文献   

17.
本课题组通过对岳阳市环洞庭湖区的调研,从基本情况、现实基础入手,提出了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亦即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具有湖乡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筹发展 促进县域经济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的切入点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可以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和发展特色经济的措施实现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唐山市城镇化水平尽管居于河北省首位,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必须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找准城镇化的切入点;科学规划合理的城镇发展体系;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此带动城镇化进程;改革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体制,逐步完善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新农村建设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中国自身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照搬外国模式,而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