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创新理论框架下的高职院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规模扩张、院校数量的激增以及外部市场的不断变化给高职院校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高职院校应学习企业体系推行创新变革,以提升教育质量并加强竞争力,谋得长远发展。鉴于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激励对高职院校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应从策略规划、教学、科研、行政服务等方面提升高职院校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试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长的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长是高职教育战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决策者、管理者。高职教育是否得到科学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有效提高,院校长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键。鉴于目前高职院校的形势与任务和院校长队伍现状,高职院校长特别应该具备和加强自觉学习力、创造执行力、科学发展力、资源整合力、和谐建设力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修炼和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在高职院校文化教育中占据基础性的地位,但目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为此,有必要对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本文在分析传统文化教育特点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设计、具体路径与方法。在制度设计上,以学分制和课程分类为核心,实行学分兑换制度。路径和方法上,克服课堂教学的扁平化弊端,多种方法并用,开拓立体式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4.
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从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提升的目标定位出发,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通过激发教师动力、做好系统规划、协调各主体间关系、形成文化自觉,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面对环境变化带来的竞争压力,高职院校应效法企业体系推行组织创新变革,实现规模与内涵的协调发展来提升教育质量和竞争力,以谋得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组织创新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规模与内涵协调发展对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需要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规模与内涵协调发展的组织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得以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伴随着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的深度融合,将企业文化引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势在必行。优秀的企业文化对象牙塔内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影响一定是多方面的,高职院校特有的人文内涵、文化底蕴也势必影响与之合作的企业文化。独具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必定是企业文化和高职校园文化相融相通、互为补充的体系。以企业文化引领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精髓,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李梦卿  邢晓 《职教论坛》2021,(1):144-150
学校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灵魂,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弘扬“工匠精神”、彰显职教特色的关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促进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产教融合是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关键路径。在“双高计划”引领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归根到底还是文化的融合,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企业识别系统(CIS)理论为高职院校文化创新建设提供了全新视角,从企业的视角,基于CIS理论开展其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耦合机理及价值分析,从价值塑造、制度变革以及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合理优化路径,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促进高职院校文化创新建设,推动高职院校高水平、特色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背景下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能够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水平、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发展水平。实际推行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在院校定位、发展方向及规划上有待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各主体的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需明确本校定位、细化人才培养标准,不断提升校企配合程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现代学徒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及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全面推进,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作出了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从规模扩张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的重要战略部署,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否顺利实现这一重大历史性转变,高职院校长队伍能力建设是关键。因此,应着力加强高职院校长队伍能力建设,尤其是要强化院校长的忧患意识,培养并不断提升院校长的教育思想领导力、战略规划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时代,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作为区域科技文化、职业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重要辐射源,应将文化竞争力构建作为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文化引领和示范效应。通过开发文化研究力、提升文化整合力、形成文化批判力,构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