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社会是一个"公开展示的社会",也是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电视新闻、娱乐、电视剧、广告等话语形态在为社会消费提供展示的"舞台"的同时,电视话语也成为各种消费社会的"代言者".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对自身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动态的评估或判定,电视话语作为一种控制性的力量,观众在"消费"电视话语的同时,也建构了一个作为消费者个体和群体的归属感,同时这种感觉也成为他们评估和判定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标准,也正是在这样的建构与互动过程中强化了观众作为消费者应有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
3.
流动的现代性加剧了公众对于身份认同的关注,公众探寻家族历史的欲望愈加强烈,家族档案的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档案、集体记忆、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分析框架,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在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中理解家族档案的价值,提出家族档案的家族认同机制以及家族档案在当代身份认同中的价值延伸,强调必须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重新认识家族档案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初,随着档案的记忆属性以及档案在集体记忆构建上的作用越来越得到认可和强调,其在身份认同建构上的价值也呼之欲出。本文在对档案与身份认同的基本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档案-记忆-认同”的模型来明确档案在身份认同上的价值,最后,总结档案的身份认同价值对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编辑职业从编辑活动出现伊始便进入社会视野,而在现代信息技术、媒介竞争与产业发展环境的多重裹挟下,编辑主体身份认同成为新的话题。编辑身份认同是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结合,是编辑主体在自我判断、他人评价与群体协同中对职业身份的意义建构与社会确认。其既包括编辑主体对职业身份的理解与审视,也涵盖社会大众在制度、规范、环境下对编辑角色形成的期待;既是个体的职业自觉,也是群体的价值同构,更是社会化的精神表征。职业自我、本体安全、基本信任、认同主体是编辑身份认同得以生发的必要条件;内外制度规训、自我叙事与反思、“重要他人”的认知与评价成为编辑建构身份、获得认同感的主要影响因子。编辑主体正是在身份认同中不断找寻编辑活动的意义,最终实现自我价值与集体价值、社会价值的统一,在自我超越中实现职业提升。  相似文献   

6.
7.
文化消费中,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认同具有两极互动的张力:一是阅读对文化身份具有构建、消解、培育、毁育之作用,表现为其标识、形塑着文化身份;二是文化身份对阅读具有筛选、鉴别、抵制、汰旧作用,表现为其选择阅读信息、防御不良阅读方式的入侵.两者互为手段和目的,相互生成,共同作用,形成阅读识别文化身份又被文化身份标识为雅俗之分、文化身份决定阅读内容取舍而又被阅读内容形塑为精英与大众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金海  吴红 《新闻界》2013,(12):35-39
不断增长的广告市场需求造就了我国庞大的广告从业者群体,他们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我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我国广告从业人者群体的生存状态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广告行业发展的突出阻碍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新时代的经济与媒介快速发展。本文旨在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解释与分析广告从业者群体的生存状态问题,指出我国广告人生存状态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失专业身份认同,从而提出从专业角色与专业价值两个方面建构广告专业身份认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结构中的大众传媒:身份认同与新闻专业主义之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处于社会结构中的大众传媒,由于受到社会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的制约,呈现出独特的传播结构和内在的运行规律.传媒、政府、公众三方构成的传播结构及其在社会中的运行,深刻影响着传媒及其从业者的身份认同的建构,新闻专业主义也由此被建构并因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旨在厘清社会结构中的传媒、政府、公众之间的复杂关系,寻求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闻专业主义,以助益于正在进一步改革的中国传媒.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语境下中产阶级消费认同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到21世纪,中国社会的革命带来了阶层上的变化,即中国中产阶级的"产生",在此阶级的形成过程中大众传媒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新兴的中产阶级在消费认同上也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本文探讨的正是基于大众传媒的话境下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认同的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和焦点梳理发现,档案学者们已经就档案在身份认同中作为历史记忆中介的功能定位、作为身份认同建构性资源价值与推进认同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论证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综合考察研究现状后也得到了相关研究尚存在概念辨析混乱化、研究视角单一化、研究内容静态化、研究层次局限化以...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中,阅读方式的变革深刻形塑着青少年的身份认同。区别于传统纸质阅读,数字阅读依托其符号的立体化、渠道的多元化及圈群的互动性重塑着青少年的身份认同,亦强化着他们对所属社群的认同。然而数字阅读在发挥积极效应的同时,因信息的爆炸式涌现、网络小说的强大吸引力和信息茧房的束缚等致使青少年陷入身份焦虑、自我概念模糊化、社群认同极端化等危机。为有效纾解青少年数字阅读带来的身份认同困境,可深挖经典著作的文化价值、发挥VR等智能交互技术的科技价值以及挖掘图书馆的场域价值,多面向地强化青少年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建筑景观正逐渐成为一个城市崛起和发展的标志。在众多同质化建筑中,具有景观特色、运用景观展演策略的建筑更易吸引消费者。此类建筑通过再造历史景观吸引消费者怀旧消费,运用陌生叙事策略满足消费者新奇消费。同时,消费者在建筑景观中通过身份消费达成身份认同。但是,消费者对建筑景观的消费也反映出当下文化消费的无奈与迷茫。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语言是媒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媒介与文化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本文以网络语言尤其是网络流行语这一微观层面为出发点,从网络语言符号的使用者和受众出发描述了网络语言符号使用的现状,从网络语言符号被创造、使用和传播的视角,分析了其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使用者之间与受众之间的身份认同性建构,阐明了网络语言符号的社会区隔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鲤 《今传媒》2015,(2):162-164
《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年度人物的传播实践呈现出集新闻性、仪式性与参与性为一体的三重庆典传播结构。文章借助媒介生产社会学的视角,尝试揭示"影响人物"所表征的价值符号,以及媒介对中产阶层身份生产的多重相面。以此为基础,厘清这一话语实践对社会认同空间的建构方式,探寻其价值认同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身份认同是认知和定义阅读推广人的基本依据。文章在梳理身份认同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阅读推广人身份认同的内涵、特点以及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并从自我整合、阅读者客体认同和社会架构支持三个维度,提出了阅读推广人身份认同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作为记录社会发展的一种原始性记忆符号或叙事媒介,档案对身份认同的作用机制呈现出一体两面的趋势:一是通过记忆建构,维系与重建身份认同;二是通过记忆消解,抹去与隐藏个体差异。而档案对身份认同的作用机制又与记忆和遗忘相伴相生,即档案选择性记忆以建构身份认同,同时选择性遗忘以消解身份认同。如今,身份认同话语从权力神坛转向更广泛的个体语境,这对档案事业提出了新诉求,即构建一个全景的档案世界,尊重个性、包容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环境当中,"粉丝"文化已成为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分析了粉丝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实质,从认同的角度探讨了粉丝的几种身份及心理认同,粉丝是消费者、制造者和偷猎者。他们在追星行为上也表现出"追星"的心理特征。从个人情感投射、个人期望、新型双向陪伴三个方面,分析了粉丝身份建构的社会影响,指出了粉丝文化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19.
20.
黄艳秀 《新闻世界》2012,(6):257-258
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典型的品牌消费行为,其符号价值备受大众关注。本文着眼于中国奢侈品消费这种典型的品牌消费行为,剖析其产生的深层社会原因及其在消费符号化语境下的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