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莱特”,这句话也等于;同一个哈姆莱特,有一百种解读。如果哈姆莱特是一个高考作文的材料时,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一个材料有一百种解读;或者说可以等于:每个材料都有一百种用处。  相似文献   

2.
出版的贡献在产业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出版业改制驶入快车道的宏观背景下,<编辑之友>倡议这场大讨论,给出了一个很好的题目."出版人:国人的期许没有变"这句话,很有点意味可寻,是鼓励,是期许,还是警示,自会有各式各样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书市·阅读     
长沙书市结束了,新疆书市又在不远处招手。订货会是一个出版资源相对集中的地方,促进了出版信息的开放与流通,有利于市场结构的优化。图书订货会面对的主要对象当然是图书经销商,这其中包括批发商、零售商,还有一些专有渠道的经营者。八方能人齐聚此地,对出版人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收集信息、开拓渠道的机会。尽管有时参会的结果不是尽如人意,可出版人还是要“赶会”。本期焦点故事特推出“订货会:品味盛宴”,仔细品味让出版人牵肠挂肚的各种书市、订货会。在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配合本次读书日主题:“让地球的每个角落都有书读”,中发协…  相似文献   

4.
浅阅读的危害及出版人的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艺 《出版科学》2006,(1):76-77
2004年12月12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上公布了一项"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的结果:未成年人最爱读图,渐失对文字阅读的兴趣.这条消息对于一个文化大国、一个文明古国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如果人们热衷于这种浅阅读,只在简单的快餐中游走,细微与情感被人为抽掉,文学作品不再具有感动人、启迪人的作用,无论是作者还是出版人的使命感将不复存在.这对于担当传播文化、启迪新知的出版人而言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基于此,我们这些从事图书出版的出版人有必要对浅阅读的危害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从而在实践中为弘扬祖国的文化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无论如何,具体深入的思考都将有助于出版人理性地成长。对于出版人而言,"口红效应"的意义在于:将读者的心理放到宏观的背景下,定量、动态地进行分析,发现规律。  相似文献   

6.
《现代出版》2011,(1):F0003-F0003
一个真正的出版人,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追求,应该有自己的出版理念。书比人长寿,应该是每一个编辑,每一个出版人矢志不移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祝元志 《出版广角》2016,(22):26-28
“出版+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出版”,出版人依旧迷茫.互联网进入2.0时代,出版业对互联网依然爱恨交加,图书阅读是全民刚需,是最大的流量入口,却有很多出版人依旧没有走出抱着金饭碗要饭的困局.本文试图论述“互联网+”对出版人的思维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1.引言2008年以来,少儿图书无论是销售码洋还是零售市场所占份额都有上升,成为发展的热点。出版人对于少儿类图书的整体发展普遍看好: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认为危机之年,对少儿出版可能还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吴星飞认为经济不景气对于少儿出版的影响不大,当前的出版业,机遇大于危机。  相似文献   

9.
WTO是和21世纪一起来到中国的。作为出版人,我们将与外商一道来构建新世纪的中国出版物市场。这种必然的状况一方面使我们触摸到国际出版界跳动的脉博,深深感受到新中国向世界大踏步前进的脚步声,另一方面也使我们这些过惯了政策保护下好日子的“垄断”行业的出版人不无担忧:“狼”终于来了,我们手里的这杯羹要与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分享了。真正有出息的出版人将挺起胸膛,迎接这场回避不了的挑战,毕竟是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文化是出版人坚强的后盾。毫无疑义,中国出版人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终将实现。无论是强强联合,还是强者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出版业,积多年非市场化、半市场化的运行进程,全行业遗留着浓厚的非市场化特征,这些都极大地阻碍着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步伐。然而,无论是学界还是出版人自身,都对这种非市场化的影响研究和关注极其不够,更谈不上出版人自身的反省。编辑的精神境界现代出版人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境界?笔者以为,独立自主、理性创新才是当代中国出版人的精神风貌。一个独立自主、理性创新的时代品格,意味着  相似文献   

11.
在事业单位体制下的企业运作对出版单位来说并不陌生,完全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游泳,对今日的出版人来说还是无前章可循的。但有一点我们是明白的,无论体制如何变化,出版人的文化责任和文化使命是不会变的,国人对出版人的期许是不会变的。  相似文献   

12.
出版人     
出版官方有一个规定,要求在出版物的版权页上,以"出版人"的名义,署上出版社社长的名字.2009年我来北京,出任海豚出版社社长,总编室更新版权页内容,要在"出版人"一项上,换上我的名字.当时我说,"出版人"一词含义模糊,这样在版权页上界定社长的第一责任,似乎不太合适.那署什么呢?其实我在辽宁教育出版社担任社长时,就己经自作主张,为自己署名为总发行人,这也是我从国际出版惯例中学习到的一种做法.这一次在海豚出版社的版权页上,我还是将"出版人"划去,换上"发行人".  相似文献   

13.
正如15世纪的抄写匠们必然演变一样,印刷业也会经历一个演进的过程。为了生存,印刷人必须发展演变。我相信,发展终将使这一行业凤凰涅磐。很多人无从分辨出版人和印刷人。印刷人是把油墨印到纸上并实际生产书籍的人,这看起来显而易见,但混淆也事出有因。我是个印刷人……还是出版人?唔,实际上我两者皆是!  相似文献   

14.
在图书出版业全面进入市场的今天,“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早已为精于市场运作的出版人抛弃。各家出版社正竭智尽力,“倾情”推出一部部走红全国的畅销读物。这种现象固然可喜,但同时笔者也深表忧虑,因为不少出版人还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公平竞争的意识淡漠,以至于在图书广告宣传中出现了诸多不合乎法律要求的现象。记得曾经热过一阵的某英语读物,封面上注明“新世纪亚洲最畅销图书”,封底又写道:“让你在一个月内将TOE-IC提高200分。”且不论该书在当时是否真为亚洲最畅销图书,只说新世纪刚刚拉开序幕,它怎能就如此自封?再说,谁又能保证该书就能让人“在一个月内将TOEIC提高200分”?这种宣传岂不荒谬?不仅仅是荒谬,这还涉及广告违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有三件事可以联系起来看。 一是本刊新近报道了台湾将开放大陆出版物零售市场的消息及对两岸出版人的采访,从报道和采访可以看到两岸出版人心态和理念的反差:台湾业界对开放大陆出版物表现得相当热烈,恳谈会、对策会等等一个接一个,而机敏的出版商、书商则迅速行动,频频到大陆来,物色合作伙伴,寻找代理大陆出版物到台销售的商机。相反,大陆的出版人或者对此消息毫无知晓,或表现相当漠然,全然给人以事不关己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特里莎修女说:“爱,直至成伤。”麦兜的故事里充满了慈悲、同情。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缺陷,即使小朋友的童稚世界也有失望、忧虑甚至死,但是猪猪告诉我们“那不是缺陷,是你不在梦中”(William Bulter Yeats)。有人提出“在香港生存的十个理由”,其中一个是香港有成人童话——麦兜的故事。我也有“爱猪的十个理由”,其中一个是这个世界有两只叫麦兜麦唛的粉红小猪。  相似文献   

17.
《出版经济》2004,(7):16-16
定性来看,造货能力对出版人来说有几道门槛.由高到低,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出版界普遍认为,对刚进入出版行业的新人来说,年加工100万码洋的图书已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一年忙碌下来,生产图书的能力达到千万码洋以上的出版人,可以说是小有规模;而突破亿元码洋的造书能力,对出版人来讲,则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有5亿码洋造货能力的出版人,则是出版界的高手;10亿码洋的出版造货能力,目前当是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8.
业界动向     
台湾艺术类图书面临挑战一位经营艺术出版社30多年的资深出版人感叹,过去一本艺术类书籍出版后,立刻就有读者跟进,而如今,则大不相同。资深出版人的无力感从何而来?是因为读者减少了,还是过去那些大量引进西方艺术思潮或强调经典艺术典藏价值的艺术书籍,真的不再有读者了呢?  相似文献   

19.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2,(6):6
潘凯雄:出版人首先是读书人与爱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在《文汇报》撰文说:出版人首先应该是读书人、爱书人。这样的理解在以往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我们也可以回望现代出版史上的那些成就卓越的出版大家,没有哪一位不是视读书为生命的爱书人,没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版社面临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是敢闯敢拼,冲破压力,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还是为压力所迫,缩手缩脚,从而使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对每个出版人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选择和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