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情境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能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探索、再现或创新。在“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如何创设地理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情境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研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学业韧性,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本文以人教版必修—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为例,从学习者的视角出发,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历程,探讨知识可视化和思维结构化的地理问题情境创设路径,进一步提出地理问题情境呈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综观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Ⅱ卷,笔者发现,地理Ⅱ卷综合题都是以文字、图表为背景,进行空间定位,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创设问题新情境,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有效信息、运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这已成为地理学科高考考查的突出特点。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升这一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方法与分析思路总结了如下几点,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构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高考试题是地理核心素养达成检测的重要载体,本文以近年高考试题为例,探讨地理核心素养指引下高考试题在实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等方面的体现,以及试题情境创设、题型设置、设问难易度和创新思维要求等方面的新变化,并提出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顺  鲁爱华 《教学考试》2023,(54):63-66
<正>高考地理学科试题基于德智体美劳发展要求,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境,着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高考地理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了地理图像能力的具体内容,一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二是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在不同类型的地理图表上填绘地理数据或完成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三是能够用图形语言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借用地理试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地图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考试题是评价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结果的重要工具,具有教学导向作用。本文以分析2018年地理高考全国卷的数据图表题为基础,以课标落实、情境设置、能力要求、素养考查为分析角度,并试图比较其优点和不足,最后根据数据图表题的特点,提出明确读图规范、掌握相应的读图技巧等数据图表题的教学建议,希望为一线备战高考的师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师生在教、学、评等多方面做出重大努力才能形成和提升。高考试题是实现地理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情境是实现地理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载体。高考地理试题情境的创设有不同的水平,以实现不同水平的考核目标,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开展情境教学实践,拓展情境来源渠道,明晰教考情境异同,掌握情境创设标准,提升情境创设能力。  相似文献   

7.
《招生考试通讯》2013,(3):36-36
2013年高考地理二卷综合题仍可能是以文字、图表为背景,试题限制条件多,已知条件隐晦,并延续以往特点: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创设问题新情境,多角度、多层次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有效信息、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这已成为地理学科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8.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创设特定的事例情境,是培养学生独立探求问题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高考命题运用情境来设置考题,既可以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原理、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应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教师教学起到导向作用.下面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为例,说明情境创设的策略运用.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生活化地理问题情境的原因
  问题情境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以特定情境问题为中心,创设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环境。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灌输式”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需要通过一定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创设地理问题情境,可让学生在特定地理情境中,根据产生的疑问,结合已有知识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0.
搞好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就要在利用地理图表创设体验情境、引入地理实验教学创设体验情境、组织学生及时交流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江苏高考地理试题一般通过一些图表、材料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地理学科是一门容量很大的学科,"文理兼备",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讲练结合、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2.
地理高考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学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以高三"热力环流"的复习为例,分析探索如何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进行问题探究式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王文斌 《山东教育》2006,(10):46-46
所谓创设地理“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地理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提出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在这种情景下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求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究的行为,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可见,”问题情境”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认识特点等方面构建,要使创设的问题情境真正成为促成整个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环节.就必须创没有效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4.
金卫国 《考试周刊》2010,(21):215-216
科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使知识目标问题化,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探究。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意识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同时指出了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原则。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来自于疑问,意向产生于恰当的问题情境."[1]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具备在未来的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唤起学生自觉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条件和关键;是激.发思维、开发智力和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任明冈 《地理教育》2022,(10):37-41
高考地理试题利用真实的生活、生产、学术研究素材创设试题情境,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已成为常态。分析地理试题情境设计的特点和新高考试题情景价值取向,并由此明确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的特点,提出情境教学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杨冰 《广西教育》2012,(40):34-35
一、2012年高考题目分析 2012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整体难度有所降低,呈现为两大特征:一是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突出主干知识,比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口、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等主干知识;二是题目弱化了对记忆的要求,而是以能力立意为主导,重视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查,通过对新情境、新材料的创设,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应用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试题情境是用于引出问题、刺激应试者作答反应和完成特定任务的背景与依托,是测试和反映应试者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载体。高考命题历来注重采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搭建能力考查平台,试题不仅在内容上蕴含丰富的信息,在形式上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图表是试题的重要呈现方式。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图表类选择题在高考中频频出现,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试题中有23道图表类选择题,几乎每套试卷中都至少有一道题。因此,图表类选择题应引起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地理特征和地理过程是地理教学和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文章以“玄武岩地貌”为例,依据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内涵,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载体的视角解读了地理特征和地理过程如何在高考试题中进行考核的,并给出教学启示,即教师创设好的情境,依托情境设计教学环节;学生发现新的情境,依托所学完成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20.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具体地说,就是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不时地遇到一个又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此引发好奇心,积极开动脑筋,勇于探索新知。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就来自于一个对学习者来说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让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