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0年7月4日至9日,全国23家地方文艺出版社(包括2家非文艺出版社)在湖北召开了发行研讨会,从与会各社交流的情况来看,无论是1999年的销售情况和2000年上半年的发货情况,文艺图书出版的形势都不容乐观。以下是笔者从会上得到的有关数字。  相似文献   

2.
王益同志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出版家、发行家和理论家。他在长达六十余年的出版生涯中,对我国出版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3.
哲学社会科学图书的出版,占了我国图书出版中的绝大部分。据《中国出版年鉴》(1998)统计,1997年一年全国出版各类图书12万种,而哲学社科类图书竟有9万种之多!因此,如何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图书的发行工作,对整个图书发行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哲学...  相似文献   

4.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是整个出版产业未来最为重要的趋势之一。在转型过程中,出版企业的机构改革和编辑流程已经走在了前面,数字出版部门纷纷成立,数字化编辑流程纷纷上马,但发行人员乃至发行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却被忽略了。文章从发行人员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入手,提醒出版企业不可忽略出版产业链条中发行人员这个最大群体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北京是文化中心,文化中心就要有浓厚的读书氛围。多年来,北京市的出版发行部门在繁荣图书出版、搞好图书发行、坚持送书下乡等各方面,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书店书市遍京华,浓浓书香飘万家。北京地区有图书出版单位237家,而市属的17家出  相似文献   

6.
王敏 《出版经济》2000,(4):37-38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图书出版、发行事业的不断快速发展,图书出版、发行业务的逐年上升,图书定价的调整,给出版、发行单位的流动资金带来了更大的需求。对于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序的运行,健康发展,使出版发行系统再展雄姿,成了当前十分重要而必须解决  相似文献   

7.
台湾出版市场中的中小发行企业数量众多,发行企业生存越来越艰难,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业者逆势而上,纷纷成立发行公司,今年4月刚刚成立的易可数字营销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据介绍,公司现代理港台地区15家出版社出版物的发行业务,覆盖面遍及台湾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迅速发展,传统图书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较大冲击。面对数字出版呈现的大好前景,国内多家图书出版集团一心想早日跨入数字出版领域,但由于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在产品开发、发行平台、赢利模式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传统出版人做好图书出版数字化必须转变经营思路,树立并强化技术、深加工、合作、精品、版权保护、服务等6种意识。  相似文献   

9.
教辅图书无论在图书零售市场还是系统发行市场都是份额最大的一块蛋糕.据统计,2001年我国大陆566家出版社就已有528家进入教辅出版领域,近两年来这一数字又有所攀升.教材教辅是相当一部分出版社和新华书店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因为如此,许多出版社对教辅图书的出版情有独钟,正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似文献   

10.
过去所说的数字出版的概念比较宽泛,包含了数字出版和数字发行。现在,将数字发行、数字出版、数字制作正式做了区分,这对整个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凯 《出版参考》2021,(8):46-48,54
20世纪80年代末,由新华书店统购包销的发行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出版业的蓬勃发展.许多出版社开始了自办发行的改革探索.时任花城出版社发行部经理的朱讯针对没有专业的发行队伍、没有基本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没有销售网点等现实困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自建发行网点,与全国文艺出版社合作建立"全国文艺图书出版发行联合体",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出版社出版制度等,不仅成功改革了花城出版社的发行体制,而且其一系列市场举措也革新了我国出版发行方式,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2.
12月1日,一直深受台湾书业界关注的台湾两家知名出版物发行中盘商——联经出版公司(简称“联经”)和农学社股份有限公刊(简称“农学”)联合事宜,终于浮出水面,两家共同登记资金额1亿新台币的联合发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作。据悉,此举是台湾图书发行业首次大规模整合。  相似文献   

13.
图书发行改革属于流通领域的改革。流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价格问题。图书发行渠道能否畅通,关键在于理顺图书商品的价格关系,改变产品经济时期由行政确定的十分偏低的购销差价率。在局外人看来,一种新书出版以后,只要读者有需求,又有众多的发行网点,就天然存在一条  相似文献   

14.
前言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曾出现第一家公私合营发行机构——中国图书发行公司。自1951年1月1日成立,至1953年底结束,并入新华书店。这个发行机构在短短三年中,因何而起?因何而止?它在三年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过去未见有系统地报道过。作为新中国的书林一叶,它不应被忽略。为了给出版史研究者提供一份真实的史料,我们从  相似文献   

15.
何凯  韦洋 《出版广角》2012,(9):8-10
“十二五”开局之年—— 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377.9亿元,各产业基地园区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 全国共输出出版物版权7783种. 全国出版、报刊和发行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4.6亿元. 全国百万人均拥有当年出版图书274种.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书报刊出版上市公司15家,发行上市公司6家,印刷上市公司11家,合计32家(其中在中国内地上市26家,在中国香港上市5家,在美国上市1家).  相似文献   

16.
消费类期刊数字化发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明显的数字阅读趋势,期刊的数字化发行正在成为期刊业的新选择。数字化发行是指将数字化的出版物通过网络渠道进行传播和销售。消费类期刊的数字化发行模式有四种类型,为适应数字出版趋势,拓展期刊发行渠道,我国的消费类期刊出版机构还需根据自身实力选择相应的发行模式,满足读者的数字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7.
侯孔光 《出版参考》2010,(14):15-15
在当今这个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出版物的发行渠道正在发生变化,书店不再是唯一可以购买图书的地方,纸张不再是唯一的出版内容承载媒介,读者阅读习惯也在悄然改变。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电子版图书,都是为了将内容传递给读者。数字出版,又为读者增添了多种获取内容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论图书出版发行中存在的一些影响选书质量的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我国出版现状、发行现状中存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影响选书质量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醒选书人员注意.  相似文献   

19.
正图书发行工作,是目前出版产业最亟需提升战斗力的一环面对通路生态一日三变的现状,发行业务到底该思考哪些方面,才能提升发行效率,减少无效发书与退书的问题?1.哪些书能畅销?哪些书只是有限量的发行销售?根据不同书籍的销售需求,制定发行策略。思考:每一本书上市前,能否准确预测发行网络与市场状况,正确评估这本书可以卖多少本?成本利润概况?未来的图书发行销售,以稳健累积分众出版品的销量与获利,胜过追求大量畅销。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1月9日,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以下简称京版集团)旗下的北京华洋图书发行公司开始正式运营,并将携手盛大文学,共建数字出版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