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审美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媒体”之一,与互联网相伴而行的“网络文化”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仅仅几年的时间,随着网络与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有了很快的发展。青少年学生是网络使用、交往的重要主体,因此网络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方式、行为模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方法,在数字赋能视域下研究我国龙狮文化国际化传播的路径。数字赋能我国龙狮文化国际化传播的途径有:创新多元化传播方式;构建多元化传播平台;联合多元化传播媒介。当前,我国龙狮文化国际化传播存在的困境有:传播体系、内容与目标受众需求存在偏差;对外传播主体话语权有待加强;传播模式单一,覆盖面有限;传播内容的多样性、精准性和有效性不足;传播渠道局限,海外受众对我国数字文化的认同感有待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基于此,提出了加强龙狮文化国际化传播的策略:加强龙狮文化宣传;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良好互动关系;构建创新传播模式;形成“治理体系”+“文本框架”;促进“精品化”。  相似文献   

3.
1994年4月,中国正式联入因特网。此后,上网用户以几何级数逐年递增,至2001年6月30日,用户已达2650万人。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张春江在第三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的开幕式致辞中预测:到2005年,中国互联网计算机将达4000万台,用户将达2亿。精彩的网络世界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广大青少年对网络趋之若鹜,纷纷“触网”。据统计,我国24岁以下的用户占上网人数的85%以上,青少年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体,被称为“网上的一代”。不容置疑,网络以其速度快,容量大,不受时间、空间、地…  相似文献   

4.
网络是“双刃剑”,它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其中的负面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警惕:传播暴力、色情内容,散布信息垃圾,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充当“黑客”……截止2000年底,我国25岁以下的用户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体,被称为“网上的一代”。对于青少年个人,网络道德观作为个人道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本人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面对社会,青少年的整体道德观又势必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因此,面对网络的挑战,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已成为全社会的重大责…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彭阳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1):132-135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互联网的使用当中,其中相当多的小青年由于长时间地使用互联网而又网络产生依赖,出现“网络成瘾综合症”。网络环境复杂、青少年自身心理品质不良和教育影响的相事后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要减少或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应加强对网络的管理,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建立有效的教育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6.
林小妹 《教育导刊》2001,(15):56-58
由于现代都市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心理倾向,使青少年既是网络明重要的缔造和受益,又可能是网络化主要的破坏与受害。目前一些青少年网民失范的网络行为,已严重危及网络明的健康发展,更严重地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网络的开放性、无政府性、隐蔽性等,使网络行为规范对道德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且今后青少年的生活、工作、娱乐将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因此,当前加强青少年的“网德”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事情。笔以为,加强对青少年的“网德”培养,应从加强法治与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和实践教育三个方面来统一协调进行。但要特别指出的是,“治网”主要应是疏通引导,  相似文献   

7.
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村数字乡村建设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卫星-地面主站-互联网-用户终端组成的云技术系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信息网络技术核心,揭示云技术与数字乡村建设联系的规律性,探索IaaS、SaaS、PaaS等服务模式在脱贫村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共享与复用;瞄准脱贫村数字乡村建设居住分散、投资大难题破解;补齐脱贫村脱贫村数字乡村建设网络技术、两大平台、数据处理等云技术短板和终端客户、App开发、5大领域、21着力点等应用短板;构建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物联网、云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手段,以网络、服务器、存储器、服务终端为数字资源基础的数字乡村模式。助推脱贫村“经济-生态-文化-治理-惠民”一体化数字体系建成,助力其巩固脱贫成果,乡村全面振兴,夯实脱贫村与全国同步发展的数字基础。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空间中青少年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然成为社会“痛点”,亟待解决。提升对于隐私保护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是青少年网络素养培养、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方面。个人层面,青少年要自主提高网络隐私保护意识和能力;家庭层面,家长要建立“关注”“沟通”“支持”的良好氛围;学校层面,要拓展网络素养类课程范畴、关注负面隐私事件援助引导,共筑青少年网络隐私安全防护林。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青少年学生是一个庞大的上网群体,网络对其成长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因此,面临网络的种种挑战与考验,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就网络社会的特征和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网络传媒的新形式,博客使人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体现;作为网络信息交流工具,博客成为人们个性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为课堂教学营造有效的互动学习平台。教师通过“托管博客”的海量空间、免维护等技术优势,可以建立有组织的网络学习用户群体。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网络主体道德意识,在网络生活和实践中注重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自觉抵御“网络陷阱”和“电子海洛因”的诱惑,遵守网络规则,成为文明网民,政府与学校也应为青少年的道德自律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使用是指用户登陆网络后发生的一系列行为,青少年是互联网使用的第二大主力军。互联网使用影响着儿童、青少年对互联网这一新的概念的理解;互联网使用可能对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及学业成绩的不同的方面有着相反方向的影响。现今对互联网使用研究的趋势,一是逐渐用综合的研究方法代替了单一的研究方法;二是更多地利用网络从自然状态下直接获得研究数据,今后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与追踪研究来探讨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思维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语文》2005,(7):7-7
网络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表现在:(1)互联网将从根本上改变当代青年的思想、行为和生存方式;(2)网络的传播特性造成信息泛滥,多种信息垃圾(例如黄色信息、暴力信息、反动言论)会弱化青少年的首先意识;(3)网络文化的直接化、形象化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造成极大影响,一定程度上妨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4)网络的隐蔽性将导致青少年不首先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我;(5)互联网的全球性使文化网络传播成为青年人生观、价值观冲突的主要原因;(6)“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传播的伴生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构成危害和威胁;(7)互联网的示范性将对青少年的恋爱、婚姻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网恋、早恋、同时与几个人恋等)。  相似文献   

14.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挑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给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的巨大的冲击:(1)网络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却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2)以电子媒体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使得青少年变成了“多媒体人”;(3)信息泛滥给青少年带来精神上的信息焦虑;(4)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使得青少年易患上“网络迷恋症”。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加强对网络的使用监督,加强家庭、社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提高青少年课外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现代都市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心理倾向,使青少年既是网络文明重要的缔造者和受益者,又可能是网络文化主要的破坏者与受害者。目前一些青少年网民失范的网络行为,已严重危及网络文明的健康发展,更严重地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网络的开放性、无政府性、隐蔽性等,使网络行为规范对道德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且今后青少年的生活、工作、娱乐将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因此,当前加强青少年的“网德”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事情。笔者以为,加强对青少年的“网德”培养,应从加强法治与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和实践教育三个方面来统一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和发展,高校思政教育“互联网+”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等途径,对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下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调研,提出高校应构建校园APP教育平台等互联网数字平台载体,探寻建立个性需求和主体自育、洞察诉求和共情共鸣、协同育人和思想引领相结合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同时,提出组建专家型高校思政队伍和健全网络媒介信息监管机制等措施来占领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文化前沿阵地,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网络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健康人格的负面影响及过度迷恋网络易导致“因特网综合症”等现象,提出了加强网络法规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网络伦理和法律意识;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树立积极、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引导青少年正确辨剐不良信息与合理利用网络等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由于青少年本身法制观念的缺失,以及家长和学校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网络犯罪频频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要想有效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社会、家长和学校就要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修养教育,引导他们健康地利用互联网。同时,管理部门应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避免青少年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和毒害。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网络传播的特点着手,强调了人在网络传播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而分析了网络传播媒介的话语模式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以及青少年与虚拟实在这个主体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青少年在网络时代的自我意识、存在感的淡化做出思考,对上述问题的避免和解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引发人们对网络时代青少年的生存模式及其导致的精神危机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平台信息生态是由平台中的信息、人以及信息环境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它在给人们的信息活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多影响自身平衡的信息风险,如“信息污染”加剧、“信息多样性”锐减、“信息可见性”被操纵、“信息不对称”被利用等,从而增加了互联网平台信息生态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为应对这些风险,相关监管部门应建立严格的互联网平台信息生态评价指标,政府应加强对互联网平台信息生态的顶层设计,互联网平台用户需拓宽自身的信息资源生态位宽度,互联网平台自身也需建立有效的“信息净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