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4—1939年,王重民先生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工作,主要负责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中的伯希和专藏的中文目录编纂工作。吉美博物馆藏王重民先生写给伯希和先生的信札四封,通过这四封信,可以考见王重民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工作概貌。  相似文献   

2.
车王府藏曲本是清代蒙古王车登巴咱尔及其子孙收集的俗文学手抄本及刊刻本,其大部分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另有一些藏本散见于中山大学图书馆、日本京都大学双红堂文库等地.经过初期和深入整理阶段,目前车王府藏曲本研究已具备编纂其曲本总目的条件,应从整理曲本全集、编写曲本解题、编纂综合目录等几方面入手,进一步研究车王府藏曲本之版本、存藏状况及全貌.  相似文献   

3.
黄仕忠先生的《日藏中国戏曲文献综录》在以下几个方面最可称道。一、著录国内稀见戏曲品种、版本;二、准确得当的分类;三、详细的版本描述。为专科目录的编纂提供了典范。  相似文献   

4.
王蕾  韩锡铎 《图书馆学刊》2011,33(5):120-122,126
通过对辽宁省图书馆藏2005年北京民族出版社重辑出版的《嘉兴藏》的研究,对其目录、补刻情况、附藏流通、牌记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山东大学图书馆藏稿本《镇江焦山书藏目录》为焦山书藏前期目录,保存了嘉庆十八年至光绪十二年所收图籍档案。本文以《镇江焦山书藏目录》为据,通过对焦山书藏官私共建模式、重视守藏僧选拔、藏弆时人著述、藏书整理保护、对士人开放等管理举措的探析,再现了阮元的书藏管理思想,丰富了江南藏书文化的内涵,有助于了解清代镇江地区官绅、士人、僧人间的文化活动,揭示了焦山书藏对藏书楼向近代化转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元道藏》的编纂与刊刻是一件盛事,在《道藏》编纂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过程与全真道派密不可分。道观是《元道藏》的主要庋藏地。  相似文献   

7.
杨慧 《兰台世界》2017,(13):113-117
泽田瑞穗作为日本汉学界著名民俗学家,曾多次赴华搜集民俗曲艺文献,其藏曲与研究相得益彰。其藏曲以重实用与好博通为主要特色。其藏书目录《风陵文库目录》戏曲文献部分的类目设置与以往戏曲目录的分类颇有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目前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稀见地方志提要》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和《北京图书馆藏普通古籍总目》中的方志部分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看出,其在编纂和著录体例以及考订和著录的准确性方面各有优劣.因此,我们应从地方志的排序,地方志书名、责任者、版本的著录,内容提要的纂写等方面入手,找到编纂地方志目录更为科学、合理的体例.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1989年9月影印出版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方志目录》一书,是我国著名方志专家朱士嘉先生,于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期间编纂和缮写的。1942年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影印出版。书名原为《国会图书馆藏中国方志目录》,由胡适题笔。书中著录中国方志近三千种,不仅数  相似文献   

10.
有泰的十六卷《驻藏日记》(以下简称《日记》)是现存所知驻藏大臣唯一完整的日记,记录了他在藏期间藏政、外交、历史、宗教、风土人情,尤其是以较早知情人和见证人的身份直接描述了英第二次侵藏的一些具体事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面对历代备受尊崇却又束之高阁的佛教大藏经,明末高僧智旭潜心阅读二十余年,并在分类、编排、解题方面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编成独具特色的解题目录《阅藏知津》,在佛教界和目录学界瀛得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2.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陆心源藏书目录》稿本,为已知多种陆氏书目之外的新见稿本,学界研究皆未涉及。该稿本为陆氏早期的藏书目录,其中存留卷帙、书价、流转等信息,也记录了皕宋楼早期的宋元版书入藏情况,可以结合《皕宋楼藏书志·续志》及日本《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进行比较研究。《陆心源藏书目录》之所以藏于早稻田大学,很有可能是岛田翰所寄赠。  相似文献   

13.
王耀 《历史档案》2017,(3):124-130
近年来,古地图因为其形象化地表达各类历史信息,日益受到研究者重视。国内外诸多藏图机构的古地图目录已经做了整理和刊布,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舆图要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舆图指要: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中国古地图叙录》以及《欧洲收藏部分中文古地图叙录》、《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文古地图叙录》等,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便利,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14.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2):112-119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主要是由法国传教士和法国汉学家带回。马若瑟、钱德明、伯希和等汉学家,巴黎外方教会和法国耶稣会在汉籍搜集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目录共五部,分别由黄嘉略、儒莲、古恒、王重民等人撰写,从中可以窥见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的概况。其所藏汉籍约两万余种,其中黄丕烈旧藏南宋本《南华真经》、明万历刻本《郭氏易解》、稿本《姓氏寻源》等为海内外孤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傣族书目》是一部收录傣族研究文献的专科目录。也是一部由中国傣族文化研究者编纂,被翻译成英文版本出版的重要参考工具书。本文通过对《傣族书目》一书的分析与研究,确定其不仅有专科目录的编纂特色,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目录学研究工作者和傣族研究学者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愚斋藏书在盛宣怀离世之后逐渐流散,藏书目录成为今天人们认识、研究愚斋藏书的基本依据。由于目录不止一部,没有明确的编纂体例,亦未说明著录对象的具体归属,一些研究者往往依据题名中“愚斋(盛氏)图书馆”的字样,将这些书目均视作盛氏所建愚斋图书馆馆藏之目录,并据此展开相关研究,而没有注意到这些目录存在的问题,忽视了愚斋藏书的家藏部分,造成了愚斋藏书整体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0年《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图书馆订购外文期刊联合目录》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对东西部医药院校图书馆外文期刊入藏差距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协调收集、咨询共享和加速网络化进程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唐代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为文化学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出现了文化繁荣的鼎盛局面。在这一时期,《史记》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流传更加广泛,研究《史记》的著作大量涌现,是自汉以来《史记》流传、研究的第一次高潮,也是写本最纷繁的时期。但当时的写本今多亡佚,仅有九卷传世:三卷原藏敦煌莫高窟,即《史记集解燕召公世家》残卷、《史记集解管蔡世家》残卷、《史记集解伯夷列传》残卷。此三卷皆被法国人伯希和盗去,现藏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另外六卷唐写本,皆藏于日本,即: 1.《史记集解夏本…  相似文献   

19.
赵彦龙 《档案学研究》2017,31(1):123-128
西夏时期并没有保留下来档案编纂成果。本文所探讨的西夏档案编纂,严格地说应该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成果,兼及清和近代的两部汉文档案编纂成果。西夏档案编纂成果主要以大型文献丛书《俄藏黑水城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日本藏西夏文文献》等为代表,并借此研究编纂西夏档案的种类、方法、标题、成果的行款格式、文字、来源、原则、注释等内容,揭示其实质内容,从而比较全面地介绍西夏档案编纂成果,以此来向社会展示珍贵的西夏档案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创修于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至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完成了全书的编纂与抄写,历时15年。《四库全书》成书后,遵循乾隆旨意,共抄写了7部,并模仿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式样,建阁庋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