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精灵     
大厦里的谋杀案一幢大厦的主人被人谋杀了。案发时,正在参观大厦的有三个人:艾伦、毕克比与克雷恩。(1)杀人凶手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在他到达大厦之前至少有另外一位参观者已经到了;(2)三名参观者中有一人是侦探;他到达大厦的时间比至少一位其他的参观者要早;  相似文献   

2.
幽默甜甜果     
不再叫“妈妈”鲍比十分淘气,整天缠着妈妈不是要这,就是要那,嘴里也不停地叫着:“妈妈,妈妈!”有一次,妈妈被吵得不耐烦了,就对鲍比说:“你再叫一声‘妈妈’,就把你扔出去!”鲍比不再做声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把他抱到床上睡觉,鲍比又开口道:“太太,我能喝点饮料吗?”谁远“保罗,请你回答一个问题:是月亮远还是非洲远?”“当然是非洲更远。”“凭什么你会这么认为?”“我从这里能看得见月亮,而非洲却根本看不见呀!”白葡萄一天,妈妈坐在门口教孩子说“眼睛”的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这时,正巧对面商店中的一个女售货员瞪…  相似文献   

3.
《少年电脑世界》2010,(2):35-38
说到侦探,侦探中的神探,神探中的超级神探,超级神探中的超级大神探(我说的是超级中的超级哦!你一定能明白我的意思!)我相信任何一个对侦探感兴趣的人都听到过他的大名,现在这个名字已成为世界通用的名侦探最佳代名词!他就是——夏洛克·福尔摩斯。  相似文献   

4.
在去年小学毕业复习期间的一节数学课上,我在黑板上出了这样一道习题:一个人乘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速度为每小时35千米,要比预定的时间晚2小时到达。如果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要比预定的时间早1小时到达。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及准时到达的时间?结果出现了三种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5.
1 一只公狼,一只黑色的公狼孤独地穿行在完达山莽莽的山林中。 他叫鲍比,是一支狼家族中的狼王,鲍比家族的一世。但秋天完达山的一起大火,彻底改变了鲍比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正>超级侦探午夜时分,黑帮头目詹森走在一条可同时容纳两辆车行驶的公路上。由于正在被人追杀,因此他一直小心翼翼。突然,前方出现了车灯,只见一辆开着两盏车灯的中型轿车向他迎面冲来。詹森知道事情不妙,但艺高人胆大,他仍走在路中心,以为路面足够宽,他有充分  相似文献   

7.
很早以前就听过一个故事,是用来形容法、英、德、中四国人的办事风格的——一个人丢了一根针,如果这是一个法国人,他会聚众到街上游行示威,高呼口号:“我们要找到这根针!”如果这是个英国人,他会不露声色地跑到皇家侦探局,秘密请人侦破这根针的下落;如果这是个德国人,他会把房间的地板分成一个一个小方格,  相似文献   

8.
月历     
4月6日 1909年4月6日,美国探险家皮里到达北极点,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北极地区气候奇寒,常年覆盖着冰雪。从16世纪以来,许多国家都派人到北极地区探险,但是一直没有人到达过北极点。皮里的北极探险先后花费了22年时间,前三次都失败了,第四次才成功到达。  相似文献   

9.
等不及     
一个人去办事,中途需要倒一趟车。可那趟车左等不来,右等不来。这时过来一辆车,但不是他要等的。有人说,这辆车也能到达他要去的地方。他实在不愿意再等下去了,于是毫不犹豫地登上车。谁知上去之后才发现,这辆车需要绕很大的弯儿才到终点。如果按原计划乘车,即使加上等待的时间,40分钟也就足够了,而现在,却足足耗费了一个半小时。等电梯的时候,我身边有一个人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大概是有急事要办。偏偏电梯每下一层都要停一停,像个拉慢车的老牛,眼看着电梯已经下到三楼,那人竟然直接去走楼梯了。这时候,无论他的目的地是几楼,其实都没有电…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阶段运用回声原理测量距离一般有五种题型,很多同学对这几种题型容易混淆.所以本文主要是针对这几种题型进行解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回声原理题 例1 一个人面对高墙喊了一声,要想把自己的叫声和原声区别开,这个人至少离高墙多远?(常温下空气中声速为340m/s) 分析:要想使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别开,回声到达人耳必须比原声晚0.1s以上.回声问题要注意时间和路程的处理,回声路程是声源到高墙距离的2倍,回声时间也是声源到高墙的2倍,因此用路程公式s=vt计算即可.  相似文献   

11.
风中芦苇     
为防备夏季的暴雨和洪水冲堤毁地,平托尔家的老长工埃菲克斯到庄园的堤坝上干了整整一天的活儿。当皎洁的月光来报告夜晚已降临的时候,他才回到堤坝旁边的小草屋歇息。刚坐到铺席上,便传来了脚步声,原来是男孩扎南托前来带话,女主人要他明天一早回去,扎南托还说可能是与主人的外甥贾钦托要来到这里有关的事。埃菲克斯也觉得,八成是这个嘈嘈已久的事情。撒丁岛上这个偏僻地方的堂·扎姆庄园,自从克斯蒂娜夫人去世以后,一贯保守、执拗的堂·扎姆,变得日益专横、粗暴起来,他十分严格地管教他的4个女儿:露丝、艾丝苔尔、莉娅和诺爱…  相似文献   

12.
我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从而去确定一个目标接着再向这个目标努力去奋斗,争取实现它,但或许也会失败。我也有自己的理想,我的这个理想是做一名侦探。可是,要想做一名侦探,就必须比别人多一个心眼。多多去留意一些小事情、小细节,因为那些小事情、小细节,就有可能是破案的关键。要做侦探,就不能够放弃一点点儿的蛛丝马迹,还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寻找破绽。要做侦探还得有耐  相似文献   

13.
李荷卿 《小火炬》2011,(10):10-11
科林是一个年轻的说书人,走街串巷到处为别人讲故事。他的故事讲得特别有趣,人们都非常爱听。他走到哪里.人们就聚到哪里。听完故事,大家会把硬币扔进他的帽子里,科林就以此为生。  相似文献   

14.
珍邮失窃案     
采恩先生的珍贵邮票——粉红玛丽不见了!这一天,只有三个外人来过他家。偷窃者必定是他们中的一个。侦探卡勒负责此案。他挨个儿询问三位当事人。奥托,修理工,曾经到过厨房修理水龙头。他说,他没有走进其他房间一步。弗列德尔·斯兑尔,保险公司职员。他点着一支雪茄,猛吸了一口,说他只是去过厨房,把几份保险公司的文件放在餐桌上就走了。杜鲁德·威塞尔,清洗工。她强调说每个星期四她都要替采恩先生打扫房间,但是卧室她是从来不进去的,卧室是由采恩先生自己打扫的。卡勒来到采恩先生的卧房,不一会儿,他就发现有件东西与其中一人的供词相矛盾…  相似文献   

15.
保罗是位音乐爱好者,同时对天文学也充满特别的兴趣,一有空不是沉浸在音乐里,就是对着天空发呆。因此,在同学之间,他被视为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不过,保罗也不是没有朋友,比他低两个年级的一位金发男孩比尔,就经常到班里来找他,因为保罗的父亲是图书管理员,金发男孩要通过他借一些最新的电脑书籍。在借书还书的过程中,他喜欢上了那个比尔,而且两人很快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于是保罗经常跟比尔进入学校的计算机房,与他一起玩编程游戏。从“三连棋”一直玩到“登月”,临毕业时,他也成为一个仅次于比尔的计算机高手。1971年春天,保罗考入华盛顿州立…  相似文献   

16.
有一家公司的钱物被盗,侦探知道当时只有甲、乙、丙、丁四人在公司,便把他们找来询问。四个人这样回答:甲:(1)这不是我偷的;(2)我离被盗的钱物很远;(3)丁知道是谁偷的。乙:(4)东西不是我偷的;(5)上班来我不认识丁,(6)这一定是丙偷的。丙:(7)这难道是我打碎的吗?(8)这是丁偷的!(9)乙说我偷了东西。丁:(10)这不是我干的;(11)甲偷了东西;(12)乙可以给我作证,因为他从小就了解我。侦探推理后,知道每一个人的三句话中有两句是真的,一句是假话,但他很快便找出了偷东西的人。这到底是谁呢?C小偷究竟…  相似文献   

17.
狼、羊、卷心菜过河的难题有个人要过河,他带了一只狼,只羊,还有一箱卷心菜。河面上只有一条小船,但是船非常小,每次只能载一个人和狼、羊、卷心菜三个中的一个。当人不在岸上时,如果狼和羊在一起,狼就会吃羊,而如果羊和卷心菜在一起,羊就会吃卷心菜。如何才能把狼、羊和卷心菜安全的载过小河呢?三个传教士和三只吃人兽过河的难题仍然是在这条小河上,来了三个传教士和三只吃人兽,还是用船将他们运河到对面。但是每次船上只能载两个,并且来回往返的过程中船上至少要有一个传教士或一只吃人兽,即船不能是空的。要注意的是,当岸上某一边的吃人…  相似文献   

18.
法国记者鲍比在1995年的时候心脏病突发,四肢瘫痪。头脑清醒的他,全身器官中只有左眼可以活动。但鲍比决心把病倒前就开始构思的作品完成并出版。出版社派了一个叫门迪宝的笔录员来做他的助手,每天工作六小时,笔录下他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多看一眼     
一个年轻人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点"地方色彩",便利用假期出去寻找素材。他决定到那些穷困潦倒、懒散混日子的人中找一个主人公。有一天,他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到处都是荒凉的庄园,衣衫褴褛的男人和面色憔悴的女人。最令人激动的是,他想象中的那种懒惰混日子的人也找到了——一个满脸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小块马  相似文献   

20.
解答行程问题,一般都要有路程、速度、时间三种量中的任意两个量。但是,在一类竞赛题中,往往只有其中的一种量,因此给解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如果在解答过程中,能根据条件巧妙地设某种量(或两种)为一个具体的数值,用它和其它已知条件一起分析数量关系,就能化难为易,很快解决问题。 一、设路程为一个具体数值 例1、王师傅驾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交货,如果他往返都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正好可以按时返回甲地。可是,当到达乙地时,他发现他从甲地到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