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丰华 《知识窗》2013,(24):33-33
据日本共同通讯社2013年7月8日报道,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8日发表了关于除日本以外的国家学习日语人群的调查结果。与2009年调查的结果相比,中国的学习者人数达到约105万人,首次成为学习日语人数最多的国家,尤其以“对漫画和动画片感兴趣”“为了将来找工作”为由学习日语的人居多。目前,在全国2700所左右的高校中,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有300所左右,在校日语专业学生有近50万人。  相似文献   

2.
武月梅 《内江科技》2009,30(5):184-184
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日本在文化方面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干扰作用。这些干扰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者完全以汉语的思维来表达日语,导致助词的误用或者是多用;或者出现主语和谓语不匹配;或者学习者完全不考虑日语语法规则,按照汉语的说法,将日语生硬地组织起来。本文主要以汉语和日语中定语表现形式的异同来说明汉语对日语学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日语学习者对于日语的学习,能够为中日之间提高交流做出相应的贡献,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相对有了明显的改善。日本是一个经济崛起速度较快的国家,日本较多的技术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我国日语学习者的会话研究的意义就颇为重要。本文从当前我国日语学习者的会话特征出发,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当前我国日语学习者会话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进 《科教文汇》2010,(20):153-154
近年来,日本动画在年轻人中间流行了起来。动画这种媒体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而且一些日语学习者还在他们看动画的过程中学习日语,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动画对日语学习者的影响、这些动画学习者(以日本动画为日语学习材料的学习者)对动画的态度以及他们在日语学习中是如何利用他们从动画中汲取的知识,进而讨论动画能否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5.
洪艳荣  陈莹 《内江科技》2010,31(7):54-54,66
随着中日两国交流的频繁,日语学习者越来越多。针对目前高校二外日语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重视基础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兴趣;适当制造课堂紧张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听说训练,提高口语能力;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帮助理解语言的改革方法。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的日益发展引发了外语教学方法的变革,尤其是手机、平板等智能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和学习资源.对于非专业日语学习者来说,虽然每周日语授课课时数有限,但是各种APP软件提供的学习资源能跨越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学生课后了解日本文化、学习日语知识的不二选择.作为日语教师,应切实了解并认真思考APP软件在日语学习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本文拟通过分析各种日语学习APP的特征,探讨将其引入大学二外日语教学的可能性,为大学二外日语教改提供多元视角.  相似文献   

7.
曾绍彬 《大众科技》2012,(8):252-253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应该要融入文化教学.不少日语学习者,在深入学习之后,对中日文化差异方面,总有不理解、不适应的现象出现,从而影响到日语的进一步学习.了解日语表达的文化差异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刘改 《科教文汇》2010,(8):153-153,157
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和自主学习的媒介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接受、重视和利用。对日语学习者来说,网络也是最快捷的语言学习方式。和中国网站一样,日本各大网站也都有自身的侧重点。熟知日本网站及其实用板块无疑会给日语学习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探索分析以下若干日本热门网站,希望能给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微薄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日贸易的不断发展和赴日留学政策的开明化,高校中学习日语的学生也逐年增加。各大院校都正在努力摸索一套高效的日语教学模式。本文将通过简单阐述多媒体中的音像资源的各种使用方法和预期效果,来阐述其对日语教学产生的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楚永娟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174+74-174,74
目前二外日语教学存在学习动机多样性及重视程度偏低等特殊弊端,需要教师尤其在初级阶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根据自己学校的状况,灵活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适时导入日本文化,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日语。  相似文献   

11.
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就业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与高标准化的新变化。特别随着中日经济、文化等交流,高职高专日语毕业生的就业出现新的形势。因此,只有了解当前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掌握企业对日语类人才的需求,才能培养能够胜任各种工作的专业人才。笔者通过对各个企业对日语人才需求的了解、调查,分析和归纳出企业对当代大学生语言能力及其他各种能力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大学日语教学中通过给学生适时适量介绍日本文化、日语众多变体文化及合理处置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在以日语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语言,从容应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3.
纵观古今,深谙历史的人都明白日本文化之本源,很大程度上是从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演变而来。自秦时徐福出海至琉球国,再到三国时王经于日本传教,后至五胡乱华时期大量工匠东渡重洋,远赴日本劳务,使之日本文化在绳文时代进步迅速。这一时期在日本兴起的汉礼,至今仍可在日本文化传统中得以体现。时至唐朝末年,通过长期不断的学习、吸纳中国文化与传统,日本发明了自有文字——平假名、片假名,即由汉字草书及部首组成的日本早期文字。在这一时期进入日语的汉字词,多追随古代汉语的原意沿用至今。由此,可以说日语中的汉字词基本上都是从中国古代汉语中借鉴而去,日语与汉语虽各自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但两国语言中的汉字词如上所述,根本就是同宗且同源的。然而,随着中国部分汉字的古释义于现代汉语领域中逐渐被弱化或淘汰,日语初学者若用现代汉语的释义去学习、或是猜测,武断地望文生义,恐将造成误用之果。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古文字的诞生与变迁史,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日古文字的演变情况,分析了日本对传入中国汉字的吸收与再创造,并基于此展开了对日语汉字与中国汉字词义关联互译的探讨,以期对日语语言学习与文字领域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吴宦熙 《科教文汇》2012,(13):147-148
当谈及日语"上"的方位表达方式时,中文用"名词+上"来表达,而日语却用"名词+上+に、で…"来表达。比如将"桌子上有书"这个句子翻译成日语时,一般可以这样翻译:"机の上に本がある"。用同样的方法将"黑板上有字"翻译成日语,就会翻译成"黒板の上に字がある",但这个日语句子却变成了"黑板的上方有字"的意思了。也就是说中国的"名词+上"和日语的"名词+上+に、で…"并非一对一的关系。那么这两者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同时,二外日语学习者对这一语言现象的习得状况又如何呢?本文以将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英语专业的二外日语学习者为对象,对其习得状况进行实证调查,并究其问题所在,然后从中日对照的角度对二外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方位表达方式"上"的教学方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流指的是两种文化,即外来文化与母语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语作为日本文化的构成要素,经历漫长的历史沉淀,逐渐形成属于日本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及自然观念等.基于跨文化研究视角,通过挖掘日语中隐藏的文化元素,强化对日语文化的认知.由王珊珊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日语语言学与跨文化应用》一书,从日语翻译、日语...  相似文献   

16.
周燕 《百科知识》2023,(18):73-74
<正>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态势下,我国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语言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且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语言表达方式完全不同。鉴于我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需要,各高校相继设立了日语专业且加强了日语教学,日语教学为跨文化交际发展和跨文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既需要提高日语的教学水平,也需要增设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其中最重要的是日本文化的渗透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日本人在最初创造自已的文字时,从中国借用了大量的汉字与汉语词汇,至今为止,已经完全融入到日语当中,成为日语词汇一部分,不再作为外来语对待。而最近在日本极为流行,并在日常生活中占有相当比重的外来语词汇,主要指从欧美国家引入的词语。作为一名从事日语教学的教师,所教的学生中几乎有2/3以上的同学不能正确识记外来语的读法与写法。这些学生都是英语专业的,而日语中外来语有80%是来自英语。这对于学生本应是有利的条件,然而,不管学生的英语程度如何,对他们来说识记外来语就是复杂与困难的代名词。试对外来语进行分析,希望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从日语的语言表达特征看日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的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外部结构,更重要的是其深层文化的民族精神。试图将暧昧、委婉、省略等几个日语表达的主要特征作为切入点,从文化的视角,对日语表达所隐含的日本文化进行粗浅地考察,加深对日语及日本人的语言心理特征的了解,以利于跟日本人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日语学习者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在日语学习中即便掌握了大量的语法、词汇和句型,在实际表达中往往出现不符合日本人表达习惯的句子。本论文通过整理及搜集中国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出现的中国式日语表达的分析进而对中国式日语表达的类型进行总结,剖析其误用的原因,以期提高中国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达到和日本人顺畅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Chomsky的分类,反身代词属于照应词,它本身不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依靠句中的名词(即先行词)完成语义的表达。日语的反身代词“自分”和汉语的“自己”有相似的特点,但又呈现不同于英语等其他语言的特征,因此近年来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日语的反身代词“自分”为研究对象,采用量表语法判断法对日语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学习者对反身代词的习得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