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宇聪 《百科知识》2023,(3):27-28+31
<正>我国最新颁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行政协议解释》)创建了行政机关在行政协议履行过程中的救济机制。此机制填补了行政机关在行政协议纠纷中救济方式的空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仅规定了协议相对人在行政机关违约后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保护自身权利。但是行政协议的矛盾纠纷并不单指行政机关的违约,协议相对人作为协议主体之一也可以成为违约的一方。为此《行政协议解释》构建出全新的行政机关救济机制,此机制符合法治发展进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孙登科 《科教文汇》2008,(6):128-128
行政程序作为规范行政权,体现行政法治形式合理性的过程,是实现行政法治的重要前提,而行政程序的发达与否是衡量一国行政法治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在现代行政法中,行政程序具有极其重要的法律地位。有学者认为:“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作出行政决定所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的总和。此观点认为只是行政程序是行政机关行为应遵守的程序,行政相对人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政府采购供应商质疑和投诉制度的意义,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控制和减少供应商质疑和投诉的措施以及面对质疑和投诉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胡波  郭黎明 《科教文汇》2008,(25):207-207
我国已经启动了加入GPA协定的谈判,但我国的《政府采购法》与GPA协定规则还存在不相衔接的地方,特别是在权利救济机制方面。本文通过比较GPA协定与我国《政府采购法》在权利救济机制方面存在的差异,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权利救济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府采购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事物,虽然发展迅速,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些突出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政府采购的质量和成效。本文以《政府采购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探讨了国家审计机关如何加强对政府采购主体、采购程序和采购效益的监督,以期为完善政府采购的管理体制、规范采购程序以及提高采购活动的效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的专利确权纠纷解决机制承袭了德国的二元制体系,法院在瑕疵专利的侵权诉讼中无法对涉案专利的效力问题作出认定,导致现有救济模式的适用范围受限且救济成本较高,影响了诉讼效率与公平。为探究专利侵权诉讼中瑕疵专利的司法优化路径,引入以权利抗辩为核心的专利无效抗辩权,以公定力理论对行政确认行为在民事侵权诉讼的柔性限制、权利抗辩对请求权效力问题的回避,以及民事诉讼中将行政确权行为作为优势证据来论述专利无效抗辩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行政救济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救济是我国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完善行政救济制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反思了我国现行行政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扩充行政救济范围,强化行政机关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张江威 《百科知识》2021,(30):43-45
行政协议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是现代行政法体系下行政机关创新型的管理方式.行政协议无效认定的审查应当符合行政行为的审查要件,行政协议法律适用应当建立在公法的"公益性"与私法的"自由性"的基础之上,并且要调和法律适用的价值冲突.行政协议审判应当结合现行法律体系之下的裁判规则,形式审判与实质审判相融合形成统一的裁判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与专利侵权诉讼程序并行存在的立法背景下,对于专利确权行为的效力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之处。无效宣告请求审查行为属于行政裁决类具体行政行为,其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针对以无效宣告请求人为代表的社会公众提出的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以专利权的有效性作为标的,进行行政裁决的行为。对于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公定力界限而言,应当遵从完全公定力说。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确定力的理论基础在于公共利益本位原则。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执行力,是对专利无效宣告审查程序结论的自行执行或者强制实现的法律效力。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执行力具有时间性,自生效之日起具有持续的法律效力,但是在专利行政诉讼期间,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执行力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10.
毛杰 《中国科技信息》2011,(11):147-148
本文以火灾事故调查的一例行政不作为案例出发,结合当前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目前我国行政机关行政不作为救济的实际效果,以公安消防机构火灾事故调查为例,分析当前我国行政机关救济的实效性,指出当前行政不作为在实际救济过程中不足,提出了对于行政不作为救济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遵循法定的程序,才能为实体公正提供保障。如果一项行政决定是在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下作出的,则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以及决定所涉的实体处理的公正性,将无法得到法律的肯定。  相似文献   

12.
法律援助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一项司法救济法律制度,早在50年代在我国即已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实行。正式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起步于1994年。然而《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社会律师承担无偿法律援助义务既与现行宪法相抵触,也与立法原则相违背,与国家已经建立并继续发展的市场经济秩序不相吻合,这种实行对律师劳动的"行政征收"行为,存在严重的立法瑕疵。  相似文献   

13.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作为集成电路产品的核心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关注的热点。侵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行为主要有非法复制、非法商业利用等,其社会危害性很大。对于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侵权的行为应当予以行政救济、民事救济和刑事救济。  相似文献   

14.
在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中,专利权人可以提交其在行政程序中未提交的证据用于证明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行政决定违法,但不能用于证明该行政决定合法。专利无效请求人提交其在行政程序中未提交的证据的,不予采纳,但用于证明专利复审委员会程序违法的证据除外。法院对于在行政程序中未提交的证据,应当根据上述规则进行判斷是否予以采纳,不予采纳的无需进行认定,予以采纳的应当作出认定;不应在末对证据进行认定的情形下,仅以当事人提交了在行政程序中未提交的新证据为由,判令专利复审委员会根据新证据重新作出决定。对于当事人超出举证期限提交的证据应当参照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行政复议,程序简单,不收费用。因此,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不服的,一般多选择通过行政复议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按照行政复议法及有关行政规章的规定,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为了正确提起行政复议,行政管理相对人首先应当搞清楚的是,行政机关的哪些处理决定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即行政复议的收案范围是什么。就专利行政复议而言,首先应当搞清楚,专利行政复议的收案范围是什么。否则,会浪费专利申请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许多时间和精力,弄得不好,还可能耽搁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可见,搞清专利行政复议的收案范围,对专利…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表明,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可以主动改变具体行政行为。但是,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不存在诉讼中改变行政行为的机制和程序,对于在行政诉讼中发现明显错误的审查决定和人民法院建议专利复审委员会主动改变的审查决定,专利复审委员会都无法启动主动变更程序。这一现象与目前"有效解决纠纷"的司法审判政策不符,也与专利复审委员会缩短审查周期的发展目标不符。本文论证了主动改变行政行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对其性质、作出时机、启动和制约、流程设置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教育行政机关救济机制在解决大学生与高等学校法律争议方面,具有高度专业性、成本低廉、利于行政机关对高校的监督和纠错、尊重大学自主权的优势。不过也必须认识到教育行政机关救济机制自身仍存在若干缺陷,亟待完善。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后,认为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行政机关救济机制,从而充分发挥教育行政机关救济的作用,以有效地解决高校与学生的纠纷,并实现对学生权利的救济。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对农民工弱势群体的劳动保障体制极不完善,尤其在工作事故伤害救济方面。工作事故伤害救济处理模式不统一,繁冗复杂;法律依据互相矛盾、模糊,缺乏操作性。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在适用范围、某些规定的合理性、整体操作性等方面急需完善。本文拟就我国现行的农民工工作事故伤害救济体制的缺陷及如何弥补简单作以分析,以求尽快完善我国相关的制度设计,更好地对劳动者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9.
工程类政府采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衍民 《中国科技信息》2006,(21):176-176,179
工程类政府采购是政府采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使政府采购真正出效益,采购上规模,关键是抓好工程类政府采购。当前,如何正确地处理《政府采购法》与《招投标法》的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行政处罚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依法惩戒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个人、组织的一种行政行为。行政处罚必须严格依法设定、执行、监督与救济,并遵守法定的行政处罚原则与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