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卓 《科教文汇》2008,(16):190-191
贝多芬被尊为“乐圣”。无论是演奏家还是音乐学理论家,都对贝多芬的音乐抱着虔诚的态度。如果单从感官角度来说,贝多芬的音乐是不易被人理解的。理解贝多芬的音乐,欣赏者必须了解其创作背景,以及当时的人文社会环境。而作为一个理论研究人员,对其大型作品的曲式结构研究,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与创作过程的映像。  相似文献   

2.
1822年,50多岁的贝多芬耳朵全聋,没有听力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但他还是完成了他一生中的名曲——第九交响曲和D大调的弥撒曲,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可是,科学家预测,或许以后的音乐创作将是图形制作或美术设计的事情,一双会审美的眼睛就能够创作出非常独特的优美乐曲。倘若贝多芬今天复活过来,面对画出来的音乐,他会是什么心情呢?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是贯穿于德、智、体、美之中并影响德、智、体、美的发展,它具有德、智、体、美等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独立教育功能。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的最高境界是精神表现。本文主要谈音乐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07,(23):38-39
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1770~1827)无疑是音乐殿堂的圣人,但是关于他的死因一直是研究人员争论的问题。据最近的《贝多芬杂志》报道,维也纳医学院法医学主任克里斯汀那·赖特尔称,贝多芬的内科医生,可能在一个不恰当的疗法中,给贝多芬施用了过量的铅,导致了作曲家死亡。  相似文献   

5.
邓琤 《科教文汇》2011,(5):150-151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创作时间超过三十年,在音乐的风格和精神内容上都被看做贝多芬的音乐自传。他的作品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间,各时期又有其特定的风格。贝多芬1802年以前的作品较集中地显示了古典主义特征,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音乐美的样式包括优美、崇高美(壮美)、悲剧性美、喜剧性美。音乐美的样式在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中得以完美的体现。研究贝多芬钢琴音乐的样式美,对推动钢琴艺术的教学、演奏与欣赏等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而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7.
音乐美的样式包括优美、崇高美(壮美)、悲剧性美、喜剧性美.音乐美的样式在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中得以完美的体现.研究贝多芬钢琴音乐的样式美,对推动钢琴艺术的教学、演奏与欣赏等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而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8.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三个时期的风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婷子 《科教文汇》2009,(17):274-274
在贝多芬一生所刨作的作品中,他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均衡地反映了他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本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代表作品的风格做了详细地描述和对比,从而找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接触次数的最多的音乐就是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中其音乐都是伴随着影视情节而被我们所熟知。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如果单纯的跟他们讨论贝多芬的音乐、李斯特的音乐等等,他们可能会感觉到迷茫,但是如果跟他们说某某电视剧或者电影中的音乐,他们则会兴致勃勃。将影视音乐引入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会成为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0.
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是世界上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总和,没有各民族各具有特色的音乐文化,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没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在世界上也就没有立足之地。被称为音乐之父巴赫,被称作乐圣的贝多芬,还有钢琴诗人肖邦,歌曲之王舒伯特……凡是世界音乐史上有一笔二笔记载的,都是在本民族的音乐特色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见解,形成了各自的独立风格。  相似文献   

11.
李英蕾 《科教文汇》2008,(29):266-266
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及构成规律,它与美的形式不同,形式美有其独立的审美对象,不依附于事物,如节奏、韵律等。形式美不仅应用在绘画中,也是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形式关更是广泛的运用在当今的设计艺术中,总之,形式美不仅对艺术实践非常重要,对科研、品评绘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探讨形式美在中国绘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它一直在你的周围,可是你始终也感觉不到,它的作用可能启动了宇宙的诞生。它是一切事物之源,可却是一个空空的虚无。我们把它叫做真空。 真空是一个非常奇异的境域,那里并没有力场,而粒子却不断地涌现和消失;也没有能源,却有着强烈的能量波动。许多研究者认为,它将成为21世纪的科研主题,有些科学家已在研究真空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3.
唐馨 《科教文汇》2011,(19):143-144,151
莫扎特和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主义风格时期的两位伟大音乐家,他们都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在钢琴音乐创作领域,两位大师又创作了大量钢琴奏鸣曲。本论文主要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力度方面进行分析,具体从创作背景、作曲家创作风格、两位大师所使用的钢琴、力度演奏提示等方面进行研究,以便音乐爱好者、演奏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不同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晚期的创作思想是困惑西方音乐学者多年和他们最感兴趣的课题。国内教科书的观点是先把人"定性",再往里装符合性质的内容。国外有些学者尤其在70年代以后,对贝多芬晚期创作思想有着与我们完全相悖的观点。我们倡导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从文化史角度、社会学角度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陆亚红 《科学大众》2014,(1):111+165
打击乐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打击乐活动在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要使它能真正地发挥出作用,就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不同阶段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状况来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打击乐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总目标的真正落实与完成。  相似文献   

16.
温瑞丽 《科学大众》2013,(5):115+82
生活是丰富的、多彩的,它可以带给我们丰富的情感,艺术是引人入胜的,它用形象的、优美的形式装扮着生活。幼儿园音乐教育作为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艺术的重要活动,它可以充分发挥音乐的特点,激发幼儿想象,促进幼儿发展。音乐有益智的作用,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能集中注意力、发展语言、启发思维、丰富想象,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作用,音乐的情感性能给幼儿增加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的作用,能带给幼儿美的享受,好听的音乐能使幼儿情绪高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幼儿园音乐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姚春琪 《科教文汇》2011,(29):177-177,192
在低年级音乐课的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头饰",可以将儿童对形象事物的认识和对抽象事物的想象统一结合起来,既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又具有儿童心理和生理上的依据,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和老师一同进行音乐课教学,对提高学生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能力,表达他们内心的音乐美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音乐编创教学方式作为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有效尝试手段,对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具有独特的效果,它以场面的欢乐、多领域的综合、表现形式的丰富,营造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9.
白嫦文 《科教文汇》2007,(12S):115-1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深入,音乐这一高雅艺术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有许多孩子们把音乐当作了高考的首选专业,如:职业中学音乐班学生、普通高中文理科的音乐爱好者们都选定了音乐专业参加应试。一时间,校园中响起了肖邦的惆怅柔情,海顿的自信幽默,贝多芬的铿锵豪放……,面对这种状况,音乐院校的招生也相应地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除了要具有较好的钢琴弹奏技巧外,还要有丰富的表现力,因此,掌握必要的钢琴演奏技能及把握好作品风格,是钢琴学习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回味的话:"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由数字公式组成."从古至今,大凡杰出的科学家都热爱艺术.比如,爱因斯坦本身就喜欢音乐,他常常和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被誉为我国"科学泰斗"的钱学森,平时喜欢吹圆号、弹钢琴.凡此种种,举不胜举.可见,音乐修养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学习、工作效率乃至创造发明,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