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技术和物质都可能为人们从正反两方面利用。因而,在应用某种新技术获得其有利于人类文明和发展用途的同时,必须同时注意阻止其有害的一面危害社会。对待互联网的使用亦应如此,特别是对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2.
孙宏艳 《人民教育》2023,(22):48-53
短视频不仅是未成年人喜欢的休闲方式,也是未成年人获取轻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全国近7000名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近八成未成年人通过短视频获取轻知识,具体包括人文类知识、日常生活类知识等内容,普通成年人、同龄学霸、大学生等草根型知识主播更受未成年人喜欢。这提示我们要理解未成年人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学习方式转变,用好短视频的学习功能,重视未成年人的学习与发展需求,重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重视寓教于乐和网络保护创新,为未成年人提供精准化的知识服务与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3.
探讨互联网对青少年学科素养与教育发展的影响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四省市参加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了样本选择性偏误,考察了互联网使用时间对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动机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学生心理及行为特征、学校网络环境和家庭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周一至周五上网6小时以上的学生沉迷网络,会导致其数学、阅读及科学素养显著更低。互联网使用时间通过上网娱乐动机和学习动机这两种机制作用于青少年学业发展,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边际效应随着上网娱乐频率的提高而不断增强;相反,其边际效应随着上网学习频率的提高而渐趋减弱。网络沉迷的青少年群体分布出现明显的异质性,长时间沉迷网络而导致低学科素养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较低的弱势亚群体,从而导致既有的教育不平等进一步扩大,由此网络沉迷对青少年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应引起教育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为了了解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成瘾,减少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身体不良影响提供参考。方法在浙江省丽水市中小学生中发放问卷900份对网络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703份,网络成瘾比例:小学男生为多为轻度成瘾,网络环境对学生的视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高中生为样本调查了青少年受益于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是影响青少年受益于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因素,教师对青少年受益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尚需加强,个体的某些网络信息素养能力(如寻找信息能力)需要加强。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网络使用支持与网络信息素养和知觉互联网使用积极影响存在正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受益于互联网使用的条件是增加多方支持,加强离线交往、抵制负面影响,强化有效监管以及提高信息素养,防止信息迷路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再社会化理论和脱离理论,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的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探讨互联网使用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祉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能显著提高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并缓解其孤独感;上网频率越高,主观福祉的改善效应越大;互联网使用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祉的正向效应在60~70岁和初中及以上学历老年群体中更加明显。以上结论经过倾向值匹配方法(PSM)克服潜在的内生性后依然保持稳健。促进农村老年人应用互联网或有助于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实现农村地区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CFPS2018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离散选择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互联网使用、人口老龄化与家庭旅游消费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家庭旅游消费具有负向作用;互联网使用能有效调节这种负向作用;这种负向作用在老龄化家庭与非老龄化家庭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给旅游业带来的挑战,政府应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政策与税收政策,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促进互联网惠老技术的开发与普及,提高老年人互联网技能;加强旅游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激励旅游企业积极开发老年市场,深度挖掘老年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2020年以来天津市中小学互联网学习的整体状况和典型特性,本文对天津市范围的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在互联网学习中,大部分学生主要利用移动设备进行自主学习,但学生设备和软件操作能力较差,男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不如女生;学生主要通过使用搜索引擎获得学习资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和学习支持服务水平。为此,建议为学生提供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支持服务,加强网络监管,推广混合式教学。  相似文献   

10.
柯常达  陈淑琼 《新教师》2020,(3):12-12,22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下文简称《草案》)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这两部法律的修订是为更好地适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其背后凸显的是愈演愈烈的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毋庸置疑,未成年人保护需要法律明晰责任,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律更多的是起到兜底作用。因此,除却法律的政策设计和制度要求外,未成年人保护实际上也亟须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一起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社会责任感。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建设的基础上,家庭、学校、社会积极形成合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小学生校外辅导现象越来越普遍,人们对校外辅导市场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校外辅导已经对教育、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笔者通过对中小学生家长对校外辅导的认知与态度这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校外辅导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希望能获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对促进校外辅导市场的良性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教科书使用是新课程从应然向实然转化的关键步骤,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然而我国有关教科书使用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却一直框限在二元论视角下的“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论争之中,导致一线教师陷入两难困境。社会文化理论范式下的教科书使用观认为教师与教科书之间并非简单的主客体关系,而是动态互塑的合作关系。教师在教科书的使用过程中对其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进行解读,展开“对话”,作出专业判断,由此成为一个对课程更具有驾驭能力的课程设计者;教科书在这个过程中被打磨和转化成更适合课程实施环境和学生学习需求的“运作的课程”,因而被“活化”,成为更具生命力和适应力的课程。因此,教师与教科书之间的参与式互动和相互协调才是教师教科书使用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3.
提高教师地位,使教师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是我国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2013年,Varkey Gems基金会首次从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职业的回报和人们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三个方面对全球教师地位进行了调查,提出了教师地位指数概念.2018年,其又对全球教师地位指数进行了大数据调查.在介绍和阐释Varkey Gem...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截面数据,基于参与认同模型,分析大学生互联网使用与学生参与、学生表现和学校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学校类型正向影响了互联网学习和互联网社交;互联网学习推动了学生参与;互联网娱乐存在负面影响;学习参与正向影响了学生表现;学生表现对学校认同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学业成就影响最大,自我认同影响次之。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参与仍然是学生发展的核心,信息传播技术在推动学生发展的同时,可能加剧不同社会阶层学生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运用传播学的"使用—满足"模型,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师博客的实际效果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博客在辅助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不够重视师生互动对话的空间,影响了学生对教师博客使用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专业素养是指该专业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包括知识、能力与品格等方面的整体修养与表现。它具有过程性、情境性、整合性的特征,主要包括高尚的师德、丰富的学识和精熟的能力。专业素养提升的实现,既需要高校营造文化氛围、搭建学习平台、优化提升激励措施等外驱策动,又要强化专业教师的自我认同感、自主学习行动和主动研究与反思的内生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为了科学界定课业负担的内涵,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九省市7524名学生(小学、初中)、3836名家长和3766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多视角分析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课业负担成因、内容、结果等问题的若干认知,还原了课业负担概念的认知要素,最终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课业负担的操作性定义。课业负担是指学生在适应现有学习环境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的由考试评价与课业任务引发的压力体验,以及为此消耗的时间与精力。该定义可以引导课业负担研究从"概念化"过渡到"操作化",可将课业负担的内涵特征具体化为若干可观察、可评价的要点,从而为进一步开展课业负担定量研究奠定必要的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英语教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介绍了新加坡普通课程班英语教师对教科书的使用情况,总结了教科书使用的特点,并从中吸取了有益的经验:1.教师、学生、教科书三者关系的处理;2.教师信念对教科书使用的影响;3.教学法的改革;4.考试问题。通过上述思考,希望可以改善我国教科书使用效果,提高我国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社会和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背景下,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状况已经成为影响教育实践的重要因素.以一项旨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大学网络支持平台建设为背景,对北京市部分中学教师的网络信息资源使用意向与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我国基础教育思政课教师对统编教科书的理解和使用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专委会于2022年年初开展全国调研。调研围绕思政课教师对教科书的整体理解、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对教科书落实的取向和行动三个方面进行。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思政课教师对教科书的整体理解较好,但注重教科书知识载体的特性,忽略其教学特性;尊重教科书的权威性,同时期待更丰富的实践案例和资源;对教科书的使用采用调试取向,能做到灵活使用教科书。建议加强思政课教师对教科书教学特性的认识,开发配套教学资源,重点关注西部和欠发达区县教师以及青年教师,构建教研训一体化的专业支持,以推动思政课教师对统编教科书的深入理解和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