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聚焦跑步时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特征,探究穿着不同极简指数(MI)跑鞋对髌股关节接触力、应力等的即刻影响。选取15名习惯后跟着地的健康男性跑者,分别穿着两种MI跑鞋(MI 86%极简跑鞋和MI 26%缓冲跑鞋),使用Vicon红外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3.33 m/s(速度变化范围±5%)跑速下的膝、踝关节运动学和地面反作用力,通过逆向动力学等计算股四头肌肌力、髌股关节接触力、髌股关节接触面积以及髌股关节接触应力。结果显示:两种跑鞋条件下的冲击力峰值和蹬地力峰值均无明显差异。与缓冲跑鞋相比,穿着极简跑鞋跑步时,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显著降低(P<0.01);髌股关节接触面积显著减小(P<0.01);膝关节伸肌峰值力矩显著下降(P<0.01);髌股关节接触力和应力峰值均显著减小(P<0.05)。研究表明,相比缓冲跑鞋,穿着极简跑鞋在未影响触地后冲击力峰值的同时,通过降低伸膝力矩大幅度减少髌股关节接触力(下降17.02%)、降低髌股关节接触应力,从而有效改善支撑期髌股关节负荷,为进一步减小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风险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
肖冰东 《健与美》2023,(11):8-9
<正>气垫鞋的支持者喜欢其舒适性和减震性,而极简跑鞋的拥护者则崇尚自然的奔跑步伐和与地面接触的感觉。与传统跑鞋相比,极简跑鞋更贴近人们在原始状态下赤脚的自然跑步方式。这种跑鞋采用极简设计,重量轻、鞋面简单,减少了不必要的材料和细节,提高了跑步的自然感受和速度。不过,这种跑鞋也遭受了一些争议,由于减震材料极少,缺乏足够的缓震和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水泥路面和人造草坪两种不同的运动表面,分析不同运动界面对业余跑步者的下肢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选取10名健康男性大学生,近半年内无任何下肢损伤,采用8摄像头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测力台同步采集受试者在3.3m/s±0.2m/s速度下的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在水泥路面和人造草坪地面上,下肢三维角度、力矩、功率和地面反作用力均发生显著性差异。水泥界面跑步支撑期的踝关节内外翻活动范围(P=0.035)、踝关节最大跖屈功率(P=0.001)和踝关节最大背屈功率(P=0.002)明显大于人造草坪地面;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P=0.004)、踝关节最大内翻角度(P=0.004)、踝关节最大跖屈力矩(P=0.0036)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P=0.033)在水泥路面跑步时明显小于人造草坪;膝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P=0.008)、膝关节最大外旋角度(P=0.019)、膝关节最大屈曲力矩(P=0.001)、膝关节最大伸展力矩(P=0.001)在水泥界面跑步时明显大于人造草坪地面;水泥路面跑步支撑期内的垂直负荷增长率(P=0.024)明显大于人造草坪地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两关节之间连续相对相位作为评价协调性特征的指标,并通过对比运动员和普通人在常速跑和最大速度跑时协调性特征的差异,明确下肢关节协调性特征在不同跑速之间的变化,并确定运动水平对协调性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32名男性大学生(运动员和普通人各16名)为受试者。使用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分别采集受试者在3 m/s,5 m/s和最大速度跑时的运动学数据,计算每名受试者在跑步支撑期同侧关节相对相位和双侧关节相对相位,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确定不同运动水平和速度跑步时协调性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随着跑速增加,同侧关节和双侧关节的相对相位均发生改变,同侧膝踝关节相对相位减小,髋膝关节相对相位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变化;双侧髋关节相对相位增加,膝关节相对相位增加,而踝关节相对相位减小。运动水平对下肢关节相对相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最大速度跑,对常速跑的影响不大。结论:随着跑速的增加,动作控制策略表现为远端关节相对相位减小,提示在维持步态稳定性方面有重要作用,而近端环节则主要与动作速度增加有关。运动员在常速运动中的动作控制策略与普通人一致,但是在需要发挥最大能力的运动中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NikeLunarGlide+全新轻质跑鞋.应用了一项创新性的中底结构设计,名为“动态支撑系统”。它打破了认为跑步者稳定性和缓震性不可兼得的传统观点.将两者完美结合。这个系统运用了由轻质泡绵内芯以及较硬的泡沫外壳两部分组成的LunarLite缓震系统.产生类似“蹦床”一样的缓震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调查大众跑者跑步相关损伤(RRI)的危险因素,为RR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95名健康大众跑者的生理和跑步训练等基本信息、人体测量学因素、身体能力因素和跑步生物力学因素,随后进行4个月的跟踪随访,依据观察期内的损伤情况将受试者分为损伤组和健康组。通过卡方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确认两组间基线指标的差异,将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36名跑者在观察期内报告了46例RRI,损伤发生率为38%,其中膝关节损伤最为常见(26.7%);与健康组相比,损伤组存在较小的静态Q角(健康组7.42°±6.90°,损伤组11.03°±10.17°,P=0.042)、跑步着地时刻躯干前倾角(健康组94.24°±4.52°,损伤组91.89°±4.55°,P=0.016)和小腿地面夹角(健康组100.94°±3.44°,损伤组99.41°±3.33°,P=0.037),以及更大的跑步离地时刻小腿地面夹角(健康组53.23°±3.19°,损伤组54.70°±3.09°,P=0.03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跑步着地时刻小腿地面夹角减小(OR=0.853,P=0.039)和离地时刻小腿地面夹角增大(OR=1.222,P=0.014)可能增加RRI的损伤发生风险。结论:①在大众跑者中,RRI发生率较高,损伤部位以下肢膝、踝关节和足部为主。跑步着地时刻和离地时刻小腿更加垂直于地面可能是导致大众跑者RRI损伤风险增加的潜在因素;②静态Q角和跑步着地时刻躯干前倾角度在损伤组和健康组之间存在差异,但未发现其与损伤风险之间的关系,因此可能不是导致大众跑者RRI风险增加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评估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者在不同跑速落地阶段踝关节的肌电激活模式,并评估动力学约束对踝关节动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招募14名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男青年和14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相匹配的无FAI的对照组,在跑步机上以自选跑速、快速、慢速在跑步机上跑5min,通过三维动作捕捉收集运动学数据和下肢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习惯后足着地者和习惯前足着地者在跑步支撑期下肢动力学的不同。方法:采用 Kistler三维测力台(采集力学指标,1 000 Hz)采集受试者跑步支撑期(测试足从足着地到足离地)的动力学数据。结果:习惯后足着地组(RFS)在支撑时间上比习惯前足着地组(FFS)的时间微长,但二者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RFS组在支撑期内外方向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均小于FFS组,且呈显著差异(P<0.05);RFS组在支撑期前后方向的最小值(即制动力峰值)和最大值(即加速力峰值)均要高于FFS组,且呈显著差异(P<0.05);FFS组在支撑期垂直方向的最大峰值力和第一载荷率均高于RFS组,但不具有显著差异,且出现峰值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跑步时不同的着地方式影响了下肢的生物力学特征,习惯后足着地者跑步支撑期下肢动力学特征与习惯前足着地者主要在内外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跑步疲劳进程中下肢生物力学模式的变化,包括垂直和前后地面反作用力(ground reaction force,GRF)、垂直地面反作用力(vertical ground reaction force,vGRF)负载率、关节力学和刚度。方法:14名男性受试,采用Vicon红外摄像头和Bertec三维测力跑台,每隔2 min采集受试疲劳干预中的15 s GRF数据以及标记点轨迹。受试需穿着统一的跑鞋在测力跑台以恒速3.33 m/s跑至疲劳。满足以下标准时,干预结束:1)最大心率大于当下年龄的90%;2)受试不能继续跑步。对比受试跑至疲劳进程中4个时刻(疲劳前、33%、67%和100%)的着地冲击和下肢三关节触地角度、最大角度、关节活动度、角度变化量、关节蹬伸力矩和刚度等特征,采集并分析受试安静状态、疲劳后即刻、疲劳后4 min、疲劳后9 min的血乳酸浓度。结果:与疲劳前相比,1)血乳酸浓度在疲劳后即刻、疲劳后4 min和疲劳后9 min均显著增加;2)垂直/前后矢状轴GRF和vGRF负载率等参数在疲劳干预过程中均未观察到显著性变化;3)髋关节活动度在疲劳过程的33%、67%和100%时刻显著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在67%时刻显著增加;4)踝关节运动学及踝、膝和髋关节的蹬伸力矩峰值均无变化;5)垂直刚度在67%和100%时刻显著降低。结论:疲劳干预过程中,GRF特征参数均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观察到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式的非线性改变。特别是从疲劳干预中期开始,人体下肢通过增加髋、膝关节活动度并减小垂直刚度实现“软着陆”策略,维持相似的冲击力特征,以减小长时间跑步可能带来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张科 《当代体育科技》2020,(7):10-10,12
男女性在体型、力提高率、动态爆发力、上肢力量、骨盆倾斜度、Q角等生物力学因素均存在差异。有些研究显示,性别之间的下肢运动学特征在着地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更多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性别之间下肢运动学特征在着地时具有显著性差异,具体来说,女性在着地和单腿下蹲时膝外翻和大腿内收内旋较多,而髋和膝屈曲较少,躯干更直立,对能量吸收贡献的分析显示,膝关节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缓震器,而踝关节跖屈肌是女性吸收能量的第二大缓震器,而髋关节伸肌是男性吸收能量的第二大缓震器。由于女性的能量吸收策略,她们在着地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在跑步和单腿着地时,女性也比男性表现出更大的大腿内旋和膝关节外翻,女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率高于男性,髌股疼痛(PFP)综合征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国内首套高速双平面荧光透视成像系统(dual fluoroscopic imaging system,DFIS)独立量化裸足与着鞋跑时距上和距下关节的在体六自由度(6 degree of freedom,6DOF)运动学。方法:选取12名健康男性跑者,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取踝中立位影像学数据,构建踝关节模型并建立距上、距下关节局部坐标系。利用DFIS采集受试者在裸足与着鞋条件下后跟着地时(3 m/s±5%跑速)的荧光成像,并通过3D-2D图像配准技术获取距上、距下关节的6DOF运动学特征。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2种条件下距上和距下2个关节的6DOF参数。结果:相比裸足,着鞋跑显著降低了支撑中期距上关节的峰值跖/背屈角度与整个支撑期的屈伸活动度(P<0.05);显著增加了支撑中期距下关节的峰值背屈与峰值外翻角度(P<0.05);在整个支撑期3个平动方向(内外、前后、上下)上的运动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上述发现有效弥补了现阶段采用传统测量技术只能获取单一踝关节运动学结果的缺陷;而着鞋跑显著增加了距下关节的外翻,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究距下关节外翻与跑步损伤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1.100m、200m、400m、跨栏跑、接力跑等短跑类 (1)要求学生各跑各道,不准串道,迎面接力不准穿跑鞋。 (2)跨栏跑不准反向跨,以免造成骨折或伤亡。 (3)冲刺跑头部不能太低,躯干倾斜要适当,以免跌倒面部擦伤。 (4)接力跑是谁掉棒由谁捡起,传棒后不准影响相邻队队员。  相似文献   

13.
长跑是全民健身中最为普及的一种运动形式。随着各类跑步运动的流行,跑步所造成的运动损伤也随之增加,从科学技术层面探讨跑步运动损伤与预防是真正实现健康中国美好愿景的迫切需要。基于现有研究基础,从运动生物力学视角研究长跑的运动损伤,解决相关问题。研究发现:足底筋膜在直立和行走过程中发生的类弹簧作用,实现了足弓对力的吸收、调节和转化,足弓功能的紊乱可能使跑步的效率变低,极大地增加发生损伤的风险;足部着地时脚掌自身的姿势角度也与跑步运动损伤密切相关,跑步中足跟着地产生的持续重复的高负载瞬间冲击力,是跑步运动损伤的高风险因子;良好的外部介质有利于支持腿的超等长力量及髋部肌群力量的发展,同时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此外,从身体机能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跑鞋的选配以及跑姿的再训练等方面进行了运动损伤预防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究拖重物跑训练手段对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途中跑阶段的技术特征及下肢环节肌肉力量的影响,深入认识其对短跑途中跑技术和专项力量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对14名男子二级左右水平短跑运动员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6%~10% BM负荷的拖重物跑训练,采用高速摄像分析法、等动肌力测试法分析运动员身体素质;支撑阶段髋、膝、踝关节运动学参数和下肢各环节肌肉力量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1)实验后运动员30m、60m、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等身体素质及专项成绩显著提高;(2)步长、重心水平速度显著性提高,两大腿剪绞平均速度提高、单步时间减少;支撑阶段最小膝、踝角显著降低,角速度提高;(3)髋、膝关节伸/屈肌群PT/BW、AP除膝关节60°/sPT/BW值未见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角速度下PT/BW、AP均呈显著性差异,踝关节跖屈肌群各角速度下PT/BW值显著提高,跖屈肌群60°/s速度下AP提高,背屈肌群AP略降低。结论:适宜负荷的拖重物跑训练可显著改善短跑运动员运动素质、提高运动成绩;有利于提高髋关节剪绞-制动力量,使膝、踝关节处于低位超等长"屈蹬"状态;提高了髋、膝关节屈伸肌群快速主动收缩能力及踝关节跖屈肌群退让性快速收缩能力。  相似文献   

15.
1加强伸、屈髋肌群的力量有关资料证明 :“在一个跑步动作周期里 ,髋关节所完成的全部机械能达455焦耳。而膝关节和踝关节在支撑阶段的完成机械能为31及192焦耳。”可以看出 :对跑速度所起作用最大的是髋关节周围的肌肉活动 ,从脚尖离地到着地时 ,髋屈肌群的活动是为了使腿摆动 ,而髋伸肌群对腿的向前和着地前伸展下肢都起重要作用。髋关节在跑的动作中主要表现在屈髋伸髋 ,在训练中“屈髋”和“伸髋”必须紧密结合起来 ,要均衡地发展伸、屈髋肌群的力量。摆动腿积极向前高抬(屈髋)是由髂腰肌、阔筋膜肌群、内侧肌等参与工作实现…  相似文献   

16.
《网球天地》2011,(11):95-95
Wilson是家喻户晓的网球知名品牌,但大多数球友印象最深的是Wilson的网球拍,其网球鞋亦是必不可少的网球装备之一。Wilson所专有的RG科技——活性凝胶,提供了极佳的缓震性、弹性、稳定性和动态支撑,通过控制脚下压力最大的3个点的处理,产生超大能量的弹力和超强的震力吸收。  相似文献   

17.
研究背景:现有研究文献尚无有关在着地过程中不同表面倾斜度和踝关节护具效应的运动学、动力学和地面反作用力的综合数据。通过对比25°斜面和平面的着地以及使用和不使用踝关节护具情况下来检测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方法: 11名健康受试者[年龄:(24.6±3.5)岁,身高:(24.6±0.10)m,质量:(65.6±14.9)kg)参与本次研究。受试者在4个动态运动条件下各进行5五次实验:从0.45米高处垂直下落至25°的斜面(IS)或平面(FS)上,使用或不使用半刚性踝关节护具,同时采集三维运动学和测力台地面反作用力数据。利用2×2(表面X踝关节护具)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来评估选定的变量。研究结果:与平面着地相比,斜面着地造成较小的垂直和内侧地面反作用力峰值。研究还发现踝关节背曲运动范围、着地角度和背曲速度、最大外翻与跖曲角速度提高,但产生了更大内翻角度和运动范围、着地内翻速度和最大跖曲力矩。踝关节护具在斜面着地时减少了达到地面反作用力第二垂直峰值的时间、着地角度、背曲速度、最大外翻和跖曲速度,但增加了跖曲力矩的最大值。研究结论:斜面增加踝关节额状面的运动范围和踝关节负荷。但是,就斜面着地而言,踝关节护具对踝关节额状面的运动范围和踝关节负荷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和动态平衡能力两侧差异与踝关节非接触性扭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18名男性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9.03±2.02)岁]进行单腿下蹲跳高度、单腿跳距离、单腿三连跳距离以及星型偏移平衡测试,并计算每项测试中下肢两侧的表现差异。随后,对受试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追踪观察,记录非接触性踝关节扭伤的发生情况。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追踪期间,共有23人出现非接触性踝关节扭伤。单腿下蹲跳高度两侧差异增大显著增加了非接触性踝关节扭伤风险(每增大1%,校正后OR=1.050;95%CI:1.016~1.084;P=0.003)。单腿下蹲跳高度两侧差异14.16%被确定为预测男性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非接触性踝关节扭伤的最佳临界点(差异≥14.16%vs.<14.16%:校正后OR=5.089; 95%CI:1.996~12.974; P=0.001)。结论:单腿下蹲跳高度两侧差异可应用于评估青少...  相似文献   

19.
王森 《体育世界》2011,(4):89-90
在研究开始,本文参照800m最后结果和VO2max评估值,确定7人为研究对象(年龄(20.98±0.36)岁;参训年数(5.47±0.76)年;体重(64.57±3.79)kg;身高(171.6±4.12)cm;RE(36.94±2.79)mL.kg-1.min-1),通过动力学视角探讨制约中跑运动员跑步经济性(running economy,RE)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RE分别与力的波动范围、力的峰值及冲量关联度都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造成中跑运动员RE差异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跑步支撑阶段冲量和内外方向、前后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地面反作用力,但是可能是人体下肢肌肉做功所导致的RE的差异,RE值不高的中跑运动员表现出在垂直方向冲量较大。  相似文献   

20.
陈昆 《新体育》2023,(18):32-34
研究目的:探究血流限制训练的后激活增强效应对篮球专项生下肢爆发力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招募体育学院篮球专项生18名,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人,实验组采用40%的下肢最大闭塞压力及30%的最大力量为运动负荷且重复30次;对照组采用下肢最大力量的85%为运动负荷且重复5次;实验前后统一进行立定跳远、纵跳摸高、30m跑的运动指标测定。研究结果:立定跳远测试指标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数据比对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纵跳摸高测试指标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数据比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0m跑测试指标变化,实验组在实验前后数据比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实验前后数据比对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血流限制训练对下肢爆发力具有后激活增强效应,可以作为一种运动训练方法,在专业运动队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