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丽 《科教文汇》2009,(27):243-243
唐明两代都是我国历史上宦官专权严重的朝代,不同的是,唐代宦官不仅干预朝政,而且可以任意废立乃至杀害皇帝,对皇权造成了严重威胁;明代虽然宦官用事的时间最长,却不能像唐朝宦官那样任意废立皇帝,宦官权力实施还是在皇权的庇佑之下,主要原因是两朝军制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唐明两代都是我国历史上宦官专权严重的朝代,不同的是,唐代宦官不仅干预朝政,而且可以任意废立乃至杀害皇帝,对皇权造成了严重威胁;明代虽然宦官用事的时间最长,却不能像唐朝宦官那样任意废立皇帝,宦官权力实施还是在皇权的庇佑之下,主要原因是两朝军制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龙袍是皇帝的衣裳,承载着丰厚的文化意义。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神异的化身,视之为华夏图腾。龙图腾崇拜演变成为皇权的象征,成为具有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神圣象征符号。纯净亮丽的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是皇帝的标志色,并象征着皇权。后期龙袍是用光彩夺目的云锦缝制而成的,质料精美,富丽华贵。龙袍是古代文化的政治功能的最高显现。  相似文献   

4.
任放 《百科知识》2010,(10):50-52
在中国历史上,宰相(或丞相)是辅佐君王、统驭群臣的最高行政长官,大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威仪。宰相之职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此后虽然出现许多变易,但总体上相沿不绝,成为皇权政体的一大特色。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制,独揽大权于一身,但是,这样一来无疑增加了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鉴于此,明初又有所谓内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和助手。  相似文献   

5.
张波 《知识窗》2006,(10):30-31
皇帝穿什么衣服 清朝皇帝的服饰既保留了满族服饰中的风俗,又沿袭了中国历代皇帝“崇尚黄色、衣纹云龙”的传统,在黄色龙袍上缀有象征皇权的日、月、星辰、山、龙、火等12个图形。  相似文献   

6.
龙袍是皇帝的衣裳,承载着丰厚的文化意义.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神异的化身,视之为华夏图腾.龙图腾崇拜演变成为皇权的象征,成为具有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神圣象征符号.纯净亮丽的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是皇帝的标志色,并象征着皇权.后期龙袍是用光彩夺目的云锦缝制而成的,质料精美,富丽华贵.龙袍是古代文化的政治功能的最高显现.  相似文献   

7.
胡同——展示北京历史文化的又一座博物馆说起北京的历史、文化与名胜,人们立即会想到辉煌雄伟的故宫,巧夺天工的北海、颐和园、圆明园等一系列皇家园林,以至联系到皇权与神权的所谓“五坛、八庙”,更会津津乐道在这里边发生的历代皇帝及其后妃们的轶闻秘事。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服饰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形制符号,其中以皇帝的服饰最为详尽繁复,每一种形制的出现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不同的时代也赋予同样的形制符号以不同的象征含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龙袍,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为皇权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服饰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形制符号,其中以皇帝的服饰最为详尽繁复,每一种形制的出现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不同的时代也赋予同样的形制符号以不同的象征含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龙袍,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为皇权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官僚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作为清朝杰出皇帝,在统治前期,乾隆基于对官僚政治的深刻洞察,以专制皇权为依托,对官僚体制的弊端进行果断整治,对其实现了较为成功的驾驭。由于有以科举制为基础的成熟选官机制,国家能够选拔到有真才实学,且为百姓实心办事的官员。封建官僚体系较好地发挥了执行皇帝各项爱民养民政策的职能。"康乾盛世"逐步走向了顶峰。本文试图以乾隆前期的治国实践为考察对象,来梳理为实现治理国家目标,乾隆在其执政前期对封建官僚体系进行成功驾驭和有效控制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文化》2006,(3):12-13
明朝皇帝的寝宫是紫禁城内的乾清宫。除了皇帝和皇后,其余人都不可以在此居住,妃嫔们也只是按次序进御,除非皇帝允许久住,否则当夜就要离开。嘉靖年间的乾清宫,暖阁设在后面,共9间。每间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每间设床3张,或在上,或在下,共有27个床位,皇帝可以从中任选一张居住。因而,皇帝睡在哪里,谁也不会知道。这种设置使皇帝的安全大大加强了。然而,谁又能防备在他身边的宫女呢?就是这群宫女,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的『壬寅宫变。』  相似文献   

12.
马志飞 《百科知识》2021,(11):48-51
传国玉玺之谜 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为巩固皇权,秦始皇令人制玉玺,又命丞相李斯篆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并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称为玺,其他官员和百姓的印章一律称为印.从此之后,这方玉玺便成为镇国之宝,被后世称为传国玉玺.不料,强大的秦帝国仅仅维持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便土崩瓦解,象征着皇权的传国玉玺亦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历程,它曾几易其主,历经波折,最终竟然神秘地消失了.传国玉玺失踪之谜成为我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谜团之一.  相似文献   

13.
钟穗 《知识窗》2008,(9):35-35
在中国历史上,连皇帝都逃不过谥法的褒贬。皇帝死后就由大臣集议,或史官作评语,像汉朝的文帝、武帝,称谓“文”、“武”,都是谥法给他们的谥号。汉朝最后那个皇帝为献帝,就比较惨了,含有奉献给别人、送上去的悲哀。所以,谥号就是一个人死后的盖棺论定,也就是死后的一字之定评。中国古代做皇帝、做官的最怕这个谥法。怕在死后留下万世骂名。  相似文献   

14.
在唐朝,宦官由于皇权的需要力不断膨胀,可是,宦官势力的膨胀超出了皇权所能控制的范围,对皇权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对维护封建皇权有强烈使命感的学士,面对宦官咄咄逼人的气势,展开了坚决的斗争.本文将从翰林学士对宦官的斗争中论述其对维护皇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德政 《科教文汇》2007,(3S):171-171
在唐朝,宦官由于皇权的需要力不断膨胀,可是,宦官势力的膨胀超出了皇权所能控制的范围,对皇权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对维护封建皇权有强烈使命感的学士,面对宦官咄咄逼人的气势,展开了坚决的斗争。本文将从翰林学士对宦官的斗争申论述其对维护皇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纵观西汉、西晋、明王朝历史,就会发现有三个称“惠帝”的皇帝,他们是西汉的汉惠帝刘盈、西晋的晋惠帝司马衷、明朝明惠帝朱允炆。尽管他们分属不同的朝代,时间跨度1500多年,但三位皇帝的命运皆不佳。他们都有相似的经历和遭遇:在位时间都不长,并且没有作为或作为不大;他们都  相似文献   

17.
作为汉语区别于其他语系的一个重要特征,量词的发展应当受到重视。量词与名词搭配要遵循一个规律,即名量词的形象色彩和与之搭配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的性状特征应该相符。所谓性状特征是指人或事物的客观属性、形状和数量。所谓形象色彩是指在描绘或比喻人或事物时的主观的形象感。只有二者统一才能构成正确的名量词的搭配。  相似文献   

18.
2007开年大戏《大明王朝》在全国热播,该剧塑造了明嘉靖帝这一充满矛盾、争论不休的人物形象,有人评论他是“最懂得做皇帝”的人,那么历史上对嘉  相似文献   

19.
刘小芳 《百科知识》2023,(10):46-52
<正>无论是影视作品中的欧美绅士,还是生活中上了年纪的老人,或是登山远足的背包客,手里总少不了一根手杖。手杖形态简单,但却含义复杂,杖顶镶嵌宝石,举在手中可为权杖,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杖头弯折成弧形,拄在地上则为拐杖,帮助人们稳健前行。在西方文化中,权杖意义重大,至今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或教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手杖是尊老敬老的标志,也是文人墨客纵情山水的小“助手”。  相似文献   

20.
李莉 《百科知识》2009,(4):59-59
“百花齐放”这个成语源于神话故事《镜花缘》。女皇武则天有一天心血来潮,要显示一下她的皇权威力,便在寒冬腊月给百花下了一道圣旨:“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百花畏于皇权,不得已违背自己的开花时令,制造了一个虚假的百花齐放的盛况。牡丹花不愿开放,便受到三令五申的威胁,最后被迫从命。这则故事本身是对皇权的一种讽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