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饗"     
王力和郭锡良对"饗"字的解释是不同的,在比参其他字书的基础上考释其本义.  相似文献   

2.
释"春"     
"春"一词的命名理据,实源于"屯"."屯"的本义为"草木之初生",而"春"一词实际上是"屯"的引申义."春"字的"从屯,从艸,从日"的甲骨文形体,是在所从分化的"屯"字的基础上加上部件"",以强化春天开始草木萌芽之义,又加上部件"日",以表现春天和太阳的运动有关.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言,"春"的形体构造为会意字.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辛”的古文字字形及一些文献进行分析后,认为“辛”字当为“莘”的本字,其本义为一种植 物“小辛”。两组从辛之字从辛的理据各不相同,宰、妾、童、僕、(?)、辜、(?)从辛,会痛苦辛苦义;龙、凤、商、章、言、 音从辛,会花纹文采义。一词而兼相反之意义,是先民辩证思维在语言方面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五灯会元》中的俗谚具有语意完整、内涵丰富、通俗凝练等特点,在内容上比较直观和全面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及认识自然及人生的客观规律等.具体如下:有强调实践类的,这类俗谚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如“千闻不如一见”、“闻名不如见面”等;有总结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如“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等;有劝导人们讲求诚信、励志上进类的俗谚,如“一言出口,驷马难追”、“百尺竿头进取一步”等;还有传授处世道理或生活经验类的,如“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悬羊头,卖狗肉”等.这些俗谚沿用至今,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5.
"介"之词义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为代表的各种字典辞书以及古代汉语、古代文学教育在分析说解"介"的词义时,大都沿袭了<说文解字>的释义,以"疆界"为其词义引申的基础.通过对"介"的古文字形体(甲骨文、金文等)的考察,以及对先秦以来文献典籍中"介"一词的各种用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介"的本义是"铠甲",以此为核心引申出"甲士、辅助、疆界、突出、中介、介绍"等多种词义;"介"还是"芥草、纤介"等假借义;"界、芥"是"介"的后起分化字.  相似文献   

6.
说"品"形字     
本文从分析"品"字字形入手,考订"品"字的本义,进而探讨"品"形字在构形方面的一些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7.
释"相"     
“相”在古汉语中是应用性较强的一个词。传统的古汉语词典和古汉语语法教学中一直把它作为一个副词来看待。该文列举大量语言事实证明 :它应另立一类代词  相似文献   

8.
光绪二十九年出现在张家口的"晋义社",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已经是明日黄花,消失在时光中,然而其历史学的学术意义则格外重要,尤其是保存到现在的三通碑记,尚能在相隔几百里的两处——河北张家口和内蒙古商都县,被汇集到一起,实乃是学术幸事.一方面既是有关张家口商贸历史的重要原始文献;另一方面,现存碑记所蕴含着的历史事实,亟需要澄清.山西商人的"晋义社"出现在光绪朝最后几年的张家口,绝非偶然,背后一定还隐藏着直到现在尚未人知的重大事实.因为,张家口的"晋义社",充其量是祁太帮银钱业、汇兑业在张家口的一种带有鲜明行业特点的、同乡特征的、民间性的"社"和"会"组织,并非是山西商人在张家口的全部.甚至于能在这一时点,得到诸多朝廷大员和地方官绅的支持,购置地亩、营建庙堂和房屋.如此情形,即便在全中国的山西商人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9.
10.
"登遐"是古人对人死的讳称,由此义延伸,<庄子·大宗师>中有"登假于道",屈原<远游>中亦有"载营魄而登霞",二者皆通"登遐",但这里已表示达到某种境界的过程.庄子、屈原都幻想通过登遐去达到一定的生命境界,二者有相通之处,亦有区别.但最终他们的"登遐"都通过各自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回归了古之"登遐"的本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两造(二造)在不同的契约文书中有不同的意义.本文将在吸收和借鉴前人有关两造(二造)一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语境分析、排比归纳和套语句式比较等方法,对其进行新的考释,以期为契约文书的准确解读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唐代后妃预政主要集中于唐高宗至唐肃宗在位期间,代表人物乃武则天、中宗韦后、上官昭容、肃宗张皇后,她们对唐代政治所起的影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唐代特有的社会风气为后妃预政提供了环境。  相似文献   

14.
古文字是布依族古籍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布依族中流行着几种古文字类型。各种类型的布依族古文字都有自身特点。这些文字类型一般用来作为占卜文字,记录《摩经》,或者记录、创作布依族民间文学等等。布依族古文字本身以及它所承栽的摩经、傩书以及其他文献内容丰富,具有语言文字学、文献学以及传播学等方面的重要价值。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布依族古文字的调查研究还很薄弱。因此,下一步应当开展普查、文本征集、相关资料搜集、给古文字标音、释义,编辑出版字典和古文字翻译整理的文本,并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吕氏春秋校释>(陈奇猷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卷25<别类>曰:"夫草有莘有藟,独食之则杀人,合而食之则益寿;萬堇不杀."毕沅曰:"堇,乌头也,毒药,能杀人.萬堇则不能杀,未详."杨昭俊曰:"萬非草类,‘萬'是‘萭'字之讹.<说文>云:‘萭,草也'.言乌头有毒,合萭草服之则不杀人."谭戒甫曰:"<说文>:‘萬,虫也'.<埤雅>:‘蜂一名萬'.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研究分析族的语义演变情况,从相关辞书中搜集语料,对族进行分期考察,弄清楚它的演变轨迹。族按两类平行划分:A类的族可归入先秦时代,宗族,专指古代同一个家族或者氏族的战斗单位;而B类的族因为在造字时就以旗用以聚众,矢用以杀敌,所以族的丛集、聚集义项也在先秦时代出现,甚至要比宗族之义还要早。最迟到汉朝,族由名词性的宗族继续发展,发展为动词灭族之义。至迟到南北朝,由宗族义项又引申出品类这一新义项。  相似文献   

17.
一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记为勾吴国),建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商末。西周部落首领古公(?)父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奔“荆蛮”后,“文身断发”接着又“自号句(勾)吴。荆蛮义子,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史记·吴太伯世家》)  相似文献   

18.
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时序感、古文字基础、原始文献的阅读与运用等基本专业素质。但教学实践中专业意识与技能的培养,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引导并深化。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考求方言本字,根据的是古今语音对应规律、词义相同或相近与古文献资料例证三条标准,并据此考证了安徽舒城方言的部分本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